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1 / 2)

綜穿之麒麟兒 靈默笙 6432 字 2024-03-24

經過袁崇的事情一鬨, 賈玨的工作就更加好做了。很快欠款就收回了□□層,還有一些冥頑不靈的,自然是想著靠著上皇撐腰。

賈玨拿著名單來到皇宮,和雍華帝稟明了工作的進展。他倒是有其他的辦法讓剩下的人不得不還錢。但是皇帝有沒有準備好和上皇對上, 一山容不得二虎, 太上皇要是還想把持著朝政不放手,那麼皇帝和太上皇對上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隻是畢竟皇帝才剛剛登基, 手上的籌碼畢竟還不多。太上皇當了三十幾年的皇帝, 誰知道他手上有多少後手。

所以賈玨認為這個時候皇帝還是沒有和太上皇撕破臉的打算的。

“這些就先放在朕這裡吧,總有一天……”雍華帝的語氣冷冽, 賈玨心裡有數, 那些人不過是秋後的螞蚱。

在很多人看來,雍華帝能夠坐上這個皇位, 是他運氣好, 剛好太子和恭王兩敗俱傷。可是賈玨卻知道不是這樣的, 雍華帝韜光養晦這麼多年, 最後能坐上皇位可不是運氣好就可以解釋的。

畢竟就算是太子和恭王兩敗俱傷了,前麵也還有一個三皇子魯王。那些心存僥幸的人才是看不清局勢。

“賈愛卿,如今朝廷國庫空虛, 你可有什麼想法?”雍華帝對於這個準女婿十分滿意,於是有心靠一靠他。

“回皇上的話, 想要國庫豐盈也就開源節流兩個辦法, 節流很難達到,畢竟有些錢是不得不花的。所剩的就隻有開源這一途了。”

“開源?朝廷的銀錢來源隻有稅賦,增加稅賦是絕對不可能的。”

“稅賦自然是不能家, 皇上可聽說過民間從事海貿的東南商會。”

“你的意思是海貿?可是這會導致東南沿海疆域不穩。”

“皇上, 開放永遠不是不穩定的原因, 隻有弱才是原罪。士兵不上戰場隻會越來越弱,陛下覺得駐守京城的禦林軍和駐守邊境的邊軍戰鬥力哪個強些?”

當然是邊軍,大慶之所以能如此安穩就是因為他們的邊軍是百戰之師。雍華帝不是那種不知兵的皇帝,因為大慶朝的北方大戰小戰不斷,所以曆代君王都十分注重邊軍。就算是拖欠地方軍隊的軍餉,也絕對不會拖欠邊軍的軍餉。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賈玨說的這些其實也就是自己的一點想法,他說了也就說了,認不認同那是雍華帝的事情。他自然也希望大慶朝能夠國祚永昌,起碼百姓能有安穩的日子過,隻是他同樣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封建社會總是要過去的,不管大慶以後是不是另一個王朝。

賈玨在戶部工作倒是沒有遇到在翰林院那樣的麻煩事。

他的頂頭上司喬大人是個十分佛係的上司,對屬下的要求就是不要出大岔子。戶部之前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左侍郎在做,喬尚書隻是把握大體的方向。

而戶部的左侍郎霍子文霍大人是雍王,也就是當今皇上的人。對於賈玨這個準駙馬自然不會為難。賈玨認真的和這位前輩學習戶部的事務,日子過得也是極為充實。

*

這天賈玨和往常一樣下班後到那個小院子給賈芸三人開小灶。課程結束後。

“你們準備什麼時候去金陵?”算算日子也是差不多了,畢竟古代的交通不發達,京城和金陵的距離可不近。

再說這幾個人從來都沒有去過金陵,未免水土不服,還是早些過去適應一下為好。

“我們已經商量好後天就走,和薛家的商隊一起南下。”賈芸笑著回答,他覺得如今對科舉他已經有了極大的信心。整個人都神清氣爽的。

“薛家?這樣也好,你們畢竟手無縛雞之力,跟著薛家的商隊安全很多。”賈玨點頭。

“是薛家大爺聽說我們要去金陵,主動說要捎我們一程。”

賈玨點頭表示知道了,薛家對於賈家一直都是挺周到的,士農工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你們去老家科舉,路途不近,我也算是你們的半個先生,這裡我就每人資助你們五十兩銀子作為路費。隻是你們要明白隻有這一次,我栽培你們不是讓你們做隻會讀書的書呆子的。”

“是!”對於賈玨,賈芸三人心裡都是既敬又畏。他囑咐的事情三人都不敢忘記。

賈玨又交代了幾句,就讓他們回去好好準備,之後的幾天這小課就停了。

回到家,賈玨換下官服,穿上了舒適的居家服。

“三爺,之前儒老太爺過來求觀硯,說是瑞大爺那邊需要人參治病,奴婢按照您之前的吩咐在庫房裡挑了兩株送過去。”以冬回稟。

“嗯,知道了,賈瑞還沒有好?”

“聽說嚴重了呢。”

賈玨對賈瑞的感官不好,不過他對那個風月寶鏡還挺好奇的。於是他吩咐觀紙悄悄去賈代儒家看看賈瑞手上有沒有一把鏡子。

“上麵應該有‘風月寶鏡’四個字,要是有的話就將它帶過來。”

“是,爺。”

觀紙雖然不知道三爺要一麵鏡子的原因,不過他不在意,他隻要聽主子的話就好。

賈玨這邊吩咐了觀紙之後也就將這個事情放到一邊。這段時間他在戶部認認真真的學習,學了不少的東西,但卻也被戶部的賬目弄得頭暈腦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