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
酒店內,許非看著幾本尚未剪輯的帶子,張家譯、劉義君、蔣琴琴、周遜、曹影、黃海兵、王燕七位。
不看彆的,看演技。
都很青澀,唯兩個不錯,小公子和王燕。
王燕也是天賦型選手,非科班出身,演技一向在水準之上。隻是商業劇拍得多,沒啥施展機會。
主要是小公子。
許非反複看一些鏡頭,一些細微處的表情處理,末了關掉機子。還好,沒辜負自己給她找老師訓練,沒辜負在這些戲裡打雜攢經驗。
周遜成名,要等到《大明宮詞》《橘子紅了》,太晚。而拿第一個影後的《蘇州河》,1998年拍攝,2000年才參展,也太晚。
出名要趁早。
她在《蘇州河》之前,沒啥正經作品,一演卻拿了獎。現在經驗比原版豐厚,許老師打算讓她踏上刷獎的第一步。
導演自然是樓燁,因為他矯情,國內要拍點矯情騷柔的鏡頭,還真非樓燁莫屬。
小成本,不到一百萬就能搞定,自己運作一下看能不能上映。
男主角麼,原版賈宏聲,但他討厭這些嗑藥的貨色,想換一個……許老師摸摸下巴,換誰呢?
褚大爺這會也沒出道啊。
………………
這年頭拍電影,有專門的“置景費”,往往要占四、五分之一左右,花費甚大。
許非造了兩千萬,拍胸脯說不要錢,謝晉也不好意思不給,拉拉扯扯的給了一半,但把服裝道具的活包給了影視城。
裡外裡回個本。
原版在橫店,要炸山頭,墊平地,都是小河溝不像珠江怎麼辦?還得修壩修渠,把水蓄起來,這樣水麵就寬了。
現實中很小的,《鴉片戰爭》的珠江、維多利亞灣都在此處拍攝,鏡頭得拉廣,才能看著大氣。
象山優勢便在這,靠河臨海,直接在海邊建都OK。
那鏡頭一掃出去,真是波瀾壯闊。
整個《鴉片戰爭》,群演總數達5萬多人,外籍演員3000多人次,光虎門沙角部隊就有4000多名官兵參與。
劇組數百人,許非把自家人員挪到鎮招待所,騰出客房,又提議居民多搞“漁家樂”“農家樂”,以迎接到來的旅遊潮。
不僅是旅遊,電影一開,部、省、市各級領導都得來,媒體一茬一茬也接待不完。
之前老覺得酒店大的員工也不逼逼了,一家根本不夠啊,第二、三家已經要動工了。隆達旗下的酒店管理公司更是歡欣鼓舞,有前途!
“滴滴!”
“轟!”
次日,在全體鎮民的期待中,劇組終於到來。
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車,大客小客轎車吉普,還有大卡車,流水般湧進來。鎮領導安排了歡迎儀式,鑼鼓喧天錦旗招展,鞭炮齊鳴人山人海。
許非的劇組全部停機,幫忙接待。演員們跟小影迷一樣,湊在裡麵看熱鬨。
謝晉下車,黃總笑容滿麵的迎上去,人家還一愣,瞧見站在人群中的許非,隻得跟這胖子握了握手。
跟著指揮入住,亂哄哄跟打仗似的。
“小許,這倆月就麻煩了。”
“能儘一份力是我的榮幸,您預備哪天開機?”
“後天吧。”
“好,我會安排。”
兩位大佬談話,那邊忙碌。
而在這劇作人員中,又有一隊比較特殊,全是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好奇的四處打量,還有人管理。
許非瞧見,問:“這是……”
“我學校的學生,每年我都帶出來長長見識。”謝晉毫不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