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體現倒不明顯,畢竟楚新蒲的性格與他差不多,不愛出風頭。
可今日羽淵武澤給了任務後,楚新蒲的觀點,還有與康劍的幾次交流,都沒有落在下風。
沒有落在下風的原因,就是思路清晰。
“你是害怕自己判斷失誤而要放棄一種調查手段,還是增加調查手段,風險自己承擔呢?”
談話小技巧,哪怕是人人都明白,可是好用。
康劍驕傲自大,他會說自己擔心能力問題,從而要放棄一種調查手段嗎?
他不會!
所以哪怕現在明明知道,楚新蒲的話,就是激將法,康劍依然點頭說道:“那就增加調查手段,儘快找到抗日分子。”
其實激將法隻是一方麵,最重要的還是楚新蒲說動了康劍,不然僅僅隻是激將法,他可不會上當。
一種調查方式,太過單調,而且非常被動,你需要抗日分子自己露出馬腳,你才能有所進展。
新增加一種調查方式,你占據了主動,你可以通過自己與對方的談話,去發現和判斷一些東西。
當然了,得到的線索多了,沒用和錯誤的線索,也就多了。
有利有弊,如何隻要利不要弊,看本事。
看到康劍答應,楚新蒲微微點頭,沒再說什麼。
他為何要讚同尚子實的看法,說服康劍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楚新蒲想要接觸學員,又不想顯得太特殊。
接觸學員的目的,便是為了提前找到抗日分子,占據主動。
至於人會不會被康劍等人發現?
還是那句話,各憑本事!
你既想要康劍等人給你作掩護,又想杜絕一切風險,那不現實。
而且今天的提議,是尚子實提出來的,並不是楚新蒲。
最後哪怕尚子實沒有說服康劍,但他一定會說服楚新蒲與紀婉,結果其實是一樣的。
拉上康劍,楚新蒲還能放心點,起碼在眼皮子低下,有發現也會相互告知,不然哪能安心。
再者說了,康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得到的線索過多,且大多都是假話,確實會影響判斷和調查方向。
要是真的能將大家給影響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那麼楚新蒲唯一依仗的,便是自己早接受過培訓,有對敵戰鬥經驗。
換句話說,能力要更強。
天賦異稟是不假,但工作經驗,是需要時間來累計的。
楚新蒲那不多的任務經驗,現在就顯得異常寶貴。
他必須要利用這寶貴的經驗,在眾人之前,掌握抗日分子的身份,或許才能在暗中幫助。
什麼都不做,眼睜睜的看著抗日戰士犧牲,楚新蒲有些不能接受。但他隻能在能力範圍內能給予幫助,這是他做特科工作第一天,就明白的道理。
當然了,若這抗日分子就是他,那就當演戲了,表現的認真調查總歸是沒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