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第 237 章(2 / 2)

“適當的獻血量對於人體是不會有傷害的,也不會有任何後遺症,200-400毫升,根據個人體重不同我們會抽取不同劑量的血液,重症病人的血液需求量比較大,因此往往7-10個治愈病人才能支撐一個重症病人,而且還要考慮血型因素,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多多報道將整個杭城動員起來,這樣……”葉一柏餘光掃過重症區裡靜靜躺著的病人,“這樣,他們才有一線生機。”

沈明不住地點著頭,紀茂實是攝影師,文字功底比沈明差了不少,但是他非常明白這篇新聞的意義,他一個字一個字將葉一柏的話全部記了下來,明明是寒冷的冬天,但卻感覺到一絲熱意來,是血液的熱度。

沈明和紀茂實很明白,這篇新聞能真真正正讓他們記者的力量體現在這次抗疫中,杭城是杭城人之杭城,回想起《告杭城居民書》裡擲地有聲的文字,沈明和紀茂實的筆尖有有些顫抖,文字是有力量的,但文字的力量來源於現實,他們何其有幸能為杭城為這些躺在病床上的同胞,儘一份自己的力量。

“葉醫生,能請您寫一份倡議書嗎?”沈明忽然道。

葉一柏詫異地看他,“我?”

葉大醫生手術刀玩得溜,但是語文水平可稱不上高,當然按照90年後的標準來說,他語文成績也不差,不然也不能考上國內頂尖的學校再獲得世界名校的交換機會,但是1933年的民國,文人們雖大力倡導白話,但報紙上的大部分文章還是用白話和文言結合的方式來寫的。

雖比之前晦澀難懂的純文言文好得多,但這還是不是葉醫生能夠挑戰的難度。

“我不擅長這個。”葉一柏如實道。

沈明搖頭,他努力想要說服葉一柏,“葉醫生,您隨便寫兩句就行,您不知道您現在的影響力,您說的話的力度和我們的完全不同。”

葉一柏更詫異了,他來到東縣後幾乎接收不到外界的消息,根本不知道他如今已經被杭城裡的文人捧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他隻當沈明在和他說客氣話,他沉吟片刻道:“術業有專攻,倡議書我真的寫不來,不過采訪中如果要以我的口吻敘述的話,那麼……就寫這兩句吧,第一,我以我的職業道德保證,適當的獻血不會對個人人體造成任何傷害,第二,除了祈禱奇跡外,血清療法已經是這些重症病人最後的希望了,如果有符合條件的朋友願意伸出援手,我們和我們的病人都會十分感激。”

接下來的參觀中,紀茂實和沈明再次見證了一次搶救和一個病人的離開,這種沉重而壓抑的氣氛讓兩人拍照的手都格外沉重。

然而在采訪病人階段,兩人卻驚訝地發現重症區大部分病人的心態好得令人驚訝,經過臨時隔離點隔離十五天的他們熬過了最絕望的日子,已經慢慢開始接受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的事實。

“蠻好了,真的蠻好了,早點來看,這裡不吃人的。”

“你們從樓下上來的,見到一個小女孩,八歲,這麼高,臉尖尖的,很可愛。”

紀茂實聞言立刻點頭,“見過,她很好,我還給她拍了照片,可惜這裡沒有暗室,膠卷見光就不能用了……”

“很好就好,很好就好,她能活著,就好了。”女子對著紀茂實的鏡頭,露出一個笑容來,隨即她轉向葉一柏,“醫生,如果我有一天像老陳那樣了,就不用浪費時間救了,省下來的時間多幫我看看女兒,謝謝您了。”

葉一柏戴著手套的手輕輕拍了拍女子的手背,“您放心,我會幫您照看的。”

在女人安心而感激的神情中,葉一柏慢慢直起身子來,“好了,我們出去吧,彆打擾病人休息了。”說著他帶著沈明和紀茂實向隔離區外走去。

等到走到走廊,確定病人們都聽不見了,葉一柏才繼續道:“這回在東縣爆發的大多是肺鼠疫,這種病症的發展是非常快的,在沒有任何醫療介入的情況下,發病後病人2-3天就會呼吸衰竭,這批重症病人都是從臨時隔離點轉移過來的,大部分已經錯失了醫療介入的最好時機,我們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延長他們的生命。”

“這就好比是一場實力不對等的戰爭。”葉一柏邊走邊說道:“鼠疫耶爾森菌和人體自身抵免疫力的鬥爭,因為沒有對症的藥物,我們醫生能做的就是在兩軍對壘期間不斷提供食物、水等後勤物資,好讓病人堅持地更久一點,但這好比是困獸猶鬥,沒有增援,再頑強的軍隊都抵擋不了不斷增加的耶爾森菌。我這樣說,你們可以理解吧。”

紀茂實和沈明點點頭,雖然兩人聽不懂耶爾森菌、免疫細胞等專業名詞,但葉一柏已經解釋得非常形象且清楚了,讓他們這種不懂醫學的都能迅速明白了重症病人此時麵臨的境況。

“而治愈病人體內的抗體就好比是一群戰勝過鼠疫耶爾森菌的戰士,他們有過戰勝敵人的經驗且在已經完全消滅耶爾森菌病人的體內已經不需要發揮作用了,而這時候用血清療法,將治愈病人的血漿輸給重症病人,就好比給了重症病人體內頑強抵抗的軍隊強有力的增援,源源不斷的增援和切實的後勤保障,這場戰役就有了勝利的希望了。”

紀茂實和沈明聞言隻覺得心潮澎湃,就好像他們也成了這場戰役中的參與者,兩人回頭向重症區望去,透過透明的玻璃,兩人能看到一條條掙紮在生死線上的生命。

“葉醫生,我們一定儘力,不,我們一定做好。”沈明鄭重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