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先不急攝入。安排好她們。彼此保持必要的距離,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等主人帶入0326專屬分支劇情主線也不遲。”
“必須主人親手完成‘the-one’卡,對嗎?”女發明家海蒂·拉瑪也是隨口一問。
“對。”戰地女郎丹妮爾輕輕點頭:“用‘時空圖釘’把所有的人物卡釘在一起。”
“啊……”女發明家海蒂·拉瑪對這個隻能由吳塵賦予的十分抽象的“時空圖釘”,很有些浮想聯翩啊:“就好像用圖釘把一遝選角定妝照串在一起嗎?”
“也可以這麼理解。”戰地女郎丹妮爾笑容更盛。
《大戰役》“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下,隨著第三帝國快速進入意大利,並建立起穩固的冬季防線。如同給被卷入政治風暴岌岌可危的意大利墨索裡尼政權打了一劑強心針。狂轟濫炸下的西西裡雖然整個島嶼遍地戰場,滿目瘡痍。可是盟軍仍然談不上占領。甚至連所謂的壓倒性的戰爭優勢都不具備。當奇襲登陸戰變成陣地塹壕戰。盟軍北非戰場你全勝的銳氣已經消耗殆儘。事實上,一戰就已經證明,塹壕戰是號稱“血肉碾盤”的戰場絞肉機。也是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廣泛運用的戰術形式。它通過挖掘並修築防禦性的土坑和戰壕,為士兵提供遮蔽和防禦掩體,以進行戰鬥和防守。
因此塹壕戰也叫壕溝戰。是敵對武裝部隊從挖入地下的相對永久的戰壕係統進行攻擊、反擊和防禦的戰爭。戰壕通常彼此靠近,當進攻的優勢火力迫使對方部隊“深入挖掘”以犧牲其機動性以獲得保護時,常會訴諸塹壕戰。戰壕係統最初隻是部隊倉促挖掘的一係列散兵坑。隨後加深這些洞,以便一名士兵可以安全地站在其中,並且各個散兵坑可以連接,建造出一個更永久的野戰防禦工事係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年)的塹壕戰出現在西部戰線,當時數以百萬計的軍隊在從比利時海岸穿過法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瑞士長達400多英裡的戰壕中相互對峙。這些戰壕是在戰爭爆發的最初幾個月內挖掘。在那場戰爭中,大量的子彈和炮彈在空中飛舞,迫使士兵們鑽入地下以獲得生存庇護。對峙雙方交戰中的數百萬士兵,不是在進攻對方的塹壕時被防守方的馬克沁機槍如暴雨般的子彈收割生命,就是卷縮在塹壕的泥漿之中。老鼠、跳蚤、虱子似乎無處不在,彈丸密集飛舞,一不小心就會血肉橫飛。
塹壕戰有多慘烈,僅從一戰中三大塹壕戰之一“索姆河會戰”就可了解。
1916年6月24日-11月18日期間,英法聯軍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德軍擊退到法德邊界,於是在位於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實施進攻作戰。在英國將軍黑格的指揮下,英軍第一天就傷亡多達6萬,協約國共損失60多萬兵力,卻僅僅向前推進不到八英裡。參戰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58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約33.8萬人。英法聯軍攻占德軍240平方公裡的壕溝陣地,雖然沒有實現突破德軍防線的戰略目標,但進一步削弱了德軍的實力,奪回了在西南戰線的主導權。索姆河戰役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實戰中,也為二戰中以坦克為主力的閃電戰埋下了伏筆。由於戰死的士兵太多,戰事又太殘酷,很多士兵屍體直接被掩埋在戰壕中;索姆河會戰因其殘酷性被稱之為“索姆河地獄”。
而在《大戰役》“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下,環繞西西裡島,背靠歐陸,麵向整個地中海的“西西裡地獄”塹壕戰。正初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