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悠悠歲月(84)三合一(1 / 2)

斂財人生[綜] 林木兒 16787 字 10個月前

悠悠歲月(84)

清寧想到那個走路都仰著頭, 說話就搖頭晃腦的小姑娘, 有幾分疑惑, “他家在京城不好嗎?怎麼想到到咱們這鬨不拉屎的地方了。”

嚴格左右瞧瞧, 但張嫂不在跟前, 也聽不見,就道:“我聽我奶奶說了, 高潔她爸跟一個學生談戀愛, 那學生好像也要留校工作了。她爸要跟她媽離婚, 她媽就鬨起來了。結果那學生家裡有些關係,女學生照樣留校, 不過從原來的教職人員,挪到圖書館去了。反倒是她爸,給了個處分, 說是要交流到高原地區的高校去支教幾年……最後兩口子想回省城,找了我爺爺,想去師大的,結果我爺爺說,師大不要人, 咱們這邊要人, 就給推薦了一下。高潔他爸不想去高原, 她媽不想離婚, 這不就來了嗎?”

說起來也是一言難儘的很。

兩人說過了就算了, 清寧也沒想著把這雞毛蒜皮的事跟她媽說。反倒是拉著嚴格往外跑。

去哪呢?

去老二家簡單粉刷過的房子跑。房子無所謂裝修不裝修,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不裝修就入住的。

老二倒是裝修了, 不過也沒下本錢。就是粉刷一下嘛。

老三叫了幾個人幫忙,主要勞力反倒是徐天和徐強父子倆。反正誰有空就誰過來唄。

老二家這房子跟徐強家的房子格局差不多,也不大。二居室的房子而已。也原本也是安置房的,但有些人覺得房子有多餘的,就把手裡的房子低價賣出去,折成錢,不管是做生意還是乾彆的,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總之就是撿漏了。房子買下來花了一萬出頭一點。

真心沒錢弄啥裝修了。

自己粉刷粉刷算了。

水泥的地麵也沒啥寒磣的。把牆麵刷白,電接進來,就差不多了。

老二又帶著木匠量了尺寸,簡單的家具床之類的東西,就在家裡叫木匠做了就行了。也不需要太好的,桐木板就行。宗旨是能用,彆的真沒那個資本講究。

清寧進來的時候,隻徐強在裡麵粉刷,“你們怎麼來了?”他帶著報紙折疊的帽子,正粉刷頂棚呢。

嚴格左右看看,“要是著急住,反倒是這麼裝修最安全。”

徐強跟著點頭,叫嚴格過來幫忙拿著東西,就道:“我也這麼說,我家也是這樣……”其實能粉刷的,都是講究的人家。

清寧左右看看:“牆麵肯定容易臟,尤其是再裡麵做飯。用不了兩年得重新粉刷才行。”

自家住哪有那麼講究?

徐強笑了一下,沒說話,又問:“你們怎麼來了?回去吧,再把你們的衣裳弄臟了。”

嚴格‘切’了一聲,“彆小看人,這活我也能乾……”

乾啥乾,“我這都快乾完了。”

正說著話呢,老三再外麵吆喝了:“強子,過來搭把手。”

一樓的房子,出門特彆方便。

出去一看,家具運到了。怎麼說呢?極簡的風格。

清寧就說她二伯:“您給客廳擺這麼一個大方桌啊?”

多好!

一個大方桌,幾個板凳。桌子既能當飯桌,又能當待客的桌子,晚上還能當學習桌,一桌多用。

清平從車上下來,笑的可高興了,“這就挺好的。”

真覺得挺好的。

關鍵是清平要一個人住了。

這麼大的孩子,一個人出來也很正常。要麼是在外麵租個單間,要麼說也是住宿舍的。

其實宿舍的條件也還可以,不過是林雨桐想著辦法叫英子跟老二趁著如今就房價低的時候趕緊出手。這兩口子隻要是說給孩子創造學習條件,那沒問題,隻要有辦法,就絕對不會含糊。要不然,這兩口子寧肯把錢存在銀行,也是一點也不動的。

