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準備工作(2 / 2)

女仵作 請君莫笑 5437 字 11個月前

到了第三日一早,張水生帶著兩個精壯的青年來到了小院,這兩人吳蔚和繡娘都認識,幾人在院裡說了一會兒話,便領了手套,在吳蔚的帶領下往後山去了。

吳蔚本不想讓繡娘參與,繡娘那個痛經的毛病最怕受寒,治了一個夏天才算是徹底好了,可繡娘堅持,吳蔚拗不過,隻好又拿了兩個厚氈墊塞到了繡娘的鞋裡,才扯著她的手出發了。

一路上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他們都很好奇吳蔚花銀子鑿這個山洞的目的,吳蔚照實說了是藏冰用的,兩人的反應和張水生一樣,隻當吳蔚是在說玩笑話。

山洞裡,百十來個方形的特製木桶擺得整整齊齊,桶底是一塊整板,桶壁則是數塊長板,用榫卯結構拚接的嚴絲合縫,隻要把卡扣一個個拆了,再把箍在外麵的幾道竹篾拿下來就能把桶壁卸下來,不得不說這個時代木匠的手藝了得,吳蔚隻稍稍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他們便做了出來,隻可惜這門手藝到了後世,沒有保留下來多少。

吳蔚演示了一遍拆桶的過程,指著最裡麵的一間山洞,說道:“打底兒的台子我已經請人弄好了,把冰塊壘在上麵就好,一層冰,一層草席,裹嚴實些。”

幾人表示明白了,紛紛動手開始拆木桶,

吳蔚和繡娘負責將拆下來的木桶重新拚接回去,

靠著牆邊倒扣著擺好。

這些木桶的料子加上工匠的工費,

吳蔚花了十兩銀子,和開鑿山洞一個價,不過吳蔚覺得值,桶的容積和浮力吳蔚是算過的,能坐下一個成年人,做成這種可拆分的結構,也方便零件的替換,可替換的零件吳蔚還有一大筐。

很快,冰塊就全部卸了出來,幾人開始往指定的位置搬運。吳蔚和繡娘蹲在地上繼續拚裝木桶,吳蔚對繡娘說:“繡娘,左邊那個山洞裡我留了一大筐的備用零件,要是有損壞的直接找了新的替換就是了,現在咱們銀子不多,等把冰塊賣了,我再請匠人做一批這樣的木桶。”

“做那麼多木桶做什麼呢?”繡娘不解。

“你看啊,在這個木桶下麵加裝輪子,前麵綁上繩子就是一輛小車,等開春了我去收些便宜的陳糧回來,就可以放在這個桶裡,每個木桶外麵貼上標簽就知道裡麵是什麼了。”吳蔚看著繡娘,目光難明,低聲道:“萬一有一日,發大水了,一個木桶能浮起一個成年人。”

繡娘覺得吳蔚這話很不吉利,便蹙眉勸道:“彆亂說,這話要是被旁人聽到了……”

吳蔚輕笑,自顧自地說道:“是啊,我也覺得這話挺不吉利的,所以也就能和你說說。”

繡娘剛想說些什麼,餘光瞥見有人來了,便改口道:“他們出來了。”

“蔚蔚,都壘好了,你去看看?”張水生說道。

“好。”

吳蔚到冰室中一瞧,滿意地點了點頭,拿出用紅繩串好的三吊錢,分彆給了張水生和另外兩人。

張水生也沒推辭,又說了幾句便帶著人回去了,山洞裡就剩下吳蔚和繡娘,二人繼續拚裝木桶。

過了不知多久,繡娘突然問道:“蔚蔚,你是不是……”下麵的話,繡娘組織了半晌也沒說出來,是什麼呢?是未卜先知,還是什麼?

這要是發生在小槐村,妖言惑眾,是要被燒死的。

繡娘不敢說出口。

吳蔚沉默了,機械地組裝著木桶,良久方開口道:“你知道小槐村村口的定風石,是一顆湖底石嗎?”

繡娘點頭:“小時候聽村裡的老人說過,可那都是百年前的事兒了,說是從前小槐村那邊是一片大澤,後來不知哪一年天崩地裂,湖水沒過多久就流乾了,但是周圍的土地卻異常肥沃,種什麼都好。陸續搬遷過來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在此地安居落戶。所以小槐村的姓氏也是整個清廬縣最多的,彆的村子都是幾個大姓。”

“我我教過你一個成語叫‘滄海桑田’你還記得是什麼意思嗎?”

“嗯,就是說大海變成了田地,田地變成了大海,指得是事物的變化很大。”繡娘說完,臉唰的一下就變白了。

“繡娘,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也不是妖怪。我隻知道小槐村地勢低窪是事實,張家村的地勢也不高,你就當我杞人憂天吧,但願什麼都不會發生。”吳蔚想到了那個湖中的牌坊,苦笑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