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一頭滿身腐爛的鯊魚?從“競賽門”中躍出。
“會飛的鯊魚?”貓女卡特拉也是一愣:“這些機械獸鞍、高射機槍、火箭發動機我都能理解,可鯊魚會飛是怎麼回事?”
“僵屍鯊。”吳塵將細節放大:“利用生化技術將鯊魚改造成僵屍鯊。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僵屍瘴氣。而屍瘴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而甲烷為16,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能浮空。”
“兩台二戰時的老式火箭發動機是僵屍鯊的推進器。”巫後琳已經想到了:“主人是不是已經知道它們的來曆了。”
“對,來自十一朋克之柴油朋克和生化朋克雜糅的《僵屍飛鯊劇情碎片時空。”吳塵的劇情記憶不會錯。
柴油朋克dieselpunk所涉及的技術源自20世紀。更多的是對一戰和二戰之間這段時期的美學重塑。這種風格大量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通俗雜誌、係列片、黑色電影,裝飾藝術和戰時的招貼畫的審美元素。
在很多對科幻電影的劃分中,“蒸汽朋克”和“柴油朋克”的都會有重合和混淆。直到《利維坦的作者美國科幻作家斯科特·維斯特費爾德scott westereld清晰地解釋了這兩種風格之間的界限:“一戰是‘現代技術’從樂觀走向悲觀的分水嶺。因為工業的出現,‘機器’和‘武器’的結合使戰爭徹底脫離了‘冒險’和‘騎士’精神,也不再是各國比較、試探各自文明程度和傳播先進技術的方式。走進工業化以後的戰爭變得更為恐怖,樂觀的‘蒸汽朋克’和悲觀的‘柴油朋克’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納粹主義和與反納粹抗爭的出現所引導的。”
柴油朋克的世界觀,多是無序、悲觀,混亂、冰冷,肮臟、灰暗,鐵鏽和血腥,痛苦和折磨,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的破壞,戰爭對民眾的創傷,諸如此類。
《僵屍飛鯊sky sharks的原初劇情是說,在靠近北極的冰層深處,一組地質學家發現了一艘二戰時的第三帝國戰艦,上麵是的實驗設施仍然完好無損,似乎曾進行過黑暗的生化實驗。為了征服世界,第三帝國創造了能夠飛行的改良鯊魚,騎手是基因突變的不死超人類士兵。他們肩負著複興第三帝國的使命卻在前往南美的途中撞上冰山而凍結。隨著溫室效應,冰層融化,這艘半個多世紀前的第三帝國生化戰艦因而解凍……
顯然是經久不衰第三帝國的幽靈再次複活,妄圖統治世界的劇情。
“主人說還有柴油朋克,怎麼隻有這些僵屍飛鯊?”
“這些隻是前鋒,大殺器還在後麵。”吳塵已經想到了。
果然,隨著越來越多的僵屍飛鯊衝出“競賽門”,一艘飛行戰艦從時空門衝出。
“俾斯麥級戰列艦。”巫後琳已經從“骷髏王腦”獲得答案。
1936年開工建造的俾斯麥級戰列艦schchtschi bismarck是德國海軍當時最大的軍艦,共建造了2艘,其中2號艦提爾皮茨號schchtschi tirpitz標準排水量42200噸,滿載排水量52900噸,這個噸位在各海軍強國中也是名列前茅,2艘艦先後在1941年和1944年戰沉。
時至今日,2號艦提爾皮茨號甚至連炸毀的艦身上的巨大破損仍在。但是卻能飛!
“嗯。”吳塵輕輕點頭:“這是提爾皮茨二號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