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引用這些資料,就是想說電視劇的發展乃大勢所趨,將來一定會形成一種文化產業。
產業不光是指工農林漁,文化藝術也是產業。當電視劇有了成熟的生產模式,有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係,有了開放的商業市場,有了廣闊的觀眾群體,這就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我們已經過了蹣跚學步的幾年,正是大步快走的時候。
目前國內幾家有實力的生產基地,一個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一個是齊魯電視台,一個是粵省電視台,還有一個就是我們。
我們已經占據前列,但想將這個位置保持下去,並進一步發展,勢必要形成這種產業化的意識。
產業化的前提是專業,不單指幾個專業技術人才,而是一種思維模式。
比如我們在生產一部電視劇之前,一定要擅做分析,分析作品、分析對手、分析觀眾。
什麼作品觀眾愛看?沒看過的自然就愛看。看過類似題材的,我們比他拍的好,那自然也愛看。
我簡單整理了一下近年作品,大家一起探討……”
許非完全沒拿稿子,在家準備了一周,字字句句都在肚子裡。
“首先是傷痕類,以《踐蹌歲月》為例。這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電視連續劇,拍的未必怎樣,但引起了觀眾特彆是當年知青的強烈共鳴,曾在一月之內連播兩次,盛況空前。
再有改革類,以《新星》為例。該劇純粹以題材取勝,甭管拍的怎麼樣,這個選題和尺度往那裡一擺,就是成功。
它其實是一部政治宣泄片,吐出了億萬人鬱積的怨憤而大快人心,實際筆法粗疏,談不上什麼藝術水準。
與之相比的是《尋找回來的世界》,以挽救失足青少年為題材,細膩且富有詩意,細節精湛,表演也可圈可點。
再有民間傳奇類的《武鬆》,源自水滸傳,這是根植於觀眾骨子裡的文化基因,天生具備優勢。加上製作精良,有武打戲增添趣味,形成熱潮理所當然……
此外的像《濟公》、《新岸》、《四世同堂》等等就不說了。
這麼一看,好像我們的優質作品並不少,但要知道,去年可是生產了一千多部電視劇!最後能讓我們記住的又有幾部?
絕大多數粗製濫造,集數單薄,為了完成任務而湊數。
我們如果想做業界的領頭羊,首先就要確定標準,拒絕劣質,打造精品劇。
在座的都是老師和前輩,我資曆淺,在這裡班門弄斧了。我個人覺得,精品劇的標準應有兩點。
第一是題材,除非像《新星》那樣,完全以選題致勝,大多數情況並不要求絕對新穎。武俠、神話、知青、小市民、青年談戀愛都可以,能讓大多數人接受就好。
第二是製作精良,這點包含廣泛,我個人覺得應以故事為核心……”
“哎小許,這我可要說兩句。”
李小明聽得入神,忍不住插嘴道:“我覺得電視劇的品質,其藝術性和思想性更重要。”
“是很重要,但藝術和思想是通過故事來呈現的。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故事是電視劇這種載體的根本。
包括服裝、道具、拍攝、表演等等,歸根結底是為了服務故事,再從故事中挖出深刻,挖出時代,挖出震撼人心。”
“哼!”
金岩忽然哼了聲,“說了這麼多都是假大空,到現在也沒講明白到底拍什麼?精品劇是那麼好拍的,憑什麼震撼人心,憑你一張嘴?”
“……”
眾人都有點不快,這位水平一般,還自視甚高,一向不得人心。
“當然不是憑我一張嘴,觀眾審美不同,但在某些層麵上是存在共性的,比如這個……”
許非站起身,大步走到板子前,刷的一下扯開了那塊布。
(還有,求訂閱……)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