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不孝不悌(2 / 2)

女仵作 請君莫笑 6139 字 11個月前

繡娘則找來了米莊的夥計,推著車子把幾袋糧食拉走了。

剛經曆了秋收,市集上人聲鼎沸,辛苦了大半年的農戶們紛紛帶著自己的收成前來,有粗糧兌換細糧的,也有用糧食換些銀子買生活必需品的。

各大米莊都在門口掛了一個板子,上麵寫了各種糧食的收價和售價,公開透明,童叟無欺。

吳蔚和繡娘家的糧食被倒在米莊的桶裡,換了一百斤的大米,吳蔚又買了一袋白麵,李大姐也用一袋子粗糧換了差不多十斤的白米。

“李大姐,就先把米存放在糧莊吧,咱們到市集裡去逛逛。”

“哎,好,你們還要買什麼,我來拿!”

繡娘來到李大姐麵前,將一個荷包交給李大姐,說道:“李大姐,這是二丫給我們看院子,喂狗,喂雞,收拾菜地的工錢,咱們事先談好的,一共是一百三十文,中間我有段日子時常不在家,家裡都靠二丫料理,這孩

子幫了不少忙,就按照二百文了。”

李大姐哪裡肯要?

連連拒絕道:“這哪成呢?你們供我們全家一頓飯,精米白麵供著,還頓頓有肉,再也找不到這樣好的東家了,不過是看個院子,不能收錢!”

李大姐說著,就把荷包往繡娘的懷裡塞,繡娘撕扯不過,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吳蔚,吳蔚接過荷包,鄭重說道:“大姐,我知道您是個靠本事吃飯的要強女子,可咱們之間除了主顧的關係,還有一份姐妹情誼不是麼?你看看家裡的三個孩子,大丫穿舊的衣裳給二丫,二丫穿小的衣裳給三丫,你們都是乾辛苦活的人,那衣裳補丁套著補丁,到二丫身上就不太行了,三丫都快衣不蔽體了。到底是三個姑娘家,孩子也一天天大了,哪能這樣?我和繡娘看著心裡也不是滋味,這個錢你就是不要,我和繡娘也打算給你們買些布匹,回家去做幾身新衣裳給孩子們換上,過個體麵年,你還是拿著吧,這是二丫靠自己的勞力賺的!”

聽完吳蔚的話,李大姐這個剛強的女子眼中湧現出淚花來,用雙手捧著,接過了荷包。

“是我這個當娘的不好,她們跟著我受苦了。”

繡娘勸道:“大姐彆這麼說,再也見不到您這樣好的母親了,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是呢,繡娘說得對,謝謝了,謝謝你們。”

……

最後,吳蔚一行人買了八匹布,十斤棉花,兩袋子鹽巴,還有一些吳蔚需要的草藥和材料,滿載而歸。

李大姐買了一匹土黃色的粗布,繡娘又送了她兩匹青色布料和五斤棉花,或給孩子們做冬衣,或做兩床厚實的被褥,好度過冬天。

一晃又過去了一個月,吳蔚的戶籍落定,遷令也送來了,同來的還有另外一封給張水生家的信,裡麵寫的是張水生和柳二娘子之子的名字:君卓。

“謙謙君子,卓而不群”之意。

不過這個名字太雅致,張家二老擔心孩子嬌慣不好長大,就起了個小名,叫“柱子”,有撐起門楣之意,且柱子結實,好養活,孩子沒開蒙前就先叫小名。

吳蔚在縣城訂了些材料,準備過幾日請人搭個馬棚和牛棚,還在山上選了一處好地方打算開鑿個山洞出來,柳老夫人卻病了。

消息一出,坐滿了雙月子的柳二娘子來到了繡娘和吳蔚的家,照顧柳老夫人。

柳老夫人已在繡娘住了三個月了,養胖了不少,臉上的皺紋都淺了。

此時卻隻躺在炕上默默流淚,任兩個女兒如何詢問,老人家也隻是歎氣,什麼都不肯說。

柳二娘子和繡娘對此一籌莫展,吳蔚的心裡倒是明白,隻是有些話,她作為外人不好點破,便請張水生出麵將回春堂的老郎中請來給柳老夫人瞧病。

老郎中捋著胡須對眾人說道:“老夫人得的是心病。”

柳二娘子急道:“老先生,這心病該怎麼治啊?您倒是給開個方子……”

繡娘見吳蔚一臉了然,心中也有了答案,拉著柳二娘子進了西屋,關上門窗,坐到炕沿上,輕聲問道:“娘,你是不是想回家了?”

聞言,柳老夫人猛地睜開眼,眼淚又流了出來。

柳二娘子也明白了,問繡娘:“大姐不是說忙完秋收就來嗎?”

繡娘用目光示意柳二娘子收聲,聽到柳二娘子的話,柳老夫人又把眼睛閉起來了。

“他們……!”

“二姐!”

柳二娘子閉了嘴,眼中的驚愕卻怎麼都散不去!

繼承了柳家全部家產的柳翠翠兩口子,竟然不打算要這個娘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