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賜封為公主(求月票)(1 / 2)

長安好 非10 8692 字 8個月前

近來徐氏叛軍於江南之地大肆渲染李逸與常闊兵敗之事,並堅稱明後氣數已儘,揚言不日便要攻入京師,必使明後還政於李氏太子。

響應者越來越多,除了本就待明後稱帝不滿的官僚豪紳之外,亦有摻雜私心的各方勢力暗中推波助瀾。

加之徐氏叛軍於各處強行募召,自起事不過短短數月,如今得兵已有十萬餘眾,勢力增長實在迅速。

朝野上下人心難安。

此一日早朝之上,聖冊帝與百官商議平亂對策,有人大肆彈劾李逸,認為此戰進展不利皆因李逸無用兵之能,應立即更換主帥。

亦有人反對,認為戰中易帥於軍心不利。

另有許多官員提議,廣集諸王與各方之力,共同討伐叛軍。

此提議也遭反駁,各路諸侯未必沒有異心,令他們出兵,或正給了他們借討伐亂軍而壯大己勢的機會,恐有養虎為患之憂。

爭執聲中,聖冊帝暫未表態,直到左相長孫垣出列,正色道:“諸位大人之法,隻可暫緩表象之危——”

他立於百官之前,微抬眸看向高坐龍椅之上的女帝:“而臣有一法,可永絕後患,徹底平息此戰,令各方歸心,隻是不知聖人願行否?”

“隻要可解大盛之危,無論何法,朕身為國君,自當從諫。”

長孫垣微躬身,其聲頓挫有力:“那臣便鬥膽,請聖人還政於皇太子李智!”

金殿之上,諸聲倏然散畢,隻有無聲悚懼戒備之感迅速蔓延。

太子李智麵色大震,不可置信地看向那位左相大人。

“須知徐氏叛軍起兵之名目,便是欲使聖人還政,其之所以能聚集十萬餘眾,也正是因此,足可見天下人之心何歸也!”

長孫垣的聲音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聖人若肯還政,亂軍自然儘失人心,再無立足之根本,天下歸心,則李氏江山安矣!”

“臣已言儘,不知聖人可願為大盛江山子民而慮,退居於太上皇之位?”

他言辭間還算客氣,未曾明言指出明後乃禍源根本,隻以諫言之口吻,行迫其退位之舉。

且在長孫垣看來,他願尊明後為太上皇,而非皇太後,亦算給足了對方體麵,已是最大的緩衝折中之法。

天子一派官員已然色變,有人欲出列,為魏叔易所阻。

龍椅之上,女帝聞言,無驚無怒。

“若此舉可救李氏江山於水火,朕絕無遲疑,今日即可於這大殿之上行禪位大典——”

女帝抬手,解下天子冕冠,遞與一旁內侍,令其交由太子。

百官驚變,有朝臣出列撲跪而下,悚然驚呼:“陛下!”

聖冊帝微轉首,看向太子,聲音無喜怒:“隻是既為大盛江山安穩而慮,朕便尚要問太子一句,自認是否已有持政治國之能,如有,朕心自可安。”

內侍已垂首捧著冕冠來至太子麵前。

內侍的手在顫抖,冕冠之上垂珠隨之晃動,然而太子抖得更甚。

長孫垣看過去,定聲道:“殿下年已十三,是時候擔起李氏江山重任了!”

見太子仍猶豫不定,麵有冷汗滾落,長孫垣撩袍而跪,抬手道:“臣長孫垣,萬請太子殿下承繼大統,以大局為重!”

值此關頭,時機已至,旋即有諸多官員附和而跪,先後高呼:“臣等請太子殿下承繼大統!”

除去了冕冠,花白發髻示於百官之前的聖冊帝高坐未動,隻靜靜看著此刻被長孫垣等人高高推起的太子。

太子壯起膽子,抬眼看向禦階之上龍椅所在。

然而他來不及去幻想自己坐上那把龍椅時的情形,便在同聖冊帝那一瞬的對視中被本能的恐懼淹沒。

太子顫顫跪了下去:“兒臣尚無理政之能,請聖人收回此言!”

長孫垣聲音沉下:“殿下!”

太子將頭叩下,顫聲道:“諸位大人……吾尚年幼,實不堪擔江山大任……!”

十三歲的孩子,聲音裡已現出恐懼的哭意。

長孫垣既痛又恨。

值此之際,已是逼明後退位的最佳良機,有他長孫家與眾大臣以命相諫,竟也扶不起這位懦弱至此的太子!

這就是明後一手“培養”出來的國之儲君!

眾臣還欲再勸,然太子已將額頭磕破,字字懇求哭求:“求聖人收回此令!”

聖冊帝輕歎口氣,渾身緊繃的內侍會意,捧著冕冠回到禦階之上。

在聖冊帝的示意下,內侍將冕冠輕放於龍桉之上。

她看向跪在那裡的長孫垣等人:“太子如此推拒,朕又當如何安心將大任交付?”

“如此,朕倒要問長孫大人一句,值此動蕩不安之際,爾等以此方式令朕退位,是否有挾無知幼帝而亂政之心?”

發髻花白的帝王拂袖而起,語氣驟然變得沉肅。

長孫垣抬首:“臣待李氏江山忠心耿耿,從無異心!”

事已至此,臉麵已經撕破,已無遮掩必要:“倒是聖人,當年自稱暫代朝政,卻遲遲不肯還權於李氏,正因有如此倒行逆行之舉,方致今時之禍!我等據實而諫,無愧天地,無愧先皇,無愧江山萬民,試問何錯之有!”

“好一個何錯之有!”聖冊帝定聲問:“今時之禍當前,臨陣易帥尚是大危之舉,更遑論帝位易主!如今不僅內憂,更有異族外患虎視眈眈,長孫大人此時令朕退位,而使稚子登基,將大盛安危置於何處?諸卿當真無錯,當真無愧嗎!”

“而徐氏叛軍之禍,究竟是朕之過,還是裡應外合之果,長孫大人應比朕更清楚!”

長孫垣麵色一變,開口欲言,卻見有官員快一步出列,道:“……徐氏叛軍揚言不日便可攻入京師,想來於朝中必有內應!還請聖人徹查!”

很快,附和者一一出列。

“沒錯,糧草被劫之事疑點實多,必有內奸提早將糧草運輸之機密泄露給了徐氏叛軍!”

“眾所皆知,徐正業麾下部從薛仁,乃長孫大人家中妻室表親,對方起事,必會想方設法籠絡朝臣,而長孫大人身居高位,對方豈會毫無動作?故而若說長孫大人事先不知徐氏謀反之事,臣實難信之!”

“那反賊駱觀臨昔日於朝中任禦史之職時,亦與長孫大人來往甚密!”

“臣等請徹查長孫氏與亂軍是否有勾連之實,以肅清朝內!”

聖冊帝即令司宮台與禁軍搜查長孫府,很快便搜出了往來密信之證。

另有諸多朝臣聲稱“長孫垣早有反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