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是《國家榮耀:大戰役》片場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聽筒內響起既親切又陌生的女聲:“我們常駐阿德龍酒店的工作人員(星探)對您過目難忘。所以冒昧的詢問了您預訂的房間號,於是就有了這通電話。”
“啊……原來是你們。”永不凋零的“法蘭西玫瑰”拉長的語調並沒有鬆口的意思:“雖然,這麼說很冒昧。但考慮到如今的時局,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敗以及難分勝負的西西裡戰役,帝國為什麼要在如此艱難的時刻耗費巨資拍攝一部毫無用處的電影?”
事實上,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慘敗之後,德國在東線攻勢不再;西線也愈發顯得力不從心。國內隨著製空權逐漸失守,盟軍的轟炸機編隊開始頻繁出現在德國城市上空,第三帝國多個主要城市接連被炸成火海。為了提振士氣。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真就不惜花費巨資,拍攝了一部號稱二戰德國電影界“最後的盛筵”的史詩大片:《科爾貝格(k)》。
於是,這場發生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末期,被德國人世代稱頌在名將格奈森諾的帶領下堅守孤城,對抗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親征的科爾貝格圍城戰,被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重新翻了出來。並在現有舞台劇《科爾貝格》的基礎上,用最快的速度改編成了電影《科爾貝格》的劇本。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納粹耗費巨資拍攝的《科爾貝格》舞台劇改編劇本,出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裔猶太文學家保羅·海澤之手。
納粹為了拍好這部電影真可謂下足了血本。要知道當時彩色膠片的價格非常昂貴,後世所見很多二戰彩色照片其實都是戰後上色的。為了拍好這部電影,戈培爾專門聯係德國愛克發膠片公司,為這部電影趕製了彩色膠片,為的就是生動形象地展示“德意誌民族的光輝時刻”。
戈培爾給《科爾貝格》一路開綠燈,為了營造最真實的戰爭場麵,德國宣傳部幫助電影製作組找來了18萬群眾演員參演本片,創造了“群眾演員最多”的世界紀錄,每人每天能有5帝國馬克的工資,這比一名工人的日薪都高。
還有為群演們準備的19世紀的戲服,單單這筆開支就成了天文數字。畢竟是戰爭大片,軍人群演當然也就不可或缺。在這18萬群眾演員中有5萬名德軍現役官兵,相當於3、4個師的兵力。
要知道此時四麵樹敵的德軍各處戰線都已岌岌可危,前線指揮官們恨不得把一個師拆成好幾個去用,而那些回國休假的官兵,也都被儘量縮短假期,好讓他們儘快趕緊回前線。情況如此危急,戈培爾卻命令休假的士兵去電影拍攝地報到,穿上19世紀笨重的軍服忍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可見納粹對這部電影有多重視。
也和《國家榮耀:大戰役》一樣,電影畫麵感要儘量真實,所以拍攝爆炸場景用的都是真家夥,為此還炸死了兩名群眾演員,真可謂是用生命在拍戲。
科爾貝格圍城戰有許多冬季鏡頭,電影拍攝的時間不湊巧是1944年的夏天,那時候還沒有人造雪景,為了趕進度更不能推遲到冬天取景。儘管盟軍空襲已經讓第三帝國的鐵路線大麵積癱瘓,國內物資供應日漸緊張,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竟然命令鐵路係統調集了一百多車皮的食鹽,灑在地上充當積雪,任憑人馬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