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番外二(1 / 2)

七零年超級學霸 詞酒 6728 字 9個月前

() 科學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大致像是一條起起伏伏的曲線, 絕大多數文明的發展曆程都是循著這一條曲線而來的,當然, 是絕大多數,而非絕對。

在這條曲線之外,還會零星分布有一些散點:有些散點的發展速度要遠超同級, 這些散點被稱為是‘曲線破壞者’,還有些散點的發展速度要遠低於同級,這些就是那種扶不上牆的爛泥。

蘇嬌楊所處這世界的文明也是這樣一條曲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便是這條曲線的波峰。

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知道, 肯定會有第三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 甚至是第五次,但這些工業革命什麼時候來,沒人能提前獲悉,更不會有人知道下一次的工業革命會發生在什麼領域。

在絕大多數人還懵懵懂懂的時候,抓住那一絲機遇的蘇嬌楊在華國悄然開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布局, 此次工業革命為信息革命。

量子計算機就是二進製信息世界中的無冕之王, 有量子計算機在, 華國所開設的一切研究活動都得到了極大的保障,也保證了信息時代的平穩到來。

仿佛是有一陣春風吹來,華國就徹頭徹尾地改天換地了。

在許多外邦人的印象中,華國一直都與‘臟、亂、差’等密不可分,但有些外邦人偶然來華,卻發現華國早已今非昔比。

鑒於華國人民的吃貨屬性,各種各樣的美食都被端上了餐桌,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隻要他們能想到的,多數都被供入了華國人的五臟廟。

更讓人吃驚的是,很多生物物種在他們國家是根本沒法吃的,因為味道太讓人難以接受,但到了華國廚師手中,通過各種佐料搭配以及烹調手法,那些生物物種就變成了美味的盤中餐。

而且巨美味!

傳說中華國的老百姓一直都飽受饑貧困擾,可在農科院、農業大學等一眾農學家們的研究下,華國的糧種與種苗不斷改進,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承擔起了種植作物以及種植區域等最優化研究的項目,徹底將華國的農業研究送入了殿堂。

如今的華國老百姓不僅擺脫了饑貧的帽子,還大踏步地走入了富裕的生活。

哪怕是在一些邊疆的偏遠山村中,由政.府所開展的一係列扶貧活動也深入地滲透了進去,使得那些偏遠山村的孩子得到了走出大山的機會。

忽如一夜春風來,吹遍神州千萬家。

————————————————

蘇嬌楊在推動國內科學技術進步的事情上,做出的貢獻無人能比。

由多部門聯合確立、參照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評判標準而設置的院士評選,如今已經開展了很多屆,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變成了‘院士天團’,隨隨便便拉出一個研究團隊來,裡麵都至少有兩到三位院士。

院士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他們所處研究領域的至強者。

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實驗室已經變成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學術中心,《研究》也成為了比肩國際頂刊《sce》與《nature》的學術期刊。

因為《研究》係裡期刊的編輯部一直都秉承中文刊物的創辦宗旨,漢語的國際地位也被拔高了許多。

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原本就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究》這麼一搞,全世界的研究員都在學漢語,影響可想而知。

甭管在哪個國家,研究員都代表著這個國家的‘高學曆’與‘高文化水平’,並且這些研究員還承擔著‘薪火相傳’的使命。

明知道搞科研離不開學漢語,那還不得從娃娃抓起?

於是乎,漢語就這樣走入了世界多國的課本。

漢語作為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沒有之一,超高難度的陰影直接籠罩在了世界各國的‘花朵’心頭,教授這些語言的老師們也苦不堪言。

不談其它,華國單單是稱謂名詞就五花八門,諸如英文中一個‘aunt’能夠表示的七大姑八大姨,在中文中就細分了姑姑、嬸嬸、大媽、姨媽、舅媽等多個類彆,這還不是最慘烈的,最慘烈的是漢語中有太多的形近字,有時候多一個筆畫、少一個筆畫,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字、完全不同的意思……被漢語折磨的外國小孩都快瘋了。

很多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意識到了漢語的重要性,甚至在自家小孩牙牙學語的年紀,就把孩子送到了華國來,讓自家小孩接受最純正、最地道的漢語教育。

機智的華國商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商機,迅速布局,沒過多久,專門麵向外國友人的私立學校就開辦了起來。

另外,華國許多外語專業的學生也在這個風口上變成了香餑餑,這些學生要麼在國內各大高校任教,專門給那些來交流、來訪學的研究員教授語言課程,要麼就去工資更高、福利待遇更好的私立學校教外國小孩學外語,還有不少人走了國家的項目,直接出國充當文化使者,在很多國家都辦起了漢語學校。

隨著漢語的推廣,璀璨的華夏文明也步入了世界之門。

這些事情都不是蘇嬌楊故意為之的,但沒有一件事情能與蘇嬌楊離得開關係。

而讓華國研究員們相當遺憾的是,蘇嬌楊明明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參評國家最高等級的院士都綽綽有餘,她隻要填寫一張申報表上去,國家自然會將頒發給她的獎項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於說,蘇嬌楊連申報表都不用填,她隻需要向評選委員會透露出一個‘我想參評’的信號,評選委員會的人就會給她安排得明明白白,可惜蘇嬌楊並沒有這麼做。

蘇嬌楊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過院士的評選,就仿佛徹底置身於榮譽之外一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