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張成來訪(2 / 2)

女仵作 請君莫笑 5294 字 11個月前

不等吳蔚回答,張成自顧自地喃喃道:“姑娘說你們家鄉有位智者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張成說完慨歎道:“我數次應試不中,於科考一途碰得灰頭土臉,早已冷了心。認識了兩位姑娘以後,略聽聞二位的身世經曆,見二位雖身在寒窯,無家可依尚且勉勵謀生,我張某人衣食無憂,不過是惹了幾句笑話,空跑了幾次遠途,又有什麼?其實我早有將家中藏書與姑娘分享之意,隻是不想給姑娘惹來非議,如今我這一走,少說也要一年,若姑娘還不放心可以叫上水生與你同去。”

吳蔚聽完也很欣慰,朝張成微微一笑,說道:“既然如此,我便卻之不恭了,希望張成兄長能金榜題名,衣錦還鄉。”

吳蔚收下張成提供的“借書卡”,二人又簡單說了幾句,張成笑道:待他從京城回來還有盤纏,一定給繡娘和吳蔚從京城帶些東西回來。

吳蔚送走張成,回到屋裡,繡娘正坐在床上做針線活,吳蔚把張成給的那方信物放到炕桌上,把二人後來說的話又和繡娘說了一遍,繡娘的心這才熨平,秀眉舒展,悠悠道:“要是他這次能考中,也是一件好事,怪可憐的。”

吳蔚點了點頭,見繡娘對那信物沒有興趣,便收了起來,不再談論張成的事。

繡娘雖然有些不滿張成的不請自來,但她到底不是小心眼的人,況且張成能念著蔚蔚的好,證明他人品不壞,至於去張家借書來看……繡娘覺得隻要蔚蔚開心就好。

這幾年經曆了這麼多,繡娘明白清者自清的道理,旁人的話聽聽就得了。

後,繡娘和吳蔚帶著種子來到了後山的菜園子,二人按照種類劃分把菜地分成六塊,種了不同的菜籽,吳蔚又到不遠處的山泉提了一桶水過來,澆到了地裡。

因沒有外人,吳蔚和繡娘是赤著腳下田的,此刻足麵上附上了一層泥漿,襯得沒有沾到泥土的腳踝和小腿愈發白皙。

特彆是繡娘,她的身材比吳蔚瘦弱些,能看到腳踝處青細的血管微微凸起延伸隱沒於小腿中,察覺到吳蔚的目光繡娘略往後退了退,臉頰透粉,卻發現自己褲腿挽起,退也是無用的。

好在吳蔚並未多瞧起身又去提了一桶水回來,二人站到一起,腳尖對著腳尖,吳蔚舀水衝下來,山泉帶著絲絲涼意,繡娘被激了一下,下意識地抓住了吳蔚的胳膊。

吳蔚“嘿嘿”

一笑,似捉弄般手腕一抖,又一股山泉澆到繡娘的足麵,繡娘低呼一聲,吳蔚笑得更大聲了。

繡娘嗔了吳蔚一眼,貝齒劃過下唇,趁機抬手在水瓢裡舀了一捧水,撣到了吳蔚的臉上。

“呀!”

吳蔚驚呼著閃躲,繡娘又掬了幾捧水,朝吳蔚潑灑過去,躲閃間門吳蔚和水桶拉開了距離,繡娘便徹底“霸占”了地利,對吳蔚發動了一連串的“攻擊”直到吳蔚雙手舉起,手中還捏著那個早就沒水了的水瓢,求饒道:“我錯了!我投降,柳大人饒命啊!”

繡娘才綿綿的睨了吳蔚一眼,停止了“攻擊”。

二人瞬間門“握手言和”依舊將腳丫貼在一起,衝洗乾淨了,坐到一旁的石頭上,待雙腳徹底晾乾才穿上鞋子,拉手回家。

至於木桶和水瓢,就還放在菜園子邊上,這便是獨占山頭的好處了。

走到那日選好紮吊床的地方,吳蔚停下腳步:“我打算在這裡紮個吊床,夏天你若是覺得熱,便帶上茶水到這林子裡來納涼,睡個午覺也不錯。”

“吊床是什麼?”

吳蔚解釋了一番,繡娘目露向往,說道:“紮兩個,我們一起。”

“好。”

……

翌日,繡娘和吳蔚吃完了早飯,鎖了院門攜手下山,繡娘有些不放心家中的“細軟”想一起帶著,被吳蔚製止,高寧雪送來的金子隨身帶著才不安全呢,昨兒夜裡吳蔚已經把它們妥善安置到地窖裡的暗格了,地窖裡沒有燈,暗格又機巧,不知道內情的人根本找不到的。

吳蔚和繡娘來到約定地點,張水生已經等在那裡,見二人來了,張水生主動帶路,一邊走著,一邊和二人說道:“按照妹子之前說的,我初選了三家,一家是村裡的老戶,因家中人多地少,早有意接些活計補貼家用。一家是早年間門遷到村裡來的,也是八口人,日子緊巴巴。還有一家……有些特殊,是一位寡婦帶著三個女兒,雖然和吳妹子提的要求有些出入,不過這家主婦和你二姐有些交情,聽說了兩位妹子仁義,願意和佃農對半分糧,便找到了你二姐,哭訴了一通,你二姐心軟,讓我帶你們去看看再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