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凱蒂,你們是2號房(1 / 2)

1913年,瑪麗卡·羅克出生於埃及開羅的一個匈牙利移民家庭,父親是一位建築師。童年時期跟隨父母來到匈牙利布達佩斯,11歲時又舉家搬往巴黎。在那裡,羅克開始學習跳舞,並在法國著名的紅磨坊登台表演。不久她又隨紅磨坊舞團前往美國學習百老彙音樂劇。1929年返回歐洲,第二年就參演了一部英國喜劇電影《水手為什麼遠行》。

恰逢德國納粹勢力正快速擴張。1933年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上台後,號稱“納粹喉舌”的戈培爾雞犬升天,成了宣傳部長。掌管宣傳大權的戈培爾乘職務之便,整日流連於名利場。納粹德國的電影明星都知道,想在大銀幕出人頭地的“潛規則”就是要竭儘所能的“討好”這位跛腳的二號人物。

納粹德國官方控股的烏發電影公司的各個攝影棚裡,女演員似乎都和戈培爾曖昧不清。據說他甚至專門有包括“完美妻子”瑪格達·戈培爾在內的私人秘書,秘密安排與女明星的幽會。能歌善舞的瑪麗卡·羅克很快進入了戈培爾的視線。不過有一說一,他倒也不全是出於私欲而關注她。當時,希特勒要求戈培爾在與美、英的文化戰中“打個勝仗”,而電影是重要的陣地。戈培爾經常私下觀看好萊塢電影。他覺得美國人拍電影確實有一套,金格爾·羅傑斯等豔光四射的美國明星,已經威脅到德國電影業的生存發展,當然也在意識形態上威脅著納粹德國。要打贏這場全麵的“宣傳戰爭”,就必須有德國的“好萊塢”,挖掘出同樣在大銀幕上豔光四射的的德國佳麗。瑪麗卡·羅克有豐富的舞台經驗,魅力四射,善於跳踢踏舞,還能表演雜技,完全符合戈培爾的要求。

宣傳部長欣賞的目光,很快化作了電影公司老板力捧的動力。烏發電影公司選中羅克,致力把她打造成德國的“金格爾·羅傑斯”。1934年,在戈培爾的授意下,烏發電影公司和羅克簽下兩年合約,支付瑪麗卡·羅克每部電影帝國馬克的薪酬。當時,納粹軍隊一個上校的月薪也就1000帝國馬克。事實證明,“不負栽培”的瑪麗卡·羅克在烏發旗下拍攝的《輕騎兵》讓她迅速成名,“烏發寶貝”在德國家喻戶曉。她的匈牙利口音,給角色增添的異域風情也成了她的個人風格。

星光四射的瑪麗卡·羅克,很快受到了元首的青睞。1947年,羅克在回憶錄中追憶了第一次見到元首的場景。那時,元首大人肉麻的稱她為“在銀幕上無所不能的匈牙利小可愛”。1940年的一天,希特勒看完羅克的演出後,送給她一大束鮮花,對她的藝術造詣大加讚賞。羅克給希特勒回了一張熱情洋溢“含蓄而露骨”的明信片:“我的元首,如果我曾在某些時刻分散了您的注意力,讓您暫時忘記了身上背負的責任,我將永遠為此感到驕傲和快樂。向您致敬,瑪麗卡·羅克。”

當時,納粹在其所占領的地區推行種族主義政策,有才華的藝術家紛紛亡命。羅克卻選擇留在納粹的地盤上,用歌舞娛樂著人們。她聲稱自己政治中立,“隻忠誠於藝術和歡笑”,但她所出演的影片都有明顯的政治目的。前方戰局越吃緊,羅克電影中的政治情節越泛濫誇張。與此同時,納粹當局竭力捧紅這些“(藝術)血統純正”的“雅利安藝術家”,想以此證明德國娛樂業不會因(現實的)種族主義政策而受影響。

種種因素讓羅克紅得發紫。但也正因為與納粹關係太近,1945年納粹投降後,新生的聯邦德國(西德)政府禁止瑪麗卡·羅克和她當電影導演的丈夫喬治·雅各比出現在舞台和銀幕上。坊間傳言她是納粹間諜。在瑪麗卡·羅克的家鄉匈牙利,甚至有傳言說她的女兒是與戈培爾所生……

事實卻恰恰相反。瑪麗卡·羅克的真正身份是“無影人”揚·切爾尼亞克一手建立的“皇冠情報網”內的一名蘇聯女間諜。

背負著未完成的“3號行動”。行動計劃就定在今晚。從劇情角度來說,顯然是“首映日劇情殺”的一環。

事實勝於一切。

當大明星奧爾加·契訶夫娃三人組當著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的麵取出事先攜帶的注射器,熟練的相互注射“空孕催乳劑”後,“服務對照組”的說法也就完全站得住腳了。

“夫人,您猜哪組是真正的‘元首服務’?”起身離開前,“納粹嘉寶”劄瑞·朗德爾冷不丁問道。

“……”這是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難以啟齒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