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玩味的目光掃過一個個“見光死”的密謀者們,頭牌交際花諾拉·範·奧斯特格倫夫人給出自己的答案:“‘原子彈’是個標準答案。”
“您說的這顆‘原子彈’,並不存在。”寬軌試驗場首席專家岡瑟·文斯博士找到了頭牌交際花諾拉·範·奧斯特格倫夫人言語中的破綻。
“沒錯,是這樣,博士。整個世界都在為這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而在與時間賽跑。”頭牌交際花諾拉·範·奧斯特格倫夫人說出了令人信服的劇情線索:“1943年3月,帝國的科學家們為新型V-2導彈設計了一個靠近尾部位置的有效載荷艙,襲擊目標時能儘可能遠的將艙體拋出。這種導彈很可能就是裝有神經毒劑或放射性廢物的——‘臟彈’。”
如前所知,臟彈是放射性物質在軍事上最簡單的應用。但納粹德國很可能在1943年末研製了一種更複雜的原子彈。當時的一個德國空軍研究小組繪製了一張下曼哈頓的地圖,展示了一種武器的預計爆炸破壞範圍,這和原子彈在15-17千噸當量內的爆炸相吻合,其威力和美國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相近。這意味著,德國已經在計劃用一種如梅塞施密特Me264或容克Ju390那樣的超遠程飛機來實施轟炸。
1942年12月,Me264進行了首次飛行,原型飛機Ju390 V1也在1943年10月進行了飛行。據容克飛機的前試飛員的航空日誌記載,1943年11月,Ju390 V1被開到布拉格進行了一係列試驗,包括空中加油設備和加油程序的測試。為超遠距離跨洋飛行,空襲曼哈頓做著必要的技術儲備。
“比起還沒有完成最終實驗的第一顆‘原子彈’,以及專門為此開發的新型V-2導彈和核轟炸機,用多拉大炮反而更簡單也更容易。”說著,頭牌交際花諾拉·範·奧斯特格倫夫人將目光再一次投向多拉大炮的炮膛:“我猜,裡麵一定裝的那顆名叫‘複仇女神’的‘臟彈’吧。”
“臟彈(Dirty Bomb)”又稱“放射性炸彈”,是一種大範圍傳播放射性物質的武器。它引爆傳統的爆炸物如黃色炸藥等,通過巨大的爆炸力將內含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放射性顆粒拋射散布到空氣中,造成相當於核放射性的塵埃汙染,形成災難性生態破壞。與傳統核武器不同,臟彈不產生核爆炸。但其引起的放射性顆粒傳播,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臟彈爆炸後造成的傷害,主要取決於爆炸裝置的大小,放射性材料的含量、性質,爆炸時的天氣情況。用臟彈襲擊人口稠密的城市區域,接觸者會在短時間內死亡、慢性中毒或導致癌症;遭襲擊的城市、街區和建築物都會受到放射性物質的汙染,在以後數十年、甚至千百年中,退化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放射性地區。不僅其中生物的癌症患病率大幅度增加,而且經汙染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再使用。臟彈爆炸還可能引起人們的心理恐慌,導致混亂局麵的出現,使地區經濟遭到重創。與小型核武器相比,臟彈所具有的現實威脅其實更大。臟彈與其他普通爆炸裝置一樣結構簡單,容易製造,體積小、方便隨身攜帶。而且臟彈的載體可以是炸彈、炮彈,甚至是導彈。隻要在武器的殺傷部添加一些輻射性粉末,就能轉變成臟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