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大明星奧爾加·契訶夫娃是不是也該拍個照了?”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笑問。
“嗯,我也是這麼想。”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欣然點頭:“問問姐妹團的意見。”
“好的。”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立刻撥通內部專線,邀請包括女明星安妮莉絲·阿克曼,女軍醫卡羅爾·貝克,女遊擊隊員艾琳和女記者麗莎,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女發明家海蒂·拉瑪在內的“sa3姐妹團”核心成員前來討論。
奧爾加·契訶夫娃是能夠與斯大林單線聯絡的最著名的二戰蘇聯女間諜,也是第三帝國最著名的女明星之一。有了她的加入,能為前往遠東的“傑出女士號”提供最有效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通行權。
這是對姐妹團接下來的冒險最有利的劇情衍生。作為一次團隊出演,每一個並入分支劇情主線的專屬劇情人物所攜帶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都有其特定的劇情衍生。簡單來說就好比“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奧爾加·契訶夫娃就是打開西伯利亞大鐵路通行權的這把最重要的“劇情鑰匙”。
那麼問題就來了:與拍電影是認真的意大利人相比,紅色蘇維埃又是如何對待?
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問到了關鍵:“關於拍電影這件事,蘇聯人怎麼看?”
“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的發展史一樣,1895年電影剛剛被發明,一年後,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放映,引來了很多愛好者,如沙申、費捷斯基等人的拍攝嘗試。1908年,俄羅斯人拍出了自己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遊的自由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1918年的十年間,俄羅斯生產了多達1376部的電影。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製了電影作品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諾夫的《黑桃皇後》(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