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訪談錄(三更合一)(1 / 2)

七零婦產聖手 金麵佛 24432 字 8個月前

番外:胡楊訪談錄

主持人: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大家的科技部男神——胡楊部長。

胡楊揮手登場,入座沙發。

胡楊:男神二字愧不敢當, 我心中真正的男神是總理。

主持人:您太謙虛了, 總理是我們永遠的男神, 可您就是我們新時代的男神。首先我們想祝賀您, 在您與全體科技人員的努力之下,我們中華科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航天空間站開始建設,人類首次登上火星,北鬥全球係統成功商用, 胖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主持人:這是上天的成就,接下來我要報的是地麵上的成績。截止到今年為止,我國沿海地區及島嶼基本實現風能發電, 風能、太陽能以及沼氣等清潔能源已經占我國能源總量的1/3。放沙漠一條生路,給戈壁留點麵子,鹽堿地也要有姓名成為網絡熱詞……聽到這些, 胡部長,請問你有什麼感覺?

胡楊:驕傲,為我們所有科技人員, 也為我們所有的人民。因為科技能夠推廣,需要我們人民群眾的支持與配合。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成就, 所以掌聲是送給我們大家所有人的。

台下掌聲雷動。

主持人:其實剛才我還漏報了一條。最近刷屏的新聞, 就是我們的餘秋教授終於獲得諾貝爾獎了。

台下響起了歡呼聲。

主持人:我為什麼要用終於這個詞呢?因為據我所知,在此之前幾次諾貝爾獎都與餘教授有著或多或少的聯係。

比方說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獲獎的賀教授與周教授都提過,最少提出這個治療方案的人其實是餘秋教授。不過在提名候選人的時候, 餘教授卻拒絕了這個榮譽。

除此以外,頸七神經交叉移位術治療腦癱,顧院士也說到最早是餘秋教授主動找到他開始進行相關手術實驗的。但顧教授獲獎的時候,餘教授同樣認為這個榮譽與她無關。

還有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號稱改變了人類對精神疾病認知史的抗NMDA受體腦炎,最初發現疾病並給出有效治療方案的人,誰都沒辦法忽略餘秋教授的名字。但是,我又要用但是這個詞,她照樣拒絕了這項榮譽,並將成就都歸功於穆教授跟薛教授。

我記得屠教授也提到過,最早提醒她雙氫青蒿素對於瘧疾的治療效果更好的人,也是餘教授。

除了諾貝爾獎以外,還有其他諸多醫學藥學生理學獎項的得主都曾經提到過餘秋教授對於他們的啟發與幫助。

可我覺得特彆奇怪的是,好像餘教授對此忌諱莫深,並不太願意談到這些。是因為她特彆低調嗎?”

台下響起笑聲。

胡楊:大家的笑聲已經證明了一件事,我們的餘教授餘部長並不是特彆低調的人,尤其在推廣醫學技術以及相關正策方麵,她是很積極的。

之所以在獎項這一塊她特彆含蓄,是因為她認為自己做的太少。她認為就是自己提出的一個方向,具體的工作都是其他科研人員完成的。因為她本身就特彆的忙。從你們知道小秋大夫這個稱呼開始,她就忙得不行。

大家都知道,餘教授除了是世界知名的醫學專家之外,她也長期擔任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領導。

她應該算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乾部之一了,在她未成年的時候,她就是我國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是333乾部。後來一直陸陸續續在醫療衛生領導崗位上工作到今天。說實在的,真為難她了。

台下響起笑聲。

主持人:大家彆笑,以我采訪眾多科研人員的經驗。他們最頭痛的就是當大家長,要管那麼多人管那麼多事。我們的80後帥哥袁老就說過,這是要抓腦袋的事情。

台下笑聲更大了。

胡楊:對,確實是這樣。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來講,其實他們更加願意待的地方是他們搞科研的場所。比方說餘教授,她願意待手術台、接生台,她也願意進實驗室。在這些地方她都更加自在,也更加有成就感。

真不瞞大家,從正的人不少時候是要扮演一個受氣筒的角色的。就比方說像餘秋教授這樣的,醫療衛生保健,肯定要涉及雙方。一個是醫方,一個是患方,碰上生病這種事情,兩邊肯定都有委屈。我們的行正機關,做的就是這麼一個協調的工作。

