第467章 第 467 章(2 / 2)

戲明 春溪笛曉 6604 字 7個月前

有人見年輕人們這般熱鬨,不免和李東陽調侃兩句:“你看這後生不僅名字和你差不多,做起事來是不是很有點你當年的樣子?”

李東陽笑了笑,並沒有回應這樣的調侃。

若說年輕一輩裡做起事來最像他的,還得是他自己的學生。

彆看那小子這幾年表現得中規中矩,仿佛什麼出格的事都沒乾,實際上今天這個台子不就是他給搭起來的。

若是《新報》從一開始便對諸多尖銳問題下手,根本沒辦法在眾人的默許下成為輿論的風向標。

如今《新報》已經在讀書人之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又直接掛靠在東宮名下、背靠著東宮這株大樹,早已不是旁人說取締就取締的存在了。

便是有人在上頭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許多人也得捏著鼻子由他們說去。

相比於外麵的《新報》讀者,丘濬是早就聽人給他念過那兩篇文章的,接下來便每日聽聽都有誰就著此事唱和。

早些年文哥兒搗鼓出什麼事來都是翰林院前輩和以詩文,這次一來不是是文哥兒起的頭,二來和詩的也並不全是朝中前輩,而是李夢陽他們這群年輕人以及士林之中那些還不曾入仕的士子。

這代表著文哥兒不僅有前輩們的庇護,身邊也逐漸凝聚著許多誌同道合的人。

一個人就算再有能耐,光靠自己單打獨鬥也是很難把事辦成的。

丘濬已經八十二歲了,不管怎麼算都已是高壽,去年他一隻眼睛已經徹底看不見,另一隻眼睛也隻模模糊糊能看清點輪廓,看書寫字全得有人幫著念、幫著寫。

即便身邊的人再怎麼不願意,生老病死都是無可避免的事,他聽著當值歸來的兒子一篇一篇地報出這次都有誰寫詩唱和,雖不覺得這些詩作有多才華橫溢,卻也越聽越放心。

無論以後那小子想做什麼事,總歸不是獨自一人去做。

想來他這把老骨頭爭取再多活個幾年,便可以安心入土去了。

越是到了這個年紀,越是明白許多人為什麼擔心自己病得不是時候,家中兒孫都大了,在他們要娶妻的時候病沒了怕影響他們娶妻,在他們科舉的時候病沒了怕影響他們科舉,連到了逢年過節也是極擔心的,怕自己在這時候撒手人寰往後他們過節時會添幾分傷懷。

丘濬悵然歎息。

得再活幾年,再多活幾年。

與此同時,不少來自江南的稿件也雪花似的飛向《新報》編輯部,從各個角度誇讚(吹噓)南京這次七夕的乞巧會,或者該說是隨之揭開序幕的江南文化展。

江南這等繁華富貴之地,民風比之彆處要開放許多,平日裡女子便能出門遊玩,碰上七夕這個女兒節更是紛紛結伴出行。

而這一天的乞巧會添了許多新鮮名目,比如各大布坊、成衣坊聯合舉辦的展會,這展會上不僅將展出各式各樣的布料與成衣,還有可憑集章冊子入園觀看成衣展。

遊人們把乞巧會上各種名目的活動參與下來,很快被各種各樣時新商品晃花了眼,一個沒留神錢袋子都被掏空了!

連那些平日裡買不起綾羅綢緞的小老百姓,都忍不住趁著商家搞促銷活動買點零碎布頭回去給家裡人做絹花荷包之類的小物件。

負責跑腿送貨的夥計這些天分外忙碌,一個兩個滿臉喜氣地把貨物送到客人家裡,爭取能趁這個機會多拿些賞錢。

這次乞巧會上選出了一批手格外巧的繡娘、織娘作為重點表彰對象,她們拿來的參賽作品已經被重金拍賣出去。

如果拍下作品的人願意的話,等展館正式落成後可以把它們送去展出三個月再取回。舍得花這個錢的,有幾個是真正衝著作品來的?自是都表示要把這些作品送去展出。

這批靠自己手藝脫穎而出的繡娘、織娘們不僅拿到了一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巨額錢財,還一下子名揚應天府。其中有些沒嫁人的幾乎是從第二天起就被媒人頻繁登門,連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還有人寫文章的角度彆出心裁,不去寫繡娘的手有多巧,也不去寫成衣展有多熱鬨,反而寫起展會的布置來。

據說那展會布局是由王小狀元親自擬定的,展台左側長廊展現的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光輝過往,右側長廊展示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崢嶸曆史,展台上背後則寫著鏗鏘有力的四個大字:還看今朝!

這小小的桑蠶吐出的絲曾通過陸上或海上傳到世界各地去,引得許多不懂得侍弄桑蠶的國家為之癡狂。隻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輝煌了,江南織造業決不能滿足於眼前的安逸,方方麵麵都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

新的輝煌該由這一代人來創造!

王小狀元還建議以後每季都搞一次織造展,展品包括成衣荷包手帕扇子等等可以用絲織品織造的東西。

為了支持這次展會,王小狀元甚至親自設計了一套布藝書衣參與拍賣,用的是他們紹興那邊出產的名布,說是結實雅致且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愛書之人必備!

本來這套書衣有不少人想拍下來的,結果中途太子殿下興衝衝舉了牌子,旁人就不敢喊價了。

反正從七夕開始,江南的各種活動就熱鬨得叫人目不暇接!

有空閒到處遊玩的人並不滿足於自己玩得儘興,不約而同地寫信向不在江南的親朋好友炫耀,並遺憾地表示“你們不能來實在太可惜了哈哈哈哈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