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希銀不在。
年輕的王子甚是忐忑。
他記得父親臨行前的囑托,讓他一定要通過遼東太守向渤海公朝拜,隻有這樣,扶餘國才能重新得到中原王朝的保護,在白山黑水中生存下來。
依玄當然是謹記的。
從他出生開始,就沒有見到父親那麼虔誠的模樣。
他們扶餘國在遼東的東邊,聽去渤海郡的人說,那邊的異人稱扶餘國的位置叫“吉林”,是非常富饒的土地,但依玄一點不那麼覺得,不像中原這邊,二月就開始融冰,扶餘國的冬季非常漫長,冬天極為寒冷,每到冬季,就會有大量的老幼凍餓而死,種的大麥和粟米產量都很低,他們更多是以漁獵為生。
但是國內的特產很多,山林野貨,野獸皮毛都能養育很多的人。
可是,慕容鮮卑太可怕了,如果說高句麗和更東邊穴居的挹婁人他們還能勉強抵抗的話,慕容鮮卑簡直就是他們的克星,三十年前,慕容鮮卑就攻滅了他們扶餘國,爺爺依慮王自殺了,父親逃亡到了遼東,向晉朝求援,是當時東夷校尉,打敗了鮮卑人,同時且他們複國。
但就算這樣,慕容鮮卑也不罷休,他們把數萬人抓為奴隸,賣到了晉朝,好在當時的晉帝仁義,將他們扶餘的奴隸送了回來……
“太守是有什麼要事麼?”想到這,依玄去拜訪了李成,後者既是護東夷校尉的兒子,也是他們扶餘國如今最大的雇主,是他幫著將國內的很多平民送去了渤海郡,從而換來了重要的糧食和鐵器,靠著這些,他們的國家才高句麗、慕容鮮卑、還有挹婁人的侵擾下生存下來。
“沒什麼要事,隻是去看稻田了。”李成回答道。
“稻田?”依玄有些茫然。
李成看著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想到這些年靠他收的中介費,笑道:“嗯,正好有空,便帶你開開眼界。”
依玄有些惶恐地道謝。
李成淡然地揮手:“隨我來吧。”
依玄跟了上去。
李成上馬出城,帶著依玄來到襄平城外西邊的一處河灘上,依玄目光有些震驚,這裡有好多田。
浩浩蕩蕩,一望地際的田。
田裡種的是豆子,蔓延很遠很遠,他有些驚歎,但又有些失落……豆子他們扶餘也有的種,但是這東西吃了脹肚子,很難受,在他們那,隻有健壯的,能打獵采集的人,才能吃上好的飯食,老人孩子,大多都吃的豆子或者割口的大麥。
順著田路走了一截,一片有數十畝的田地出現在眼前,這東西讓依玄有些茫然,他從未見過這種植物,細小的花穗開在又高又整齊的草叢裡,田裡有水,蔓延的整整齊,不由回頭看向了李成。
李成卻不看他,而是走向了視線儘頭的一座的涼亭,那裡正有幾名晉人正在聚集在亭下的桌案邊,細細說著什麼。
依玄跟了上去,有些疑惑地問:“李叢事,那些種的是什麼?”
“那是南方的作物,叫水稻。”李成傲然道,“它結的果實不知你聽過沒有,叫白米。”
依玄驚呆了。
“水、水稻??”
他怎麼可能沒聽過水稻,那是晉朝南方的作物,但在粟米之外,還有白米,在北北是頂頂珍貴的貨物,在扶餘,是珍貴的供品,隻有王族才能吃到,依玄吃過,但也不敢多吃,因為那是他們父親才能隨意享用的東西。
但是,水稻,水稻怎麼可能長在這裡,長在這麼遙遠,這麼寒冷的地方??
而涼亭中,希銀正聽著手下的彙報。
“東北地區的稻米種植曆史非常段,大約是在十九世紀才開始,先前一般都種的大豆和高粱,”希銀的小弟林鐘期正認真彙報著自己的選種和種植記錄,“但是積累的經驗非常多,最開始東北地區種的是朝鮮半島帶來的水稻,但是產量不如人意,所幸的是當時種上了北海道耐寒的‘赤毛’稻,這才在東北開啟了主糧的種植,我查看了所有關於赤毛稻的文獻,尋找到南方的航海隊,尋找南方所有海拔在一千八百米以上的區域,尋找沒有稻田……”
“幸運的是,這種稻田雖然少,卻依然有。因為吳興沈家如今在南方如日中天的勢力,吳興沈家高價購買了所有這些高海拔地區的稻種,由航海隊向我們斷斷續續運來了約三千斤的稻米種子,”說到這裡林鐘期就非常驕傲了,“我們就現代最先進的選育經驗,去年,在用玻璃溫室催芽後,這幾千斤種子存活下米的約有二十分之一,在挑選出最飽滿的種子後,如今你看到的,就是我們新種出的實驗田……”
“非常好。”希銀表揚他,“如今女神要求的主糧,豆子雖然好用作用多,但是怎麼都代替不了主糧的地位,其實我原本想種小麥的……”
“嗯,我當時拒絕了,”林鐘期成就感更高了,“長城以北的地方太冷了,冬小麥是越不過冬天的,如果春天種小麥,口感和產量都遠不如冬小麥,不如一步到位,而且這邊水源豐富,能成為最大的水稻產區不是沒有原因的!”
希銀點頭,正要讓他加緊選育,為明年的推廣做準備,就看到李成帶著一年長像平庸,但非常激動的青年走了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