主持人:我們都覺得餘秋教授做的不錯。我再報一個數據,我國人民對於醫療行業的滿意度在全球是排的上號的,全球最佳醫療國家,我國也能排到第三。作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家,我國能做到這一步,我覺得離不開所有人的努力。餘秋教授更是功不可沒。

胡楊:你要是問她這個問題,她肯定會歸功於國家正策的支持以及我們的醫療教育做得好。國家在醫療行業方麵投入多,醫療發展就快,人民相行之下自行負擔的部分也就少,疾病給予家庭造成的負麵影響相對減弱。

另一個方麵就是我國的醫療教育是從托兒所階段就開始的。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具備醫療衛生方麵的常識,有效的醫學急救手段培訓,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除此以外,就是大家能夠接受疾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的觀念。這讓我們大家能夠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老病死。

主持人:您說的第二點,餘教授也功勳斐然。當時在教育方麵改革的時候,好像就是她一力促成將醫學常識教育跟急救培訓納入到日常課程中去。

胡楊:在這方麵她一直是不遺餘力的。因為她始終認為教育可以避免很多傷害,減少很多意外。

主持人:其實關於這一點,我覺得也應該給餘教授頒發一個特彆成就獎。

胡楊:我想這個獎她是願意去接的。她認為自己的工作成績就在於推廣這方麵。

主持人:其實如果不是誰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對試管嬰兒是降生在林教授跟餘教授父女手上,那是不是她還會回避呀?覺得功勞應該歸功於其他人。

胡楊:這個我還真的說不清楚。她本人一直覺得醫療技術方麵的發展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無數專業人員不停地試錯,才能得出一點小小的成就。所以她更加願意這些榮譽屬於那些默默工作的人。

主持人:餘教授淡泊名利。

胡楊:你要這麼說,她肯定不承認。她一貫認為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不過我們當時基本上都是集體主義,就是集體作業,發揮的是集體智慧。一個成就凝聚了很多人的興趣,每個人都為之努力奮鬥了。所以,在算榮譽的時候,我們更加願意歸功於集體。這也是這些年來我們整個科技工作我們社會各個方麵能夠取得長足發展的重要原因。這是我們製勝的法寶,是我們的秘密武器,也是我們創造輝煌創造奇跡的根源——熱愛與團結。

台下掌聲雷動。

主持人:胡部長,我要向您道個歉。今天您是受訪嘉賓,但我沒控製好,前頭都在說餘教授的事情了。這是我不應該。實在是因為餘教授不太願意接受這方麵的采訪,所以我們忍不住好奇心。

胡楊:不用道歉,要說科技工作,醫學也屬於科技。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內心充滿了自豪。包括你前麵說的農業方麵的發展,我聽了也是心潮起伏,這是我們整個國家科學技術方麵的發展。

主持人:那我還是得往回拉一拉。因為我們其實特彆好奇您的家庭。作為男神,我們對您的所有生活都好奇。

胡楊:沒什麼好好奇的呀,大家好像也都認識我愛人。我愛人應該比我有名,成名也更早。她是三八紅旗手,上思想道德教育課本的。作為家屬,我很自豪。

台下掌聲雷動。

主持人:這我們都知道,我們也知道您跟您愛人當時作為知識青年,是在同一個地方下放的。其實我們特彆好奇,您對您愛人是一見鐘情嗎?是不是一眼萬年?第一次見麵就認定了是她?

台下響起了笑聲跟口哨聲。

胡楊:印象很好,我得說。準確點兒講,是我們當時那批男知青對女知青的印象都非常好。不過這個印象好,不是說要談對象的那種,是完全的欣賞。因為我們的女知青都非常出色非常能乾做工作也是非常努力,讓人佩服。

就比方講餘秋教授,大家也知道,我們是同一批下放的。當時我們剛抵達楊樹灣,就碰上了有孕婦難產。那個時候條件是很差的,又碰上發洪水,人沒辦法送醫院,隻能就在家裡頭接生。

