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坐到了石柳邊上大石塊上,跟她一起看著下麵。
“怎麼不下去熱鬨熱鬨?”
“老和尚也沒下去。”
“那是和尚老了。”
“那是小僧還小。”
淨明聽了點點頭,石柳依然翹著二郎腿晃啊晃。
說來她這肉嘟嘟的身材,想翹個帥氣裝逼的腿都感覺腿短半截。
不過隻追求舒適的石柳來說倒是不算個事,好歹還能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不是。
“師祖,師父,水好了。”
石柳直接指了指平日裡當桌子用的大石塊已經被淨明當凳子坐了。
這當然難不倒專門學過伺候人的法定。
不多久他就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搬出來的小方桌,然後又是茶壺茶葉茶碗的,一番忙碌之後一老一小都安心的享受著他泡的茶水。
趕早拿到粽子的信眾則個個眉開眼笑,起晚了沒趕上的則是暗自懊惱,隻能等著中秋的月餅和年末臘八粥能夠趕上了。
這麼多年下來,潭垣寺的規矩信眾們也都摸熟了。
何況這是皇家寺院,平常日子也進不來。
能來的日子自然來的人就多了一些。
隻是再多的人,潭垣寺準備布施的東西也從不多做。
先到先得,晚到隻能再等一年。
碰上科舉大年,來的人更多。
不光潭垣寺,就是皇城周邊的其他寺廟也是人滿為患。
信誌跟著師兄們布施完最後一個粽子就幫著收拾東西。
然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往日裡對什麼都好奇的小師叔祖竟然不在。
摸摸自己的小光頭,沒想明白為什麼熱鬨的日子反而不好奇了。
這一天寺院裡除了布施粽子之外,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由俗講僧給信眾們俗講。
俗講是一種說唱並用、散韻相兼的講經方式。能夠很好的感染聽眾,使講解經綸義理變為雜說因緣比喻,使之通俗易懂。
內容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演述佛祖成道的經過,表現佛教祖師、得道高僧的事跡,如《太子成道變文》;
二、宣揚佛教教義和思想,如《妙華蓮華經講經文》;
三、闡述佛教的清規戒律,如《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
四、宣揚佛法無邊,鼓吹修行實踐中的情感體驗,如《醜女緣起》。
佛教講究真俗二諦,俗講就是以俗諦顯示真諦。
潭垣寺的住持戒一就是非常出名的俗講僧。
因此到差不多的時候,淨明就對石柳道:“靜塵,你帶著法定下去跟著信眾聽聽你師兄們的俗講。能參悟多少是多少。”
放下腳坐直身體,石柳疑惑問道:“師父,什麼俗講?”
“你下去了,就知道了。”
“哦。好吧。”起身拍拍屁股,石柳雙手合十對著淨明道:“弟子先行告退。”
說完又直接朝著法定招手:“走了,法定。下去聽師兄們講俗。”
“師父,剛才師祖說是俗講。”
“還不都一樣。走。”
淨明看著他們笑鬨出門也毫不在意,低頭給自己續了一杯茶,眯著眼睛享受這茶香,這清風,這鳥鳴……
“師父,俗講是什麼我還挺好奇的。要不我背著師父走吧,能快點。”
“快什麼,慢什麼,反正到了也就知道了。”
法定內心狂喊:可是我想早點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