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夜話,自有一番溫馨縈繞。當睜開的雙眸,映入照進臥室晨起的光輝,新的一天宣告開始,對於最近一切再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林寧來說,心情正好。
寫稿照顧顧少秋,她的每一天按部就班是以此兩件事為中心運轉,不過,比起之前,林寧又特意抽出來一個小時,來忙活她要給婆母長姐準備的衣物。量尺寸,裁剪,婆母就在身邊,這個好完成。顧家就有縫紉機,縫合也不是難事,因為做得細致,時間也有限,林寧才花了兩天的時間完成。
新衣服做成,袁秀琴喜歡的愛不釋手,當場回房換到身上,她是文工團出身,平時會注意養生鍛煉,身材得體並未走形,貼身剪裁的旗袍襯得她窈窕優質,深紫的顏色,牡丹花在其上蜿蜒盛開,使得她一身氣質雍容高貴,大氣淋漓。
“阿寧手藝真好,這一身精致的,我直接出席國家宴會都不失色呢!”袁秀琴很是欣喜的誇讚道,她年輕那會兒,新華夏安穩,也是著實因為顧家出席過幾場大型宴會。
“隻是多注意了些花色走向,沒有多少技術,您喜歡就好!”她的心意,婆母喜歡滿意,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林寧又抽了一天時間,把和婆婆的旗袍一起給顧少秋家居服踩著縫紉機走出來,她才開始忙活給顧盛夏和她家孩子準備的開衫和背心。婆母這邊年年給她們母子倆做毛衫,尺寸都是現成的,大人的不用變,小孩的比往年多放幾針就妥貼了。這方麵,袁秀琴可以說是做出來的經驗行家,她的尺寸很有話語權。
袁秀琴長做手工活,鉤針棒針顧家都是現成的,林寧剛準備做還沒開口,袁秀琴就提前給林寧準備妥當,若不是她自知自己手工活做的慢,又還想趕緊把顧少秋的毛衫完工,好給林寧做一件,她都想直接接受過去幫林寧做。
好在,每天抽出來個把小時忙活這些鉤織的活計,並沒有耽擱林寧太多的時間。她不是機器,不可能一天連軸轉沒有一點兒休息的時間,每天晚飯後,和婆婆說話聊天的時間,就是林寧給自己安排的休息之一,現在這個往日聊天敘話的時刻,就變成婆媳倆溝通針織技巧花樣的時刻,婆媳倆你有你的經驗,我有我的眼光技巧,說起來更有話題更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