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荇和驕蟲在他們農場裡找那隻一閃而過的藍色蝴蝶。
他們一連在農場裡找了好幾天,問過驕蟲的腦袋,又問過靜靜趴在樹乾上的杏林力士,問來問去,家裡的小家夥們都沒有發現過那隻蝴蝶的蹤跡。
那隻蝴蝶仿佛從來沒有來過他們這個農場。
驕蟲和江荇坐在梯田的田埂上。
從高高的梯田往下看去,他們家的農場麵積非常大,坐在高處的時候視野很遼闊,整個農場幾乎能夠一覽無餘。
風拂過,帶來刺萢清香的氣味,也帶走他們一身熱意。
驕蟲不相信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居然有他找不到的蝴蝶。
江荇問:“看錯的概率大概有多大?”
驕蟲轉頭。
江荇嘀咕:“拍攝的時候是用儀器拍的,儀器總歸沒有眼睛來得可靠,略微一個變形或者光線變化,可能就會拍到完全不同的結果,我覺得那隻蝴蝶可能就是這樣。”
驕蟲搖頭:“不,我很確定那就是一隻蝴蝶,大家不會一起看錯。”
江荇拍拍他的肩膀:“那隻能你自己找了,我們還要忙春耕,得乾點彆的。”
春季的工作量很大,江荇能夠抽空和驕蟲一起找,是因為有杭行一和九陰分擔了他的工作量。
哪怕家裡有人分擔,他也不可能把所有工作推到家庭成員身上。
該出力的還是得出力。
驕蟲沒什麼意見:“你忙吧,這幾天我自己慢慢找,隻是我會比較經常來你們農場。”
江荇說:“沒事,你儘管來,想在這裡待多久就待多久,有事你可以叫九陰幫你,也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我們。”
如果真的能在農場裡找到那隻蝴蝶,對江荇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這天,江荇好不容易忙完田裡的事,去雜物間看他豆腐發酵的情況。
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這批豆腐好像終於發酵好了。
豆腐上麵長著一層厚厚的黃色絨毛,看起來是發酵的很好的菌絲?
他小心用乾淨的筷子夾起一塊放在鼻子底下輕輕聞了聞。
豆腐發出一股香味,並沒有因為上麵覆蓋著菌絲而產生什麼不美妙的異味。
“好像已經發酵好了?”
江荇自言自語,他看看眼前的豆腐又聞了聞,因為沒有製作豆腐乳的經驗,他也不確定。
九陰在他身邊和他一起看:“嘰嘰嘰?”你請人過來看一看不就好了?
江荇也有這個打算。
吃完午飯後,他用籃子裝了一籃自己家的草莓,提著去拜訪村裡的秦奶奶。
橘貓知道他要去拜訪秦奶奶,用爪子扒拉著他的鞋子要跟他一起去。
一人一貓開車過去。
秦奶奶正在睡午覺,聽到敲門出來看,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中的草莓。
秦奶奶笑著說:“你人來就行了,帶什麼草莓?”
江荇說:“這批草莓比較好吃,又軟又甜,不會倒牙的,秦奶奶你嘗嘗。”
秦奶奶招呼他進去。
江荇擺手:“我就不進去了。我想請教一下豆腐乳的事情,秦奶奶,你有空嗎?”
秦奶奶算了一下日子:“你家的豆腐發酵好了吧?”
江荇:“我也判斷不出來,它現在是這樣的。”
江荇打開手機給秦奶奶看他手機裡的圖片。
秦奶奶將手機拿遠了,眯著眼睛看了好一會,肯定道:“這個就是已經發酵好了。”
秦奶奶:“你家這豆腐發酵得好啊,上麵這菌絲那麼厚,一看香味就很足。”
江荇不太好意思:“那接下來要怎麼弄?”
秦奶奶:“這個簡單,就普通弄法。”
秦奶奶做著手勢說道:“你們把香料加鹽炒香,再加辣椒粉,混在一起做蘸粉。發酵好的豆腐放到高度白酒裡浸一下,再放進蘸粉裡,把豆腐完全裹上就行。”
江荇聽會了,不過不太明白材料的配比。
老人家做了一輩子豆腐乳,也從來沒有哪次會稱量。
見江荇怎麼都不明白,秦奶奶說道:“要不然我跟你去你家,和你一起炒料?”
