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原本以為,隻要有自己護著,大不了一直養著這個女兒到終老。
反正趙家隻有她一個主母,誰都不敢對她提出異議。
可忽然間,李氏的福氣被一把刀子哢嚓斬斷。
此時的皇朝名為大楚。
先皇當年在與眾皇子奪嫡之時身子受損,登基沒兩年便駕崩了,隻留下後宮中的女人和一眾皇子。
索性皇後反映及時,第一時間聯絡娘家扶自己所出的太子上位。
之後,又對自己各皇子連消帶打,直接將人都打發去了封地,就連自己所出的端王也沒有留下。
並下令,非得傳召,此生不得入京。
這消息一出,且不說前朝一片嘩然,就連後宮也都哭聲一片。
那些與妃子們沾親帶故的官員們,原本還想向小皇帝求情。
卻在看到皇後竟然連自己年僅7歲的幼子都狠心送走後,也便歇了心思,隻能派出更加妥帖的親隨,以便輔助“王爺”們整治封地。
原本大家都以為,太後將來也是個“牝雞司晨”的主。
就連禦史們也都準備好了未來的死諫。
可誰想,在皇帝大婚後,太後居然華麗麗的退了場。
她將手中的勢力統統交給皇帝,又將執掌後宮的權利給了皇後。
自己則帶著一眾後妃搬去偏殿。
除了她自己所住的慈寧宮,其他妃子按照等級被安置在壽康宮、寧壽宮、壽安宮居住。
從搬走的那天起,太後不止再不過問朝政,還組織了一個樂班,在慈寧宮中聽起了大戲。
有被皇帝否了折子的官員,想著去找太後告狀的。
不但會被阻在慈寧宮門口,甚至還有可能被守殿的嬤嬤輪著棒子,亂棍打出去。
從那以後,眾人也都徹底歇了心思。
時至今日,距離封王離京已經過了三十餘載。
朝堂穩定,皇帝仁厚,皇後賢德,吃穿用度上從不苛待一眾太妃。
有些在太後麵前有臉麵的妃子,已經被自己兒子接去封地奉養。
剩下的一些也不敢輕易去招惹皇後,因此這養老的生活到還算安寧。
直到皇帝45歲,端王40歲這年,端王的封地出事了。
當初太後給端王的封地與回鶻毗鄰。
兩地常年通商,因此雖為邊界,卻也相對富庶。
可年前端王卻上了折子,說是回鶻蠢蠢欲動,似有不軌之舉。
皇帝對於端王,心裡是愧疚的。
當年為了堵住悠悠之口,太後將自己的幼子一並送走,從那之後,他們兄弟兩個便再沒見過麵。
想到當年那個拉著自己衣角,親親蜜蜜叫哥哥的幼弟,皇帝的心頓時軟了,當即派定遠將軍趙時去迎端王一家回京。
可趙時這一去,恰好是李氏不幸的開始。
折子一去一回,時間已經晚了。
邊疆失守,連丟六城。
端王及世子已戰死沙場,王妃上吊自儘。
待趙時趕到時,僅來的及救下忠仆護衛著,倉皇逃竄的宛如郡主和文翊小公子。
據說宛如原本是想要陪王妃一同去死,但又考慮到照顧弟弟,於是才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