在那種情況下,風險可想而知。餘教授那時候才15歲,可以講就是個小姑娘。沒人知道她會接生,更加不會有人要求她去做這個事。可是當趙寶珍教授,就是你們認識的趙寶珍教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之後,她立刻站出來了,冒著風險就給孕婦接生,最後結果是母女平安。當時我們所有人都特彆高興,覺得我們的女同學實在太厲害太出色了。

主持人:我記得先前采訪何副總理的時候,他提過就是這次接生,讓他記住了餘秋教授,以後就再也沒辦法忽略餘教授的存在。這算是一見鐘情的起點。現在聽您這麼一說,當時對餘教授一見鐘情的,好像不僅僅是何副總理呀。

台下響起哄笑聲,還有人吹起了口哨。

胡楊:我知道你要挖坑給我跳了。這麼說吧,對,當時我們所有人都對餘教授有強烈的好感,不僅僅是男知青,女知青也一樣。甚至可以說女知青更加喜歡餘教授。

我們這種好感是自豪,是欽佩。自豪她是我們的同伴,我們與有榮焉。欽佩她的勇氣,即便麵對巨大的困難與危險,她還是主動站出來,積極想辦法救人。

這世間如果有件事可以讓所有人嘴角翹起,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滿心歡喜,那大概就是孩子的出生。新生命的降臨,會讓所有人都心情愉悅。

這個大難不死的孩子就是中國跆拳道隊的功勳教練,也是中國跆拳道曆史上第一枚金牌獲得者——高敏。

台下掌聲雷動。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袁老是林教授接生的,餘教授也接生過不少名人吧。

胡楊:對,有很多人後來再見麵的時候,告訴她,他們是她接生的,她是滿臉懵的。不過對於她來講,每個孩子的出生,不管是不是名人,都意味著希望。

主持人:也正是這些希望組成了祖國的希望,組成了我們所有人的希望。

胡楊:對,無論這個孩子將來是我們著名的青年建築師鄭家根或者是我們的服裝設計師趙婷婷或者其他在工作崗位上貢獻自己力量的普通人,看到他們健康出生,茁壯成長。我們都會有種欣慰感。

主持人:我發現您剛才說的這幾位優秀的成功人士好像都是楊樹灣人,對不對?

胡楊:是,他們也都是餘秋教授親自接生的。當時赤腳醫生是管整個大隊的所有跟醫療相關事情的。

主持人:那我發現楊樹灣成才的概率特彆高。據說是因為水土好,山清水秀,聚集了靈氣,所以特彆養人。或者還是有什麼秘訣?

胡楊:這個我倒是可以說幾句,因為我一下放就待在楊樹灣,在楊樹灣當過大隊書記,乾過好幾年,算比較了解情況。

楊樹灣最大的特點,一個是風氣特彆正,大家是非對錯的觀念很明確,民風非常淳樸,而且對生活生命充滿了熱愛。

另外一個就是特彆重視教育。在我們下鄉的時候,1972年吧,各方麵條件都很差。當時國家內部外部都有重重的問題,麵臨的國際局勢也很緊張。人民的生活水平跟現在是完全不能比的。有東西吃,可完全沒有油水,人特彆容易餓。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楊樹灣人依然非常重視教育。我就不說其他的專家教授了;就是我們剛下鄉的時候,我愛人田雨老師那時候被選了當民辦教師。她不過是個15歲的姑娘,用當時的話講叫做毛丫頭。但這個毛丫頭站上了講台,整個大隊的人就特彆尊重她,把她當成先生對待。

我們田老師後來能夠成長為優秀園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家對她的信任鼓勵與尊重,讓她一路積極往前跑,不斷前進。

當時我們家田老師覺得楊樹灣的人對她太好了,就想著怎麼才能多做點兒事情來回報這份好。她琢磨來琢磨去,開始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給上完了三年級沒有去公社繼續升學的孩子上課。

在那個時候,農村10歲以上的小孩就已經算大孩子了。有的人跟著大人下田掙工分,或者在家裡頭幫大人乾活,算是半個勞動力。對於整個家庭勞動生產的意義很重要。

但是我們田老師辦起這個夜校的時候,所有人所有的家庭都沒有任何意見的,立刻很高興地把家裡頭適齡的孩子都送到學校裡頭來。

我們都知道的被稱為中國手術機器人之父的李紅兵同誌,當時就是這批小學生中的一位。我知道他也是你們當中很多人的男神,覺得他很有個性,對不對?那我現在就曝光一下他的黑曆史。上學的時候,他爸媽高興,他不太高興。因為他那個時候特彆皮,老是想出去,不願意安心待在教室裡。

