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東還好,少有挑食,但是西西比起東東,那就要有那麼一點點兒小小的挑食,因為人小,韭菜,芹菜一類纖維多的蔬菜,做長了咀嚼不斷,小東西最是不喜歡吃這些。西藍花菜花小顆粒咀嚼在嘴裡不是很舒服···她不喜歡的東西,可是有著不少呢。林寧倒是不縱容著西西的偏好,最多是孩子們吃的菜肴,幫他們下刀切的碎一些,讓她們咀嚼吞咽更容易,但是挑食是不怎麼被允許的。
兩個孩子也知道林寧的脾氣,平日裡想怎麼撒嬌都可以,但是涉及原則性的底線,媽媽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兩個孩子很有禮貌的請長輩們點他們喜歡的菜色,媽媽說,要尊重長輩,他們不和長輩爭搶。
“好孩子!”易千行依然由衷感歎,若不是阿寧不舍的,他還真是想把這一對格外可人疼的孩子搶回家養著呢,點菜的時候,易千行挑著特色,招牌,以及好下口,吃著不費勁的菜色點了不少,再加上馮霞點的,也就可以了。
他們人少,點多了也是浪費,也就是杭幫菜做的都是比較精致的,才容許他們一人都點幾個。雖然沒經曆過那吃不上飯的年代,但是前世幼年生存不易,和今生幼年家境不易養成的堅持,林寧即使現在條件可以說是優越了,也從來不是鋪張浪費的性子,這一點兒,林寧也把珍惜,惜福傳承引導給兩個孩子!珍惜現在她們所有用的一切,為他們所得到的惜福。
西湖醋魚,宋嫂魚羹,東坡肉,炸響鈴,杭三鮮,江南醃篤鮮,清湯魚圓,小盅佛跳牆,白灼青菜···,在稍加等候之後,他們點杭幫特色菜肴一一送上餐桌,人少,他們也就不拘著冷盤熱盤多少樣去點,而是按照想要嘗試的菜肴去點的,一樣樣的送上來,樓外樓也是名不虛傳,真真讓一眾人品嘗到了一席清脆鮮嫩,原汁原味的杭城本幫菜,可謂是大飽口福。
林寧是個十分注重生活品質的人,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過什麼樣的生活,從來不是個委屈自己和家人的人,家裡條件好後,家裡的生活條件也就上來了,兩個孩子大小家境條件不錯,沒受過苦的兩個孩子在林寧的帶動下,也算見多識廣,但是今天杭幫菜的新鮮口感,也是讓兩個小家夥胃口大開,吃得小肚皮溜圓。
兩個孩子從兩三歲開始,林寧就開始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及至現在,兩個孩子已經完全可以熟練獨自用餐,除了一些類似魚圓這種不太好夾住的菜肴,需要大人稍加從旁輔助,其他的時候,兩個孩子可以自如用飯,十分的讓人省心,也讓易千行再次連連感歎。
“哎,東東和西西太有本事了,我這做的大舅舅的,想幫忙都有些用武之地呢!”易千行想著,家裡兄姐和一些結婚早的朋友家,嬌生慣養縱的不像話的孩子,再對比一下東東和西西,真真正正的意識到,這養孩子還真的是一門深深的技術活,精心養的好了,這孩子真真的就是讓人發自內心的喜歡,若是慢待了,孩子日後養來養去,還真真的就是養成了仇,追悔莫及的那種!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