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2 / 2)

“不介意。”林福假笑:“下官怎麼敢對有‘賢王’之名的楚王有介意之心。”

秦峰無能狂怒,礙於在李驥、蒙戟、林尊等人麵前,再發作不得。

秦峻看在眼裡,笑在心裡。

自打老四給自己搞出一個“賢王”之名,被依附於他的朝臣吹捧幾句就飄得找不著北了,還真以為自己是個賢王了。

不過這樣也好,更容易抓他的把柄。總比老大和……

秦峻看向一派溫潤毫無攻擊性的秦嶠。

嗤……真是會咬人的狗不叫!

禁宮裡最高的望仙樓上,皇帝憑欄西眺,姿勢與秦崧當年出發前往涼州戍邊時一模一樣。

“常雲生。”皇帝喚。

“老奴在。”

“榮保現在應該出發了吧?”

常雲生看了一下刻漏,道:“看時辰,已經出發了。”

皇帝便又沉默了,常雲生靜默立於一旁陪著。

許久後,皇帝才又說:“希望這孩子不要讓朕失望。”

常雲生說:“大王從小到大從未讓大家失望過。”

皇帝笑了:“你說得對。”

常雲生也跟著笑了。

-

秦崧離京七日後,林福也要啟程前往揚州了。

她提前三日入宮向皇帝辭行,皇帝還是在太液池旁的張皇後開辟的野草地見她,皇後、貴妃和各宮主子依舊是頂著個大太陽在除草,一個個嬌滴滴的美人都汗流浹背,湊近一些看還能看見她們的妝都花了,瞧著就讓人心生憐愛。

但不包括皇帝陛下。

林福懷疑皇帝是故意看嬪妃們的熱鬨,在處理國事的間隙過來“監工”,是以此來解壓。

因為林福自己就很不厚道的覺得看這些嬪妃們瞎折騰很解壓。

“林卿以為,皇後她們這麥種得如何?”皇帝問道。

林福想了想,說:“粗獷,有自然之美。”

看那滿地的野草,比上次看到的更茂盛了,完全找不到麥稈在哪裡,可不是很有自然之美麼。

皇後她們真的是在種麥除草,而不是在種草除麥?

但凡噴點除草劑、叫幾個皇莊裡經驗豐富的農婦來指導一下,也不至於是這個樣子。

農為國之本,之所以孟春之月舉行籍田禮,因為這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民生。曆史上多少農民起·義就是因為天災人·禍,百姓沒了活路才爆發的。

生產力不足、科技水平不高的農業社會,農民靠天吃飯,旱了、澇了、蟲災、病災等等都能導致地裡絕收,百姓生活困苦,餓殍遍地。

農事,應該實實在在為國為民著想,而不是政治作秀的手段。

林福是不喜皇後這等做法的,看樣子皇帝陛下也不喜歡,否則也不會親自來“監工”,讓皇後想甩手不乾都不成。

皇帝被林福的形容逗笑,再領著她去涼亭裡坐下,冰湃過的果子和涼茶端上來,其中有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經過幾年的栽培產量逐漸提高,除了宮中,京城的高門大戶裡也能見到了。

“你的奏表朕已經看過了,既然弘農館的學生們已經有所成,便依你所奏,讓他們去各州縣做些實事。”皇帝道。

林福上表言弘農館有不少學生已學成,正該去各州縣實踐所學,為國效力。

皇帝答應了,便是答應林福提議的在弘農館組織一場考試,優秀者直接授官,雖然是各縣的九品小官,一旦在農事上有了成績升官也不是問題。

以一人之力,不如以千萬人之力,這也是林福最開始提議農業教學的初衷。

“臣替弘農館學生們謝陛下恩德。”林福站起來向皇帝躬身行禮。

皇帝擺擺手,讓林福坐下說話。

“等你再回京就該是大婚了。”皇帝感歎道。

林福打蛇隨棍上,又站起來行禮:“臣請陛下多費心臣與魏王的婚禮,畢竟一生隻有一次,很重要的。”

皇帝:“大膽!”

林福:“是!”然後眼巴巴望著皇帝陛下:“所以……”

皇帝揮手:“退下吧,想來你有不少踐行宴要吃。”

林福眨眨眼,看皇帝陛下一副君心似鐵的樣子,隻好行禮:“臣告退。”

等林福走了,皇帝才失笑,然後對常雲生說:“吩咐下去,魏王的婚禮要仔細著備,還有魏王府送來的那二十隻大雁都給好生養著,不準養瘦了,也彆養太胖,省得過禮時不好看。”

常雲生笑著應喏。

-

三日後,林福南下揚州,同行有清河公主揚州首富秦韻。

一位公主,一位開國縣男,護衛人數又多了不少,走水路往揚州,一路到還算風平浪靜,順道還剿了兩撥水匪。

實在很棒。

作者有話要說:*標注:選自詩經《秦風·小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