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飴弄孫,是袁秀琴期盼了多少年的事情,隻是到底,眼見著顧少秋一年比一年冷颼颼的,袁秀琴就覺得,孫子輩距離她越來越遠,後來顧少秋重傷垂危,奄奄一息尚存,看著如了她願,終於停歇下來的兒子,袁秀琴就徹底沒有了任何想法,唯有期盼顧少秋醒來痊愈才是最真切的。
更彆說,如今她真的是孫子孫女雙全,早已經是她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演化成現實,少秋也重新恢複健健康康的,袁秀琴隻覺得,她滿心的滿足,哪怕後麵兒媳婦去上學,兒子遠在外打拚,一切日子和當年沒什麼不一樣,即使如此,袁秀琴這心裡,依然是滿足而無限寬容的,至少,那些冥冥中的存在,聽到了她的渴求,還了她一個健康的兒子。
也正是因為這樣種種原因,袁秀琴對於大多數都看的很開,孩子們不能和他們老的一塊住,這沒關係,生孩子又不是為了奴役孩子的,隻要他們好好地,那就已經足夠了。他們這樣的家庭,配備的都有專門的保姆,孩子們能夠按時回來看看他們,他們像孩子了,可以隨時去看看孩子,這樣互不乾涉又互相掛牽的人生,無疑少了更多的爭吵,相互之間更加和諧。
當然,袁秀琴想得開但並不代表她不樂意孩子們承歡膝下,享受兒女繞膝含飴弄孫的美好,若是孩子們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她們不強求,但是孩子們特彆是兒媳婦兒誠心相邀,那就不一樣了,她當然是欣然同意,去看孫子孫女去啊。
所以。袁秀琴雷厲風行的做下決定,那果斷,連一般男人都要佩服三分。對於此刻的原秀琴來說。什麼都不比盼了兩年終於可以享受含飴弄孫,幫著兒子兒媳婦兒看孩子的興奮和期待,至於家裡那彆扭老頭子的想法,那不重要,彆以為他不知道,那老頭子也念叨了好久這個事情,就是老頭子不願意,她自己去就是了,老頭子就留在家裡,自己收著這邊吧。
園子落成,就要麵臨搬遷的事情,林寧早早就有心理準備所以一些不常用的額東西,林寧早在日常生活中,就開始打包,偶爾順路了,還會直接帶到院子裡去,這樣的情況下,真正定下搬遷日子,為搬遷做準備的時候,林寧所要忙碌的,其實並不會太多。再加上還有顧少秋和苗姨的幫忙,林寧更顯輕鬆。至於還有兩個積極地忙的腿腳亂絆的小東西,他們不幫倒忙都是阿彌托佛!
現在的他們,就是屬於積極熱心但是總會突發奇想小小搗蛋的必經之路,儘管距離熊孩子這個最高境界還有不少距離,但是偶爾也會讓速來淡定的林寧,深深運氣平複自己,彆和小東西們計較,她們還小,頑皮是正常的,搗蛋是正常的來安慰一下自己!
當然,絕大多數的時候,兩個小東西還是恨不得讓人捧在手心裡,甜甜軟軟的讓人心生歡喜的,即使調皮搗蛋,也童真的讓人心生柔軟,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他們的小調皮,無語的麵對那些被他們毀壞的東西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