要不是這樣,叫清平住到家裡就行,要是老二家實在不願意,叫住在宿舍就是了。

可林雨桐話裡話外的,都說宿舍住著,大人照管不到等等的話。又知道這兩口子不是愛麻煩人的性子。話到這份上,這房子必然是會買的。

果然,出手很利索。

林雨桐比誰都清楚,通貨膨脹就在眼前的。錢放在銀行了,那才是要糟呢。

老二家兩口子跟老三還不一樣。老三是那種手裡沒錢但看好了項目借錢都要投資的那一類人。可老二兩口子,最信的還是銀行,血汗錢隻有放在銀行才是最叫人安心的。之前買了鋪子,是林雨桐提了,隻要不會叫他們吃虧,這才想著給孩子留條退路。用他們的話說,七十年產權,就算是倆敗家子,也租金也不會叫孩子餓著。

這次投資,說到底,是教育投資,是為了孩子上學才下的血本。

清平在家的時候,她爸她媽的一遍一遍的說了:“一定要好好學啊。爸媽為你花多少錢都是應該的。但是這有文化跟沒文化差彆大了去了。你看你四叔跟你姨,有文化,就不用麵朝黃體背朝天。你爹媽沒文化,隻能土裡刨食。”

老二說孩子:“你看你媽,大熱的天,守著灶台,火裡來油裡去的,熱不熱,一身的痱子。等到冬天呢,風頭上站著,冷水裡洗菜刷鍋洗碗的,手上都是凍瘡,連藥都不敢抹,就怕手上的味道沾染到菜上,一忙就是一整天,一年到頭,你看你媽歇幾天……你爸我呢,太陽底下曬著,脊背都曬爆皮了……冬天呢?也閒不下來,寒風吹著,但一樣得去地裡給果樹修建枝條……看看你四叔和你姨,辦公室坐著……沒指望著你跟你四叔你姨一樣出息,咱就是將來哪怕當個護士,學個獸醫,或者乾脆去當個老師,教幼兒園都行啊。上了中師學校有那幼師班吧。帶著孩子跑跑跳跳的,你把你自己管了就行了。不用跟我和你媽似的,就行了。”

知道當農民的辛苦,就是想辦法也要叫孩子跳出農門去。

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爹媽下本錢,就是為了叫孩子將來不跟他們似的辛苦的。

清平一邊鋪床單,一邊道:“我一個住真的行。”

清寧知道她膽大,有時候二伯半夜去澆地,她都給送吃的送水的。大半夜一個姑娘走兩邊都是莊稼地的小路,還得路過墳場,卻從來沒聽她說過害怕。

幫著把這邊收拾出來個樣子,就去了林雨桐這邊,總要跟說一聲的。

林雨桐就說老二:“我的二哥啊,我叫你買房子,原本就是為了叫錢保值升值的,結果,你還非得叫孩子搬出去。在我這邊住著,什麼都有人照顧,你也能放心……”

老二擺手:“她不能啥都靠著彆人,我買了個二手摩托,晚上有時候也就過來住了。”他指了指老三:“你三哥就住三樓,跟清平樓上樓下的住著,沒事。”

說不通!

林雨桐又親自過去看了看,幫著添了幾樣東西,也隻得罷休。

結果清平還沒搬進去呢,又多出一事來。

林玉康家的大兒子,比清平和清寧小了幾個月,但卻是同一年的。以前也在鎮上念書,因著離家不遠,騎自行車上下學,不知道怎麼聽說清平轉學了,然後林玉康也要給他家的兒子轉學,據說是開發區這邊的教學質量好,想把孩子轉來。

這孩子叫林小軍,開學也讀初二了。

林玉康跟林二嫂帶著孩子過來,說是叫幫著給孩子轉學。

這當然是沒問題的。說起來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結果林二嫂又說了:“這小子我不想叫住校,沒人管著不行。”

誰管?

我管嗎?

林雨桐心說,我們家跟清平是啥關係?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說,那都是親近的不能再親近的關係了?可結果呢?我二哥和我姐還不是叫孩子住出去了。這人跟人相處,就是這樣。不管怎麼說,分寸二字很重要。

我這邊清平都不住了,然後叫你家小軍住我這邊?

像話嗎?