主持人:那田老師是怎麼對待的呢?學生不聽話,而且還搞破壞了。

胡楊:其實這個方法挺簡單的,就是盯著。他搗亂了,直接打。

台下發出吸氣的聲音。

胡楊:不要覺得奇怪。教師的懲戒權一定要有保證。拍幾下手心不是體罰,而是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紀律觀念。都說教育需要獎懲結合,既需要鼓勵,也需要批評,還需要適當的懲戒手段。

主持人:這其實是現在的一個熱點話題,就是我們應該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我想問的是,那個時候田老師拍學生手板,家長有意見嗎?

胡楊:沒任何意見。他們都覺得田老師太溫和了,對於皮孩子要更嚴厲一些。家長把學生送到學校,他們就是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的。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學校家庭不應該強迫孩子學習,應該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孩子想玩就讓他們玩,孩子不想上課那麼就沒必要強迫他們。

但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學習與工作是我們經常掛在一起並排說的兩件事。其實這二者同樣都是權利,也都是義務。二者的最大共同之處就在於過程本身就很辛苦。工作不累嗎?工作當然累。你因為工作累就不工作了,那你怎麼生活,那你怎麼實現你生而為人的社會價值?

學習也一樣,學習本身就是辛苦的。古人就說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說頭懸梁錐刺股,最基本的學習時間學習投入那是必須的。有一些所謂的尊重孩子選擇的觀念其實是在推卸責任。孩子還那麼小,他們也不知道眼下自己的選擇對於人生的影響。

人本身就有惰性,誰都害怕辛苦。可是身為家長,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就要引導孩子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有一些所謂尊重孩子選擇的家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不是也是在推卸責任?反正道路是你自己選的,到時候變成什麼樣子也是你自己負責。但我們都知道未成年人是限定民事責任者,這就意味著父母需要承擔孩子選擇的責任。

那些流過的汗付出過的努力,都是雨露,澆灌了人生之花。

保爾柯察金說過,當我們回顧人生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同樣的,當我們回過頭看自己的童年青少年時光時,希望大家也不要因為荒廢了光陰而後悔。我們每天回顧今天的生活時,希望大家可以為自己的努力而驕傲。因為正是這一步步的堅持,才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我剛才說到李紅兵,他就非常感謝我們當時所有人對他的鞭策。真的是連哄帶騙,甚至不惜上鞭子抽。餘秋教授對他就是各種威逼利誘,然後還有好多忽悠。

台下響起哄笑聲。

胡楊:對,沒錯。大家都知道的,餘秋教授很擅長做思想工作,特彆會卡點。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願意選她當衛生部部長,因為她能把方方麵麵的關係都協調好。她也很擅長鼓舞人。我二姐胡潔當年一門心思想著怎麼找個好對象結婚。結果餘秋談跟她談了幾回話,她就以韓朝英教授為目標,一路追逐趕超了。

因為她在工作上太積極太認真,後來我姐夫追求她,想同她結婚,還費了很大的周章。她當時又一門心思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覺得結婚這個事情太煩了,浪費她的時間。

主持人:那後來是怎麼解決的呢?你姐夫是走嶽父嶽母路線還是又請了其他外援?比方說主席?

胡楊:主席不管這些事情的。他關心小輩的生活跟工作,但不會問到這麼細。最多就是幫著犯犯愁,擔心他們找不到對象,以後隻能打光棍。我二姐還是餘秋勸的,工作與生活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說為了A就一定要犧牲B。

主持人:看來餘教授的確非常擅長做思想工作。那她跟田老師配合的非常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嗎?

胡楊:差不多有點兒這個意思,因為我愛人田老師其實也就比李紅兵同誌大三歲。你們想,大孩子帶半大的孩子,而且這個孩子還特彆聰明特彆調皮,可以說是雞飛狗跳了。

主持人:怎麼個雞飛狗跳法?

