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翻修計劃(2 / 2)

女仵作 請君莫笑 5657 字 11個月前

毛驢誇張地說道:“這……這不會就是王府吧?”

張水生抬腿就給了毛驢一腳,說道:“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胡亂說。”

吳蔚笑道:“宜王府可比這裡氣派多了,少說也得比這間宅子大了十倍不止,這間宅子是從前平燕王老千歲幕僚的宅子,後來宅主隨著老千歲一起搬走了,我們這才撿了個漏。”

“吳姑娘去過王府啊?”

吳蔚笑而不語,張水生接過話頭,說道:“日前宜王千歲給泰州城裡經營有道的東家賜了年禮,蔚蔚也得了賞賜,到宜王府去謝了恩。”

眾人來了興致,紛紛詢問張水生有沒有得到宜王的賞賜。

吳蔚解釋道:“我之所以能得到宜王殿下的賞賜,隻是因為去年大旱,米莊的生意變得尤其重要,如若不然,我也是沒有資格的。”

眾人聽出來了,張水生這是沒有得到宜王的褒獎,無不露出賤兮兮的笑容,揶揄起張水生來。

張水生恨得牙癢癢,卻也無可奈何。

吳蔚見了不由得勾起嘴角,很羨慕這樣從年少時就積累起來的情義。

自己從小生活在藍星,雖然享受了這個時代無法想象的便利,可是也注定無法擁有如張水生和這六人的情義。

在藍星,三五年沒見過鄰居長相的,甚至連隔壁住沒住人都不知道的,並非個例。

……

眾人進了宅子,

吳蔚和張水生帶著他們從外到裡走了一遍,

並將最初的設想說了一下。

哪裡需要修繕,哪幾間需要打通,哪個房間需要改製,還要新增些什麼,眾人一一記下,並不時商討著方案。

逛完一圈,張水生問道:“怎麼樣,播種之前咱們能不能乾完?”

幾人商量了一下,表示有信心。

吳蔚說道:“那咱們今天就到這兒吧?圖紙和用料明日匠人所的師父才能送到米莊。”

狗子問道:“什麼用料,什麼圖紙?”

就是修繕這個房子,需要多少瓦片,幾根頂梁柱,幾個房梁,門板和窗戶哪些還能修,哪些需要換了,以及需要改製的那幾個房間的圖紙,我兩天前請了匠人所的師父來。

狗子問道:“要銀子不?”

吳蔚掃了眾人一眼,答道:“不要銀子,那老師傅我認識。”

除了張水生之外的幾個人這才鬆了一口氣,狗子輕鬆地說道:“吳姑娘,雖然咱從來沒住過這樣的宅院,可是用料上的事兒,卻是難不倒我的。當初你的半山小院的用料就是我算的,是不是正正好好,一點兒不多,一點兒不少?”

張水生笑著解釋道:“狗子他爹是遠近聞名的魯班匠……”張水生說了一半,沒再說下去。

吳蔚留意到張水生說的是“魯班匠”而非泥瓦匠或者木匠,若是這裡對魯班匠的定義和藍星古書上所記載的一致的話,那狗子的父親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見幾人麵有異色,吳蔚並沒有出言詢問,狗子卻毫不在意,自顧自地說道:“可惜我爹走得早,我八歲那年就去了。雖然我沒有繼承到我爹的這門手藝,不過自打我會說話起,我爹就經常帶著我出工,一座宅子修繕所需的用料,不是我自誇,隻需要拿眼睛一掃,我就能知道個大概。可惜了……就學了點皮毛的東西,彆的精妙手藝我是一點兒都不會。”

狗子說完後,另外幾人的表情也恢複如常,隻見狗子走進已經坍塌的正廳,抬手敲了敲廳內的承重柱,又抬頭望了望頭頂的窟窿,從地上撿起一塊瓦片在手裡掂了掂,用巴掌粗略量了瓦片的表麵積,轉身出來對眾人說道:“這屋頂,省著點鋪需要一百二十片瓦,稱重的柱子都是好的,隻是屋頂有一根頂屋頂的立柱朽了,才塌了那麼一塊,穩妥起見可以把連著的那根橫梁一塊換了,再加上一根新立柱,外麵的木架子要上去看看才知道,再加一百二十片瓦就足夠。”

狗子說完,另一位小名叫栓子的男子從懷中掏出草紙和一塊木炭,把狗子說的數量寫了上去。

吳蔚也來了興致,請狗子繼續,狗子便挨個看了每一間屋子,聽完吳蔚的詳細需求,片刻便報出了用料,栓子一一將狗子說的記錄在草紙上。

所有的屋子都估算完了,狗子說道:“院牆我看著也有些舊了,不如刷一刷,到時候再看看院牆上的瓦片有沒有舊的,破的,順帶著就換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