壓根就不該張這個口。

林雨桐隻當是聽不懂她的話,反問了一句:“也想跟我姐似的買房?我幫你問問。不過隻怕裝修來不及了。”她不給兩人說話的機會,就道,“也是!二嫂子住城裡,乾脆叫小|超也一塊轉學算了。你帶著倆孩子上學,我二哥在家種地。星期天再回去也是一樣的。”

“我來乾啥啊?”林二嫂話到嘴邊就要說出口了。

結果林雨桐不給機會,直接就道:“二嫂子在村裡呆著,外麵的事你也不知道。如今你去外麵看看,出去挎籃子做生意的,每天都賺幾十塊呢。一天碰上一個外國人,你就能賺比人好幾天的工資。隻怕在這邊帶孩子比我二哥在家裡賺的還多……”說著,聲音就低下來了,“咱就是自己人我給你們交個底,房價再有半年準升。如今入手,坐等著就是賺錢……”

林二嫂眼珠子一轉:“真的?”

“真的!”林雨桐就笑:“你買吧。到時候你要賣不了,我加一半的價錢再買回來。”

最好去買房吧,彆這邊沒住上,又去找英子。

清平一個姑娘住著,再添上一個一般年級的小夥子算怎麼回事?

彆看是表姐弟,但在農村很多地方,還有表親結親的呢。這說出去,好說不好聽啊。

這邊把人送走了,林雨桐趕緊給英子打了電話,“……你可彆抹不開麵子答應下來。這事就不是那麼個事……”

英子皺眉:“她不會跟我開口吧?”

那誰知道呢?

結果晚上還真就跟英子開口了:“……清平一個人住……”

英子一聽話頭不對,趕緊道:“一個人可不敢住,她爸晚上過去。要是顧不上,她三叔就下來在一樓住。要不然這麼大一姑娘,我哪裡敢叫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住。桐也不放心,不叫孩子搬出來。我一想,這也不行。占著人家的書房,老四跟桐那工作,在家裡見人是家常便飯。哪裡能耽擱人家的事。乾脆一狠心就買了一套。把錢換成房子,房子還是咱自己的嘛。”

絮絮叨叨的。

林二嫂那麼精明的人,要是聽不出來這姐妹倆推諉就見鬼了。

“認啥認?”林二嫂氣的瞪了林玉康一眼,“認回來咱吃了誰的利了?”

“你也是!咱家有房子,你非得租出去……”林玉康氣道,“當初買那大房子的錢可是大哥出的,你彆打著旗號再從大哥要錢了。要不然我跟你急。”

“急啥急?”林二嫂捶了男人一把,“咱家那房子租出去,一個月小一百呢。會不會算賬?”

過年的時候,林玉健在家,兩口子說開發區如何,桐乾的如何,等等的話,就說好些倒騰到錢的,都去買房子了。

林玉健二話不說,問了得需要多少錢之後,回了省城直接就把錢給寄回來了。

兩口子把錢一取,可著這錢,買了大房子。跟林雨桐家住的這個,大小其實差不多。裝修的時候,又從老大要了一筆錢。反正回回都是說借,但誰也沒把這‘借’當真。

‘借’來的錢花起來不心疼,裝修的很是看的過去。

然後有人說要租,一租就是一年,一千塊錢都交了。

而這一千塊錢,他們也花了。把自家攢的錢再加上這一千塊錢,給林二嫂的娘家弟弟,說是買股票了,如今都換成股票了。也聽不懂是啥意思,反正買進來了,賣出去現在得賠錢。沒法賣啊。

這房子想不租也不能了。

錢都收了的。

又想給孩子轉學,又不想叫孩子住宿舍,怎麼辦?

隻能先在親戚家住上一兩年。

可這倆堂妹,都是那種半路認回來的。屬於那種有事見麵,沒事連見的機會都沒有的。

人情方麵,自然是不及林玉健跟兩人更親近。

心裡憋著氣,林二嫂到底是又給林玉健打了電話,“……裝修好了,隻是那房子現在住,隻怕是對孩子不好。跟桐和英子都說了……兩人到底跟咱們隔了一層,沒一個肯應承的……”語氣有諸多的不滿,“大哥,你說這些孩子要是沒念書,您以後想幫著安排也安排不了吧……”

那邊坐在林玉健邊上的林大嫂臉都綠了。

還要給多少錢才夠?

這半年就拿了五萬了!

這還不算弄的那什麼爛西瓜,也不管是生的熟的,一股腦的拉來,往單位門口一卸貨,轉身就走了。錢還得給人家按照最好的市價算好了寄回去。

可是天知道,為了這西瓜,她在自家娘家許多親戚麵前都說不起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