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輕巧,老百姓啥都愛看,但就因為啥都愛看,才不能亂拍!”
趙寶鋼縮著手,裹著半新不舊的大棉襖,卻似在指點江山,“要我說,拍間諜題材的最好,刺激,觀眾肯定喜歡。”
“忒俗!還是得拍嚴肅的,探討一下社會現象,直指人心才能讓靈魂顫動。”
馮褲子一本正經,人家這會是標準的文藝青年。
“間諜也很深刻啊,還有教育意義,怎麼就俗了?”
“嘩眾取寵就是俗,影視作品不反映社會民生,根本不叫優秀。”
趙寶剛31,馮褲子28,歲數都不大,正是熱血迸發,為影視藝術奮鬥,自覺肩負文藝工作者責任的時候。
至於後來什麼樣,那是後來的事兒。
“小許,你怎麼看?”
“我覺著甭管什麼題材,拍的好看才最要緊。也彆把群眾審美想的太高,就算全國人民的文化水平都上來了,你也得允許有個把俗人存在。”
許非忽想起一事兒,問:“哎對了,中心有以前的記錄麼?”
“什麼記錄?”
“就是每年拍了多少電視劇,一共多少集之類,我說全國啊。”
“全國的可能沒有,中心的應該有,你要這東西乾嘛?”
“知己知彼,正式工作之前,自然要做數據分析。”
“數,數據分析???”
刹時間,倆人不覺著這貨是同類了,聽都聽不懂。不過趙寶鋼還是找來資料,仨人一瞧:
82年創辦,沒有作品。
83年有部《母親與遺像》,兩集,導演魯小威。
同年拍攝《四世同堂》,28集,國家專項撥款,導演林汝為。
84年拍了《空中小姐》,一共四集。沒錯,就是汪朔那個,播出後連點水花都木有。當時沒幾人知道汪朔,顯然是鄭小龍徇私搞的。
同年還有部《麵向大海》,四集,導演金岩。
85年拍攝《鐘鼓樓》,八集,魯小威導演,根據劉心武的改編,準備今年播出。
另有《半夜琵琶聲》,四集,金岩導演,也準備今年播出。
同年《四世同堂》播出。
然後,就沒了……
許非看的腦袋疼,每年出產兩部電……這尼瑪也叫電視劇????
“每年撥80萬,怎麼不多拍點呢?”
他之前還覺著少,現在一瞧,太富裕了!
“以前哪有80萬啊?是《四世同堂》播了,看效果不錯,今年才漲到80萬。”趙寶鋼道。
哦,這還說的過去。
《四世同堂》好看,《鐘鼓樓》也好,其他真像魯小威講的,就是練手。不過也正有這幾年鋪墊,才有了後麵的爆發,近乎一統全國的電視熒屏。
同樣的資料,趙寶鋼和馮褲子沒看出啥,但瞅許非好像有些收獲。
他們倆除了善於鑽營之外,自身好學也是關鍵要素,當即問:“你看出點什麼了?”
“就覺得太文了,文學性夠用,通俗性不強。”
“我就說吧,你弄太嚴肅的根本不成,小許有眼光!”趙寶鋼找到同盟特高興。
“唉……”
馮褲子則一個勁搖頭,“世風日下,世風日下。”
(明天上架了)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