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二章
小姑娘看著自家那打著滿是蕾絲花邊小花傘,胳膊還挎著她老子,一身西洋妝扮的老娘,哪怕已經有六年多沒見麵了,可那股熟悉的不著調氣息還是凶猛朝她撲麵而來。
想到生生將自己累倒在禦案上的四伯,想到這幾年對著五伯母各種賠小心,連恒親王府都不敢回了,肉眼可見蒼老的五伯。再想想其他有了春秋的叔伯...小姑娘不得不承認歲月對她的父母很是眷顧,除了裝扮不同他們和六年前沒有任何變化。依舊是那麼年輕,充滿朝氣和活力。
話說宮裡那快要被奏折埋起來的弘輝,看起來都比她老子年長呢。
弘輝生於康熙十六年,而胤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這對叔侄年紀相差十四歲,但這些年胤禟的日子過得太省心了,再加上身邊還有個對他容貌各種‘讚美’,‘欣賞’的湘雲,胤禟對自己的容貌那也是相當的上心和在意了。
不但時常跟著湘雲一塊護膚,還至今不曾留須。
而弘輝呢,做為四大爺的嫡長子,四大爺在跟政事死磕,與朝中大臣各種卷的時候,也沒放過他的嫡長子。
先帝用一種熬鷹的方式熬自己的兒子,四大爺是個疼兒子的,所以他選擇了‘熬夜’的方式曆練兒子。
原本學習和上朝的時間就足夠令人發指了,四大爺還拚命的壓榨兒子和官員們的休息時間,長年累月的熬下來,彆看弘輝比胤禟小了十多歲,可叔侄倆站在一塊,弘輝看起來絕對是年長的那個。
╮(╯▽╰)╭
知道四大爺真的將自己累死了,胤禟心中的最後一點怨氣也徹底消息得無影無蹤了。
這世間能做到對自己這麼狠的,怕是除了老四也沒旁人了。
胤禟一邊感慨,一邊慶幸自己跑得快。
穿著一身燕尾服,帶著禮帽與湘雲走下船的胤禟極為細致的打量了一回自家閨女。
已經長成大姑娘的小姑娘,笑容燦爛,周身上下不見半分陰霾,可見這幾年她的日子過得還不賴。
雖然胤禟和湘雲他們這幾年一直在海外,但國內的消息也會通過往來商船知道一些。當年一直叫嚷著要成親生娃的小姑娘至今也沒有成親,她的未婚夫們到是有倆個已經成親的了。
小姑娘最終沒有選擇各方麵都突出的,也沒選擇少年時有過悸動的,而是與胤禟覺得不錯的那個成績不上不下,始終排在中間的第名有了進一步發展。
倆人沒有成親,甚至是到了如今也是一年相聚幾個月,然後再各忙各的去。
那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兒郎,他感激胤禟一家的教養培育,也滿懷忠心的願意為這家人赴湯蹈火,以命相酬勞,但他卻不願意以這種方式‘報恩’。
他其實各方向都極為優秀,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讓自己一直保持不上不下的中間成績了。
閱曆尚淺的小姑娘未必能夠發現這其中的貓膩,但隨著胤禟的態度,時間的推移,以及見過了各色各樣的人後,小姑娘也終於知道自己當初‘看走眼’了。
他們拿著府裡給的啟動資金,用著精心教養出來的能力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在這期間,有人有了自己喜歡的人,有人依舊按著早前的約定每年都回京城與小姑娘見麵。
五個人裡,先後有兩個人遇上了想要相守一生的愛人,他們也曾糾結過,卻還是帶著愛人回京城見小姑娘。
小姑娘略微有些失落,卻還是非常大氣的給他們舉辦了婚禮。
剩下的個人,一個入了仕途,一個失蹤了,就隻有排名中間,被小姑娘叫‘郎’的那個人仍就保持著每年都會回京城的習慣。
都是年輕人,也都是容貌不俗,能力出眾的年輕人,日久生情並不是什麼意外。小姑娘知道郎嫁給她以後就跟折了翅膀的雄鷹一般,再不能飛翔。加上她也知道自己有多忙,即便郎留在京城,兩人能見麵的時間也不多。
而且...即便小姑娘不承認,她骨子裡也遺傳了湘雲的某些渣屬性。於是倆人有了肌膚之親,小姑娘就沒給郎名份。
畢竟...天天守在一起,哪有什麼新鮮感呀。而且母憑子貴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想要上位,那就父憑子貴吧。
←_←