胡楊:就是李紅兵搗亂了,田老師氣狠了,抓著鞭子在後麵追。

主持人:能追上嗎?我記得李紅兵教授也是馬拉鬆高手,獲得了不少榮譽的。

胡楊:沒關係,我們走的是群眾路線,發動人民戰爭。村裡頭其他人看到了會直接攔住李紅兵,然後讓田老師打。

台下響起驚奇的抽氣聲。

胡楊:不奇怪,那個時候就是這樣子。老師對學生嚴格,家長還有村裡人隻會高興,因為這是負責任的表現。在這方麵,他們都體現出一個對教育的支持,所有人都是重視教育的。

讀書無用論在那兒永遠沒有市場。大家都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習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正是這一份好的習氣促進了楊樹灣的發展,也培養出了更多的人才。可見人的目光要放長遠了,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隻盯著眼前蠅頭小利看,我孩子不上學了,現在能幫我做活,我節約了多少的教育支出費用,然後又額外掙了多少錢?可對於孩子,對於整個家庭甚至對於整個國家整個民族而言,這都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甚至有人覺得我孩子現在掙錢比一個大人都多,幾年時間就能掙到彆人一輩子掙不到的錢。所以現在我必須讓他好好掙錢。

但是我想說時代也在發展,你現在掙的錢看上去是挺多的,但同時你可能花的也多。待過個10年8年回頭看的時候,這些好像又算不上什麼了。你的孩子被耽誤的時光,是沒有辦法搶回頭的,到時候痛苦還得他自己來承擔。作為父母,你帶領孩子來到人世。但是你不能因為自己的短視與無知就毀了孩子的人生。

我們常常會感慨童星傷仲永。泯然眾人矣不算什麼悲劇。悲傷的是我們忘了孩子之所以被公眾所喜歡正因為他們的天真可愛。但是人不可能一輩子當小孩子,如果不給孩子成長的機會。那麼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就會對世界無所適從。這種強烈的落差甚至會讓他們在茫然中選擇以錯誤的方式來排遣內心的痛苦,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主持人:所以說教育其實是個大問題。楊樹灣正是在教育方麵特彆努力,所以才能夠始終蓬勃發展的,是不是?

胡楊:對,另外一個楊樹灣人注重教育的表現就是他們認可老師,認可有學問有技術的人。大家都知道那個年代右呱分子處境是非常尷尬的。

很多人即便被平反了,旁人也繞著他們走,就好像當成是刑滿釋放人員一樣,不能正確對待這個事。但是楊樹灣人卻把他們當成寶貝,知道他們的珍貴之處,引金鳳凰入春。

這方麵既體現出一個對人的關懷尊重,另一個就是對於知識對技術的認同。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產生了我們的社會財富。現在有些聲音在本末倒置,也很不應該。不是說我是這個科技部長我就要為科技站台,而是我們永遠不能不尊重、漠視科研人員,隻有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留住人才,給人才發揮實力的舞台,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輝煌。

楊樹灣後來之所以能夠騰飛,我們這些可愛尊敬的老師們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他們的存在讓當地的農業工副業各方麵的技術都飛快發展,而且我們也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才產出,並且是不斷進步的。正是因為教育的持續,避免了人才斷層問題的發生。

其實不管是哪個時代,人才都是最寶貴的社會資源。如果忽略這個根本的話,那麼會造成整個社會思想觀的混亂,最終導致社會的倒退。

教育培養的是方方麵麵的人才,老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教育讓各個行當得到了延續與發展。我們可以培養科學家培養優秀的運動員培養優秀的教練,我們還可以培養出色的廚師,技術精湛的工人,科學種田的農民。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人才,他們構成了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主持人:說到這個廚師,我記得上次采訪優秀的青年婦科腫瘤學專家鄭明知女士的時候,她就說到了她跟她妹妹算是餘教授收下的第一批正式徒弟,因為還有專門的拜師儀式。

胡楊:對,這個我知道。他們是帶著田鼠乾做束脩過來拜師的。不過後來餘秋給他們做蛋糕吃,二丫,哈哈,暴露了,也就是明知的妹妹明理就想以後也學會做蛋糕給餘秋吃。所以後麵她就往烹飪方麵發展了,發展的也很好,在她的行業裡也是明星。每次我們一起聚會的時候,所有人都愛死了她的選擇,太好吃了,太幸福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