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反打劫土匪老巢的事一出來,胤搪就徹底坐不住了。跟四爺說了一回,又將他家小姑娘鄭重拜托給四爺,胤德便帶著人順著最新消息出發了。
四爺看著說走就走的胤德,都吐槽無力了。讓人跟皇後說一聲,就低頭批奏折了。
弘輝,弘昀和弘時都是可以辦差的年紀,尤其是弘輝,早就跟著四爺辦過不少差事了。弘昀身子弱,四爺也不敢折騰他。弘時年紀到是小一些,原本親事定在今年,不過因著國孝卻不得不往後挪了。
弘曆和弘晝同歲,也都才十歲大小,這哥倆如今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讀書。
弘曆…還是那個弘曆。
哪怕換了一個生母,他還是那個弘曆。如今才十歲,就已經有了些自大和自以為是,自勢甚高,各種叫人反感的品性。
要胤德形容,弘曆言行間頗與十四有些神似,一對叫人生厭的家夥。
至於弘晝,在胤德的記憶裡,上輩子的弘晝是個可以當著他老子的麵給自己辦活喪的狠人。但現在的弘晝卻也隻是個微微有些淘氣的機靈小子。
讀書上進,人也孝順。其聰慧程度不下弘曆,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到這樣的弘晝,胤德也終於知道上輩子弘晝的自汙有多成功了。這輩子弘輝還活著,弘晝自然也就不需要避弘曆之鋒芒了。
四爺將弘輝放到戶部,接了胤德的差事,小姑娘特彆有前輩範的領著弘輝說戶部的事。
弘昀身子不好,以前他隻是王府庶子,四爺也不好怎麼安排他。現在弘昀是皇子阿哥了,四爺便扒拉了一回六部和其他衙門,自是好好的安排了一回弘昀和弘時這哥倆。
弘昀還好些,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活著就已經需要用儘所有心力了。他們上麵還有個文武雙全的嫡長子,爭儲什麼的…機會不大,他的身體也根本吃不消。
隻要他彆作妖,將來未必不是五叔,七叔這般過日子。
弘時呢
有弘昀打底,弘輝對弘時的教育也更加的得心應手。手把手的教他讀書,考校功課,極儘長兄之責。八爺早就成了昨日黃花,弘時的真愛也從他八叔變成了他嫡長兄弘輝,滿心滿眼都是對嫡長兄崇拜之心的弘時哪怕成了皇子,他都不曾想過跟他嫡長兄一爭高下。
以弘時實心眼的性子,如果有一天四爺要立太子,而太子不是弘輝,他怕是會像替他八叔出頭一般的替弘輝抱委屈了。
弘曆,仍是四爺除了弘輝以外唯一的滿妃所出皇子,心氣難免就高了些。
最近總是聽人在他耳邊說什麼先太子和先直郡王的事,弘曆便多少有了些旁的想頭。
也許…他也有機會呢。
一邊覺得自己的年紀正好,一邊又覺得年紀太小沒辦法像弘輝一樣正經當差的弘曆因為小姑娘偶爾留宿宮裡,想著小姑娘所代表的勢力,不由獻了幾回殷勤,效仿先人來個禮賢下士。
可惜小姑娘對這個堂弟並不怎麼喜歡,在兩個同歲的堂弟裡,小姑娘更喜歡跟弘晝玩。
小姑娘最不耐煩弘曆動不動就要做首詩的德行了。
雖然小姑娘也不是什麼才女,但她見過真正的才子才女,就弘曆那牛都不愛聽的詩詞水平,他那是做詩嗎,他那是在淩遲彆人對詩詞的熱愛!
1(V)r
大阿哥入戶部了,滿朝文武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到了戶部。
此時的戶部官員中,有一部分是四爺的人,有一部分是胤德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十二的人,三方人馬,李衛能支使動兩方人馬。
小姑娘能在戶部’玩’得如此儘興,絕對少不了李衛的照顧。
弘輝已經是獨擋一麵的青年了,他見識過他老子最風光的時候,也見識過他老子被先帝各種打壓猜忌的樣子,他更陪著他老子走過將近十年的蟄伏時光。他不是沉不住氣的人,更不是一個容易被人左右的人。
他是四爺親手帶在身邊教養長大的嫡長子。
這日,從宮裡回到戶部,弘輝先是不動聲色的將那些試探的人都擋了回去,然後視線落在輕鬆愜意隻是隨意翻看帳冊就能準備無誤的將帳冊核對一遍的堂妹身上。
雖是女兒身,卻有著許多男子都沒有的天賦。若真叫堂妹像其他閨閣女兒一般呆在深閨之中,不光是辱沒了她的才華,也是大清的損失。
隻是…到底是女子。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尺步難行了。
弘輝幼時曾在私宅小住過一陣時間,不說那場救命之恩,隻說那段日子湘雲和胤德教導他的東西就一直叫弘輝感激不儘。
此時胤德將小姑娘交給他們父子照顧,弘輝即便惋惜小姑娘是女子,卻也從未想過扼殺小姑娘的天賦。
最近總有人在弘輝耳邊說什麼牝雞司晨,顛覆綱常。說胤德離京還將女兒留在戶部於理不合。又說什麼弘輝是當今聖上嫡長子,聖上已經將戶部交付,就不應該再有旁人插手的餘地。
弘輝覺得跟他說這些話的人不是不懷好意,而是太瞧不起他了。
就這麼幾句話,就想叫他出頭對上九叔一脈,欺負打壓一個小姑娘?
自己在這些人的心裡是有多蠢呀
就算小堂妹真的能力出眾,就算大清朝真的會出現一個女太子…那也不應該是九叔這一支吧。
畢竟不到萬不得已,應該不會傳給侄女。
九嬸曾說過,為君者乃萬民之主,在他的心裡無論是男人女人,老人還是孩子,都是一樣份量的。
不以老人為輕,不以孩子為重,不以男人為尊,不以女人為卑。
天下,應該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那些輕女人而重男人者,為嘗不是忌憚女人的能力,想要用打壓的方法保住自己的地位。自己無能還不允許彆人有能力罷了。
九嬸還說,一國一家,一族一戶在擇繼承人時,應該看他是否合適,而非先取性彆再取能力。
水至清則無魚,但若上位者都用和稀泥的方式處理問題,上行下效,那這天下還有什麼至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