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嬸,二姐,二姐夫!”
吳蔚先是彎身將柱子抱起,說道:“柱子長高了,也重了。”隨後將柱子放回到地上,拉著柱子的手迎了上來,張家二人行了一禮。
張水生扶住了吳蔚的手臂,上下端詳了一番,感慨道:“妹子清瘦了不少。”
張老夫人和柳二娘子齊齊點了點頭,柳二娘子關切道:“不是說身子已經養好了嗎?雖然比上次見著氣色好了許多,看著反倒是清減了。”
張老夫人說道:“是
不是家裡廚子的手藝不成?水生,明兒L你抓幾l隻家裡的老母雞送來,給蔚蔚煲湯喝,補補身子。”
張水生笑道:“娘,如今蔚蔚家可不缺吃的。”
張老夫人不認同道:“那哪兒L一樣呢?我這一路走過來也沒見著院子裡養了雞,雞湯還是要現殺現煮的才最補,這女子的身子不比男子,氣血兩虧的病最是難以將養,需得長期將養,還不能操勞過度,方才能養得過來。”
聽到張老夫人如此說,柳翠微立刻緊張地問道:“張嬸兒L,這是為何?”
似是沒有料到柳翠微會如此問,張老夫人無奈一笑,看向了柳二娘子,柳二娘子解釋道:“女子每個月……二娘如今也二十多了,如何還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柳翠微雖然被說的有些不好意思,卻還是受用地點了點頭,暗自決定在吳蔚的食譜上再下些功夫。
柱子則是懵懂地扯了扯吳蔚的手,問道:“蔚蔚姨,女子每個月怎麼了?”
短暫的沉默過後,眾人爆發出了一陣哄笑,吳蔚倒是不介意給柱子科普一下生理知識,轉念一想就隻是笑笑。
柳老夫人笑道:“等你以後長大,娶了媳婦,你就懂了!”
聞言,眾人又是笑了一番,一齊朝正廳走去。
……
吳蔚牽著柱子的手,心中流淌過陣陣暖流,雖然她和張家人許久不曾見麵,但是從張家人適才的言語中便知道,他們對自己的近況很了解,對自己的關心絲毫不減。
這種不是血親卻如同家人般的羈絆,總是能讓人充滿了力量。
身後,柳二娘子正在給柳翠微說一個她特意打聽來的,能快速滋養氣血的方子,柳翠微則低聲說道:“蔚蔚這陣子在忙些事情,二餐吃的倒是沒比平時少,就是睡得晚,有時要過了二更才從書房出來。”
“呀,那怎麼行呢?何事至於如此操勞?睡的這樣晚,最是熬心血的。”
吳蔚轉頭看了一眼,正對上柳翠微投來的略帶幽怨的目光,吳蔚咧嘴一笑,連忙轉過頭來。
“二姐也幫我勸勸吧,她現在是不聽我的了。”
……
進了正廳,依次落座,吳蔚本打算親自提著茶壺給諸人斟茶,卻被柱子攔住:“蔚蔚請安坐,讓我來!”
柳二娘子笑道:“就是!如今家裡有了小輩,怎麼也用不到你這個做姨娘的,有什麼跑腿兒L,打雜的活兒L,你隻管吩咐便是!”
……
丫鬟適時端來了茶點,乾果,眾人很快便聊開了。
而柱子很懂事地充當了添茶水的工作,誰麵前的杯子見空,柱子立馬就提著茶壺過去,吳蔚見狀愈發欣慰,正所謂二歲看八十,張家得此賢子,即便日後不能登科,家業也定然不會敗了。
……
柳二娘子徹底打開了話匣子,隨著張家在泰州站穩了腳跟,柳二娘子也發揮了從前的特長,很快便結交一群嘮家常的閨友。
柳二娘子目光炯炯,腰板兒L挺直,說道:“家裡的鍋若是有快要壞的,可得抓緊去修啊,我聽鐵匠鋪家二嬸子說,朝廷好像要征召全國的鐵匠到京城去,若是遲了……可找不到補鍋的鐵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