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鶯啼說組織通過顧青稚,還是掌握到了一些消息,這讓楚新蒲眼睛一亮。
他問道:“什麼消息?”
對於顧青稚,楚新蒲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過了,畢竟現在他在顧青稚眼中,就是一個漢奸。
還是非常讓人反感的那一種。
至於顧青稚的傷心,梁鶯啼是知道,之前沒有多嘴現在自然也不會。
“組織發現顧青稚和一個人多有聯係,認為這個人可能就是顧青稚的上線。”
“發現她的上線了?”楚新蒲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通過顧青稚的上線,聯係上他們組織,是有希望的。
“隻是懷疑,還不能確定。”梁鶯啼說道。
“這個人是誰?”
“文壇新秀,剛從國外回來,在報社發表了不少散文還有,有幾個文壇老先生比較看好,在江城小有名氣。”
“文壇新秀,多大年紀?”
“三十來歲。”
三十來歲,在文壇說是新秀其實很正常,而且他是外來的和尚,在江城這一片確實是新人。
但是有老先生看好,幫忙提攜,所以容易站穩腳跟。
“為什麼組織懷疑他?”
“他和顧青稚接觸較多。”
“可能隻是因為他要發表文章,和報社肯定要有很頻繁的接觸。”
“是這個道理,但是他出現的時間,也就是你懷疑顧青稚有變化的那段時間。”梁鶯啼解釋說道。
顧青稚之前肯定不是情報人員。
楚新蒲和她之前一起工作,對她十分了解,她當時是非常敵視日本人的。
但是在日軍進城之後,她反而是留在了報社,幫日本人說好話。
那麼肯定是這段時間之內,她有所變化。
組織就是按照這個,懷疑上這個文壇新秀的。
因為在組織調查的過程中,沒有發現顧青稚和什麼人有奇怪的聯係,反而是這個文壇新秀進入眼簾。
那麼顧青稚想要有所變化,被人帶入組織參加抗日,上線和引路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組織現在懷疑這個文壇新秀,就是顧青稚的上線和引路人。
兩人用報社作為橋梁,可以使工作方便見麵,算是非常好的掩護。
他們的見麵不會被人懷疑,而且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見麵。
聽完顧青稚的解釋,楚新蒲心裡明白,組織這樣的懷疑是有根據的。
隻是現在的問題是,你還沒有確定這個文壇新秀的身份,究竟是不是他們要找的抗日組織成員。
“其實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究竟誰在這個時候暗殺漢奸,其目的到底是什麼。”梁鶯啼將問題拉了回來。
現在暗殺漢奸,怎麼想都不劃算。
兩個憲佐,兩個警員,你彆說殺兩個,你就算是殺二十個,第二天憲佐班和警署的工作,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但是日軍搜查力度不減,他們這些抗日組織的活動就非常難展開。
如果你僅僅隻是為了殺漢奸,這是非常不理智,甚至是有點愚蠢的。
如果背後另有目的,那麼也要看這個目的,究竟值得不值得你這樣做。
可能你這樣做,是本末倒置。
“所以重點回來了,找到做這件事情的人,問清楚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楚新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