胤禟他們回京的消息,隻提前讓人知會了一聲小姑娘,旁人都沒告訴。小姑娘還在商部開會呢,就聽說胤禟的船進了天津港,一行人將於明日在通州碼頭下船。
得了消息,小姑娘便匆匆結束了會議,一邊往家裡趕,一邊通知各處。
上個月李紈沒了,小姑娘走不開,賈蘅便陪著惜春和黛玉去了賈蘭的任上吊唁。
按日子算,他們怕是一時半會兒都回不來。
迎春也不在京城。
她兒子是上一科的進士,還是二甲比較靠前的名次。如今在大清,舉人都不愁無官可做了,更彆提進士了。不過迎春還是托了關係給她兒子找了個環境比較好的地方外放。
吏部的調令一到,迎春便辦了場熱熱鬨鬨的宴席,將親朋好友都請了來,之後便打理行李帶著貝姨娘跟著去赴任了。雖不在京城,但這兩年時常叫人送些當地的土儀回京城,小姑娘估計迎春這會兒應該也得了賈蘭那裡的消息。
賈蘭為李紈掙來了誥命,李紈當時就哭得泣不成音。
其實在賈蘭派官外放時,李紈心裡的那股氣就順了。到了地方上,沒了兩層婆婆要侍候,也沒了寡居之人要守的孀居規矩,眾人和賈蘭感歎她這一生蹉跎了最好的時光,衣裳首飾都給她置辦最鮮亮的。
她再不是賈家那個需要謹言慎行,一切喜慶場麵都要回避的小寡婦了。她是官老爺家的太夫人,是被人羨慕吹捧的慈母典範。所以哪怕前半生過得不如人意,後半生卻也算是否極泰來的。
按著年紀來說,李紈也不算高壽。可賈蘭孝順,媳婦知禮,兒孫滿堂的後半生,李紈的日子不比賈母差半分。
人已經沒了,按著這個角度想一回,也能安慰一回眾人。
不得不說的是,李紈還沒活過賈敏呢。
賈敏的年紀也不小了,但身子骨卻還是很硬朗。仿佛早年病入膏肓,眼瞧著要病死的人不是她一般。
其實賈敏是不敢死。
黛玉沒有成親,也不曾收養一兒半女,若她有個長兩短,黛玉就一個人了。她又哪裡舍得呢。
所以這些年,賈敏對自己的身體極為重視。各種補湯補品吃著,各種養生方法用著,一日遍的散步,細糧粗糧混著吃。
黛玉也花銀子訂了一套養生會所裡的小院,等旅行團回京後黛玉便叫人收拾了小院帶著賈敏搬過去了。
隻是那裡到底不及她們自家舒適,住了一陣子娘倆個就又搬回來了。
不過賈敏日常閒了也會去那邊找人聊天說笑,打個麻將什麼的。
除了去養生會所,賈敏偶爾也會陪著黛玉去女校。
黛玉工作的時候,她就在女校裡閒逛。聽聽這個課,蹭蹭那個活動,中午與黛玉和惜春一道用午膳。或是人去女校的食堂吃,或是在女校裡的校長休息室裡吃那些養生餐。
日子溫馨寧靜,是她曾經想都不曾想過的。
黛玉和賈敏時常叫了賈蘅家來,賈蘅喜歡木雕,賈敏到也跟著侍弄了一段時間,不過沒堅持住,過了一段日子也就丟開手不理了。
說起這個木雕,湘雲到是學得還算可以。
當然了,她是借著自己的水係異能才學得似模似樣的。
大家夥會學木雕,幾乎都是因為陪賈蘅。但不得不說的,除了賈蘅外,其他人最後都沒堅持下來。
李紈沒了的消息送到京城那天,賈敏和黛玉正在吃晚飯。
聽了消息都有些恍惚,兩人立馬掰著手指算了一回李紈的年紀。
才五十多歲,不到六十呢。
賈敏想到她家林太子都四十多歲了,立馬又請了家常看診的郎中上門,又調整了一回食療的食譜,準備好好的給她閨女調養身體。
黛玉也極重視自己的健康。
賈敏是想要多陪陪黛玉,不叫黛玉一個人孤零零的。黛玉則是不想白發人送黑發人,怕自己沒活過老娘,叫她老娘晚景淒涼。
隻要想到如果她出了什麼事,留她七老八十的母親獨自在這世間,黛玉就鼻頭發酸,擔心的不行。
娘倆個這種為了彼此保重自己的養生態度,也叫她們的身體成了同齡人中最健康的。
至少比黛玉小了幾歲的惜春,就沒黛玉身子好。
惜春...那和尚的事將惜春傷得很重,所以惜春這些年來一直是一個人。
有那麼幾年惜春都不曾再動過畫筆,後來雖然也會畫上兩筆,卻已經看出來她於畫道不再熱衷了。除此之外,惜春開始看一些佛家和道家的書。
道教講承負,以現世為樂土,講入世;而佛教講因果,以現世為苦海,講出世。雖然在湘雲這種俗人看來,什麼佛呀,道呀的,都差不多。不過相較於佛學佛教,惜春竟然更喜歡道教。
沒有茹素,也沒有素衣淨妝,惜春依舊過著錦衣玉食,呼奴喚婢的生活,但整個人的氣質卻變得更加的脫俗和超然。
小姑娘就曾說過,她四姨已經修煉得泰山崩於前都麵不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