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自己過江去的?”許非親切打趣。
“嘿,跟中央歌舞團去的。”老頭摸摸腦袋。
“嗬嗬嗬!”
眾人適時發出了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聲。
許非聽了一會,發現了一個盲點,“咱們這叫北北裡村,是不是還有個南北裡村?”
“呃……”
村長忽然麵露尷尬,不知怎麼回答。
正此時,外麵吵吵嚷嚷,人仰馬翻,闖進幾個壯漢,“你們什麼意思?要不要臉了?我要不是聽著信兒,就被你們坑了!”
“領導同誌,我是南北裡村的,我們也有舞獅,你上我們哪兒瞧瞧!”
“毛柱兒!你嚷嚷什麼,我說不去了麼?不得有個先後順序麼?”文化站的同誌喝道。
什麼鬼?
許非一頭霧水,聽老張解釋才明白,以前是一個村,60年代分成了南、北兩村。一個好文獅,一個好武獅,非常不對付。
文獅著重表演,細膩詼諧;武獅注重武打技巧,威武矯健。
“南村遠麼?”
“不遠,吹口氣就到。”
“那都叫過來吧,一塊表演,省時間。”
他懶得管有什麼矛盾,自己又不是青天大老爺。
老張吩咐下去,人員很快到齊,都聚集到一塊空地上,南北各三頭獅子。
典型的北獅,毛發旺盛,上紅下黃,連鞋子也披著黃毛。獅頭誇張,大眼大嘴,氣勢威猛,頭上紮著紅、綠結,以表雌雄。
村人跟過節一樣,早早圍成圈,興高采烈。
“鏘鏘鏘!”
“當!”
先是北村表演,隨著京鑼鼓鈸敲響,直接上乾貨。
先滾來一隻直徑約1米的花球,獅子搖頭擺尾,做了幾個開場,猛地往上一跳。
“好!”
喝彩聲落下的同時,獅子也穩穩落在球上,且在慢慢滾動。
跟著另兩隻舞弄一番,接連跳上去,一個球居然載了三隻獅子。剛好呈扇形,啪的一亮相。
“好!”
又是一陣喝彩。
村長啪啪鼓掌,結果一瞧許非麵無表情,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怎麼樣?”老張問。
“讓南村試試。”
南村的立馬湧過來,擺好架勢,鼓鈸從輕到重,很有漸進感。
一個人身穿古代的不曉得啥服裝,手持繡球在前,逗引幾下——這叫引獅郎。
隨著他的逗引,獅子眼睛忽睜忽閉,好像剛剛睡醒,然後撓癢、舐毛、打滾,細膩逼真,憨態可掬。
“……”
許非蹲在地上,拿塊石子劃了幾下,問:“兩個村子互相交流麼?”
“經常比賽,誰也不服誰。其實北村的也會文獅,南村的也會武獅,不知道怎麼就偏了。”老張道。
“得多交流啊,取長補短才是硬道理。我們不可能隻展現一種風格,肯定是整體性的。”
老張眼睛一亮,連忙點頭:“明白明白,我們一定改進。”
(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