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歎息一聲,將李鐵牛這個麻煩說了出來,誰知她們非但沒有退卻,反而愈發堅定起來。
那婦人說道:“兩位姑娘放心,這些年我們娘幾個什麼潑皮無賴沒見過?若是那人真敢動粗,我定然擋在兩位姑娘前頭。”
吳蔚答道:“倒也不必,我雖然有心找一門
佃戶幫襯一二,
卻也沒有利用人家的意思,
有些事兒總要事先說明白的,咱們都坦蕩些。”
婦人連連稱是。
吳蔚看了繡娘一眼,繡娘會意,說道:“你們準備一下,這幾日就可以過來了。”
小院內,孩子的歡呼和婦人的道謝聲,疊在一起。
……
幾日轉瞬而過,那家母女四人來上工了。
婦人母家姓李,夫家姓張,吳蔚和繡娘都叫她李大姐,農具都是現成的,吳蔚還答應了儘快買一隻耕牛回來。
午間繡娘和吳蔚管一頓飯,飯菜或許沒有多好,管飽是一定的,收成去掉賦稅餘下的平分就好。
中間吳蔚請張水生要了一窩剛出月的小狗來,一共四隻,分彆取名叫:德芙,費列羅,生巧和大板。
吳蔚和繡娘一齊動手,給四隻小狗搭了窩,做了食槽和水槽,四隻小家夥很能吃,每天都是肚皮鼓鼓。
李大姐很懂規矩,每日下工都來點卯,中午掐著繡娘做飯的時辰先打發大女兒過來幫忙。
為何早上不來點卯?
第一天也是來了的,天未亮就到了,繡娘和吳蔚壓根沒醒,李大姐一家便沒再來打擾。
又經過幾日的磨合,寂靜的山頭熱鬨起來,隻是家裡四隻小母雞下的雞蛋竟不夠吃了。
吳蔚乾脆到市集去買了六隻褪了黃絨毛的半大小母雞回來,這下四隻小狗可活泛了,每日追著雞撒歡兒,或被雞啄,或反過來撕掉幾根雞毛。
可忙壞了繡娘,一遍遍把四隻小狗從雞窩裡抱出來……
吳蔚見了又和李大姐商量,給她家的三丫頭安排了個新活計,到後山放雞,每天一文錢。
小三年紀小,上田也乾不了什麼活兒,吳蔚此舉變相給李大姐減輕了負擔,她怎肯要工錢?吳蔚笑著並不爭執,心裡卻是篤定了要給的。
李大姐一家非常勤懇,繡娘和吳蔚的田已經錯過了最佳耕種時令,李大姐憑著一雙勤勞的雙手,把幾畝山田硬生生給搶種了出來。
待山田全部種好,李大姐請吳蔚和繡娘去驗收了一次,驚得二人呆在原地,李大姐在一旁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繡娘給二姐家孩子小衣裳做的差不多了,親自送了過去,並將回春堂的診斷帶了回來,老先生說:隻需吃幾幅湯藥,控製好飲食,生產會順利的。
繡娘的心情大好,把好消息分享給了吳蔚,當天下午,繡娘找出一匹結實的布料,給李大姐一家做起衣裳來。
繡娘經手做出的衣裳不知有多少,隻需掃一眼便知道大概是什麼尺寸,唯獨給吳蔚做衣裳時,力求一個熨貼和舒適,繡娘才會量了又量。
……
這日,李大姐一家剛下工離去,小院裡迎來了兩位熟人。
一身勁裝的張威,張猛兩兄弟叩響了院門,繡娘看到二人猶自心頭一緊,他們來了,蔚蔚大概又要去出工當仵作了。
張威對吳蔚說道:“吳姑娘,明日辰時,東方大人請你到縣衙一趟。”
吳蔚問道:“大人有沒有說是何事?”
“吳姑娘去了便知道了,大人隻吩咐讓姑娘穿的體麵些。”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