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憶父親(一)
辛光明來到墓地,看到了一座座的墳頭。
這些年他沒回家,墓地上又添了好多新墳頭。他慢慢的摸索著,來到自己的爹娘墳前,停住了腳步。
他蹲下身來,把燒火門前的乾草收拾利索。然後跪在地上,打著火機,點著了一張草紙。
喊了一聲:“爹、娘孩兒我給你們上墳來了。”
他不喊爹娘不要緊,他這一喊爹,一叫娘,眼淚在也忍不住了。
他感覺鼻子一酸,淚水直往下流。不多一時,他就成了一個淚人了。
辛光明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對母親印象不很深刻。是他爹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娘的把他養大,對他爹的感情很深。
跪在地上想起了他的爹。
記得他娘是那年三月份去世,五月份就有人上門提親。
臨村有一個寡婦,知道辛祥生的為人,既忠厚老實,又勤儉持家。
想和辛祥生組成一個新家,就托媒婆來提親。無論媒婆怎麼說,辛祥生就是不答應。
他怕後媽進門之後,兒子受委屈。他寧可自己受孤獨,也決不讓兒子受折磨。
那個時候,畄妮小,腦子又有病,一切家務都靠辛祥生一個人搭理。
首先是吃飯的問題,總不能每天都找彆人幫忙,辛祥生隻好自己學著做飯。
在他們這個地方,主食就是煎餅,攤煎餅的活都是女人們乾的。
他娘剛去世的時候,找兩個婦女幫忙攤煎餅。他爹感覺到這樣不是常法,於是就用自己的一雙又粗又笨手,學著攤煎餅。
攤煎餅都需要兩個人,他爹一個人沒辦法,隻好
讓兒子學燒火。
畄妮是個孩子,又沒乾過活,把鏊子燒的一陣熱一陣涼。
爺倆攤了一天煎餅,連一個好的都沒攤成。到了晚上,把辛祥生難為的大哭了一場。
日久天長,畄妮學會了燒鏊子,他爹也學會了攤煎餅。雖然沒有彆人攤的好,但是爺倆每天也能吃飽。
他爹不但顧著爺倆吃的,而且還得顧著爺倆穿的。每當爺倆的衣裳破了,他爹還得學著縫補衣裳。
雖說男人的手粗,縫出的衣裳不好看,把它穿在身上既能保暖也能遮體。
剛開始,他爹不會縫。在煤油燈下,經常右手拿著針,把左手紮流血。
有時候,畄妮看到他爹手上的血滴在衣裳上,有些心痛,想替爹乾點活。
就在一邊偷著學縫衣裳。每當自己的衣裳破了,他都先縫兩針。慢慢的他也學會了補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