江荇笑:“那就最好不過了。”
江荇開了車過來,載著秦奶奶一起去他家。
家裡的小家夥們都很熟悉秦奶奶的氣息,小一幾個探頭一看見是熟人,就沒再管。
江荇直接把秦奶奶帶到廚房,打開自己家的櫃子,讓秦奶奶選材料。
八角、桂皮、香葉、沙薑……秦奶奶一口氣拿了十來樣。
注意到江荇的目光,秦奶奶說道:“放一些香料,吃起來才香。要是沒有香料,直接用十三香香粉也可以,不過那個沒有我們現炒的香。”
江荇點頭。
秦奶奶人老了,動作卻並不慢,她麻利地拿材料出來,又讓江荇準備一袋鹽。
鹽放到鍋裡和香料一起慢慢炒,把鹽炒黃炒香。
鹽炒香後,把裡麵的香料撿出來,隻要香料的味道就行。
趁著鹽粉的溫度高,把辣椒粉倒進去,和鹽一起攪拌均勻。
秦奶奶:“各種材料多一點,少一點沒關係,這個鹽要放夠,鹽要是不夠,很容易就會壞。”
江荇點頭表示知道了。
他們一起把黴好的豆腐拿出來,放到無水無油的大鐵盆中,再倒一碗高度白酒出來。
豆腐在高度白酒裡麵滾一圈,再放到鹽粉中就能粘住鹽粉了。
江荇事先準備了一個大陶壇。
壇子已經清洗過了。
他還倒了白酒進去,把壇子放倒滾了一圈,讓壇子的每寸地方都能均勻地沾上白酒。
秦奶奶聽了他的操作後朝他豎起大拇指:“你還說你不會,這不是做得挺好?”
江荇笑:“以前泡過泡菜,也是這樣處理壇子。”
秦奶奶麻利地夾出豆腐,讓上麵的鹽粉均勻地裹好。
江荇看了幾遍,學她的動作,一起夾著豆腐均勻地裹上鹽分。
裹好鹽粉的豆腐放進壇子裡碼好,等全部碼放完畢,再把剩餘的蘸料倒進壇子裡,最後倒一點白酒,豆腐乳就算做好了。
這壇豆腐乳再放一兩個月,熟成了就可以直接夾出來吃。
大功告成,秦奶奶去旁邊的水池洗手:“你家這壇子真好,哪買的?我也買兩個去,正好泡泡菜可以用。”
江荇說:“就是陶坪村的壇子。秦奶奶要的話,下次我給你帶兩個。”
秦奶奶擺手:“不用麻煩你,我趕集的時候順便買兩個回來。”
江荇意外:“集市上有得賣嗎?”
秦奶奶:“怎麼沒有?賣得可好了。”
江荇打聽後才知道,自從陶坪村幫他家生產咖啡壇子之後,名聲漸漸打出去了,不少人慕名而去。
去問的人多了,商販們聞風而動,又重新開著車去陶坪村買陶器。
這麼一來,陶坪村的陶生意又盤活了。
江荇沒料到這個發展,秦奶奶回家後,他特地給陶坪村的趙維延打了個電話,問趙維延生意的事情。
趙維延高興地告訴他,他們名聲打出去了是一回事,另外回村的人越來越多了,對這些壇壇罐罐的需求量也增長了不少,借著這股東風,他們的生意確實擴大不少。
趙維延還告訴江荇,陶坪村之前的做陶手藝快要斷代,年輕一代誰也不樂意學這玩意,現在陶器能掙錢,出去外麵打工回來的年輕人又把這門手藝撿起來了。
他們不僅要把這門手藝繼承下來,還要請名師過來把這門手藝發揚光大,做出品牌。
現在他們在各種自媒體上投了稿,粉絲加起來,快要破百萬。
江荇倒是沒料到這個發展,不過他們的生意能做好也是一件好事。
江荇恭喜他們。
趙維延說道,都是從江荇買他們村的陶器開始,說要謝謝江荇。
晚上,江荇和杭行一說了這事。
江荇躺在杭行一的胳膊上:“我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帶動,最後能發展成這樣。”
杭行一:“聽了之後什麼感覺?”
江荇:“非常高興,哪怕這裡麵沒有我什麼收益,但是聽著就是讓我覺得生活多了不少希望。”
杭行一順手揉了揉他的腦袋:“人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創作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
江荇笑了笑:“這話說得真哲學。”
杭行一:“確實如此,我小時候人類的生活比現在要貧乏許多。”
江荇:“那你也是見證過人類的曆史了。”
豆腐乳做好了,江荇放下一樁心事。
最近他們已經把該播種的種子播了下去,肥料和雜草也都處理過了,總算能停下來喘口氣。
江荇打算趁著最近天氣好,他們也比較有空,把青貯窖整理一下。
青貯窖的青貯已經全部吃完了,裡麵就是空空蕩蕩的一個窖體。
他們打開上麵蓋著的木蓋子,往下麵走,濃濃的青草味撲麵而來,甜中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