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麵的學問也不少。
假如每一次的回答不一致,那麼證明你肯定是說了謊,不然不可能記不清。
但是每一次的回答都一致,就能相信嗎?
那不見得,如果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一字不差,反而是不可信。
因為這個內容是你背下來的,而不是真實發生過,不然你每一次敘述的時候,不可能一字不差,畢竟你每一次敘述的環境和提問的切入點都不一樣,回答自然是會有細微的變化。
內容沒有變化,可是表達是一定會有的。
所以一遍一遍提問,對比之前回答的記錄,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簡單,確認對方是否說謊的一個小技巧。
楚新蒲例行公事,將自己的問題打亂又問了一遍,方龍的回答都沒有問題。
他的回答沒有前後矛盾,而且不是死記寧背,每一次的回答都是非常符合當下的語境和氣氛,且內容都是一致的。
陳望負責記錄,所以他知道方龍的每一次回答內容,現在記錄完之後,也是微微皺眉,知道詢問沒有突破。
楚新蒲繼而問道:“你們三個之中,肯定有一個人有問題,你既然覺得你沒有問題,那麼你覺得誰有問題?”
麵對楚新蒲的這個提問,方龍是一臉為難,說道:“楚班長,你這不是擺明了為難人嗎?
“為難嗎?”
“當然了,這就是得罪人的事情。”
“對方是抗日分子,你為什麼會覺得是得罪人,難不成你害怕得罪抗日分子?”
“楚班長可不敢這樣說,我哪裡擔得起,這高帽我可不敢戴。”方龍急忙搖手,可不敢承認這一條。
“那你就說,不然他們說了,對你可能不利啊。”楚新蒲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方龍也不顧及自己會不會得罪人了。
畢竟若是自己不說,對方說了,那麼倒黴的肯定是方龍。
“要是讓我猜,我覺得是錢文斌。”
“為什麼是錢文斌?”
聽到問為什麼,方龍一時半會也說不出來什麼,最後說了一大推似是而非的理由。
楚新蒲就知道,方龍是瞎說的,這個錢文斌並沒有給方龍表現出可疑的一麵。
最後詢問完,讓方龍離開,楚新蒲覺得自己現在是越查越疑惑。
這查來查去,連抗日分子的身份都確定不了。
至於你說是不是方龍?
就目前來看,方龍並沒有表現出值得懷疑的地方,但是楚新蒲也擔心,他是故意隱藏
畢竟如果能被輕易發現的潛伏人員,那不是一個合格的潛伏人員。
陳望放下手中的筆,出言說道:“班長,這方龍倒是貪生怕死的厲害,張嘴就出賣了一個自己的同事。”
陳望也看的出來,方龍並不是真的懷疑錢文斌,隻是臨時起意罷了。
“人之常情。”楚新蒲笑著說道,畢竟你擔心自己不說,對方卻會說自己,還不如自己也說了,免得吃虧,這是很正常的思路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