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兒,戴臨風不禁笑了笑,提筆批注:“未免誇大其詞。”
因為八十年代沒有娛樂圈,沒有明星,那叫文藝工作者。每個參與進來的人,皆抱著一種對待藝術作品的態度,自覺身上挑著重擔,影視劇都是很神聖的東西。
而最後,文稿中寫道:
“無論題材立意、故事結構,還是人物塑造、電腦特效等等,我們都非常非常落後。連很多演員的表演方式,都承接著樣板戲的習慣。
一部《霍元甲》如此,一部《上海灘》如此,國門初開,已窺端倪。若不發奮進取,再過幾年、十幾年,當外來文化大舉進軍,我們便隻能做一個被動輸出的對象。”
“……”
洋洋灑灑一萬多字,文筆清晰,邏輯分明。
戴臨風逐字逐句的看,甚至某些段落重複的看,以致脖子酸痛,眼睛昏花,不得不起身運動了一下。
運動之後坐下來,又覺意猶未儘,乾脆重新看了一遍。
首先,他完全同意許非對《上海灘》的觀點。
由於這部劇在民間影響太大,前不久連《參考消息》這樣的報紙都給予了關注。也的確有一些老魔都人大肆批判,還拿83年的電視劇《上海屋簷下》作對比。
這是根據夏衍的話劇改編,原汁原味的老魔都,跟《上海灘》涇渭分明。
但戴臨風覺著沒必要對比,這就是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一個遵從曆史,一個更符合大眾需求。
跟著也引出第二個論題,國內的原創作品太少了。
民國時期以及搞運動之前,那會沒有電視劇,都是電影人。那些電影人的創作能力非常強,比如李天濟的《小城之春》、袁牧之的《馬路天使》、謝晉的《女籃五號》等等,都是經典傳世的作品。
結果一場運動給搞沒了,現在真的就會拍名著,拍。
拿去年來講,《今夜有暴風雪》、《紅岩》、《高山下的花環》(電視劇版)、《長夜行》都是改編。
再有就是,戴臨風對“文化輸出”和“商業屬性”兩個觀點持保守意見,總覺著有些誇大。
但他對“自家的影視產業要發奮進取,避免被人家乾掉”卻絕對支持。
“哎……”
老頭喝著早已涼了的茶水渾然不覺,自言自語道:“這小子的花樣還真多。”
他忽然發現,自己對許非的印象非常清晰。
第一次,是研究探春故事線的時候,覺著年輕人有想法,極為難得。然後又知道了他善畫畫,多才多藝。
第二次,是在片場看賈芸的戲,覺著非常新鮮出彩,哦,還是個會演戲的。
第三次,便是今天。
這份文稿的價值頗高,已不僅僅是有想法、會演戲能形容的了。
戴臨風也是遼省人,早期參加過革命,後來調進央視,一路坐到了副台長的位置。他的閱曆自非常人可比,曉得這小子定有所圖。
就像古代文人入京,會將自己的詩詞經義投給名宿大儒,以獲得舉薦。
老頭比較開明,不然也不會引進國外電視劇,在央視增加廣告業務。所以他並不反感這樣的方式,隻要你是真材實料。
…………
從第一篇文稿之後,倆人便達成了某種默契。
許非有想法了就寫點東西出來,然後送過去,戴臨風都收著,但從不發表意見,更沒問他想求什麼。
其實剛重生那會,許非就列過一份自己能乾什麼的清單,最後發現還是老本行最拿手。隻是年代特殊,個人行為束手束腳,必須得拓展人脈,培養關係。
所以甭看他忙活,目標一直明確。
當然了,他進《紅樓夢》劇組也不隻為了培養關係,是真心喜歡這部劇,好容易重生一次,自然得參與參與。
(友情推書《電影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