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自己出去走走,米莊倒不至於經營不下去,隻是這份操勞,需要彆人替自己承擔罷了。
……
晚飯時,桌上比平時多了兩道肉菜,張老夫人親自給吳蔚倒了一杯酒,事情她已經聽說了,老兩口都已經訓斥過張水生了,斥責他把手伸得太長,不該乾涉吳蔚的生意,張水生也給吳蔚道了歉。
吳蔚卻端著酒杯站了起來,言辭懇切地給所有人解釋了自己為什麼會漲價的原因,以及不漲價所麵臨的後果。
並用最平實易懂的語言,解釋了什麼是壟斷,什麼是做空,這次吳蔚沒有了之前的諸多顧忌。
果然在聽完吳蔚說的話以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張叔,張嬸,柳嬸兒,二姐,二姐夫,不瞞你們說,我當初經營這個米莊的初衷,就是希望咱們一家人能守著糧倉過活,哪怕真的大旱了,遭災了,咱們不至於餓死人,與此同時呢,多少能幫一幫張家村裡的鄉裡鄉親們,還有李大姐一家子。糧倉裡我從來都不會等著徹底沒米了才讓他們去進貨,我一直都留著一倉庫的餘糧,這一倉庫的餘糧,是我留給張家村的鄉親們應急的!糧食,是民生,是百姓們的生存之計,我知道不應該漲價,可是我真的沒有辦法。在你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已經做了很多事情試圖彌補。我不怕彆人,外人誤解我,罵我,戳我脊梁骨,但是家裡人一定要明白我在做什麼。”
一席話說得張水生羞愧難當,當即表示吳蔚每日
賤賣的那五石米所造成的虧空,榨油坊承擔一半,但卻被吳蔚和柳翠微齊齊拒絕了。
柳翠微勸道:“二姐夫,彆說是你了,就是我一開始聽說糧食要漲價,我都接受不了。張家是良善之家,我們都是知道的,你去找我們也是出於關心,所以這個錢不能讓你出,榨油坊不容易,賺的都是血汗錢。這筆銀子走店鋪的公賬,我和蔚蔚損失不到什麼,你放心。”
吳蔚也說道:“三娘說的對,你的心意我領了,銀子我們不能要。”
之後,張家父子又在酒桌上問候了劉老板一通,又對旱情表示了深切的擔憂,張老爹有些思念張家村的鄉親們了,想回去看看。
吳蔚正好也想出去走走,於是幾人一拍即合,定了三日後休業幾日,兩家人一起回張家村,走走親戚。
柳老夫人雖然在張家村沒什麼親戚,但她後來和李大姐一家相處的不錯,正好回去看看李大姐她們。
……
吳蔚回去以後就把兩家鋪子的歇業告示寫好,一人一份貼了出來。
第二日,吳蔚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鋪子裡的夥計們,並給了他們一人一兩銀子,讓他們用這幾日好好放鬆一下,吃好喝好了。
在一片歡呼聲中,米莊和榨油坊的生意愈發紅火了。
有些人家看到了告示,想著家裡存糧不多,乾脆提早囤一些,另外一些人是乾脆起個大早,到吳柳記來蹲守每日的特價米,第一天買米的人還不多,觀望的居多。
直到吳蔚真的信守承諾,讓人搬出了五石米,就在鋪麵前麵的路邊賣,賣完即止,所有人都信了。
從那天之後,吳柳記的門口總是能排起長隊來,成了這條街上的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意外之喜也是有的,那些買到了特價米的人家,無不誇讚吳柳記的兩位女東家人美心善,在這個城內百姓普遍對米莊漲價有怨言的時刻,吳柳記的口碑逆襲。
街坊鄰居聚在一起痛罵時,即便是再怎麼義憤填膺,在開罵之前都會說一句:“我說的可不包括吳柳記啊……”後麵接上罵人的話來。
吳蔚每日賣特價米的消息很快在米莊之間也傳開了,幾日後剩下的八家米莊中的三家,齊齊推出了特價米,也是每日五石,售完即止。
不過這些吳蔚和柳翠微卻不是第一時間知道的,他們兩家已經關了鋪子,駕著兩輛馬車,帶著禮品,風風光光地回清廬縣探親訪友去了。
……
張水生駕著一輛馬車拉著張家人行在前麵,張全駕著另一輛馬車載著吳蔚一家三口,行在後麵。
人逢喜事精神爽,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