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可以越級提拔官員,但自己不行。這個張嶷就算是再有才,也得立了功勞,才能授之以職位。
若是不按規矩行事,不出差錯還好說,但真要有個什麼閃失,世人群情洶洶,口誅筆伐,那幾乎就是鐵定的事情。
所以寧可穩一些,也不可有冒失之舉。
“馮郎君竟然舉薦張嶷為一郡太守?”
楊儀聽到這話,失笑道,“馮郎君才高則高,卻是年少了一些,見識有些短了。殊不知,那張嶷出身本就孤微,因為救縣長夫人一事,這才有了些許名聲。”
“能從縣功曹一躍而成州從事,已經是越級而授職,若是突然再授太守之位,未免會讓人說丞相不明法度,此過矣。”
過你妹!
聽了這話,馮永心裡頗是有些不悅。
這楊儀,果然擅長得罪人。
雖然語氣客氣,可說出的話卻是一點也不客氣。
明著說自己年少,其實就是在那裡擺他的老資格。
竟然還在丞相麵前直接說彆人見識短,會不會說話?老資格了不起嗎?
馮永又看了一眼楊儀,心想我舉薦誰當官,那是我的事,行不行那是諸葛老妖說了算,關你鳥事?
竟然還當麵對我指手劃腳,真討厭!
馮永勉強笑了笑,“是,是永太過孟浪了。”
說著,又轉向諸葛亮說道,“丞相既暫時無合適的太守人選,永倒是想毛遂自薦,就是怕力有不逮,故想向丞相提些要求,不知丞相能否允許?”
諸葛亮沒想到這馮永被楊儀這麼一激,卻是激起了他的性子,當下大喜。
他本意就是想著讓馮永去當這個越太守,隻是剛才看到馮永縮了頭,這才沒有提出來。
本還想著自己還得再想個合適人選,沒想到這小子突然改變主意,竟然自己主動站了出來,諸葛亮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你且說來。”
諸葛亮連忙說道。
“永不擅領兵,故想要些人手幫忙帶兵。”
“此易耳。”
諸葛亮笑道,“我知趙廣王訓等人,皆是與你兄弟相稱。此次南征,我觀趙廣王訓楊千萬等人,皆是有領兵之能,你又有統籌之材。”
“有道是二人齊心,其利斷金。你們兄弟幾個,何止二人?若是能齊心協力,又何愁越不平?”
馮永雖然知道自己衝動了些,但也不後悔。
畢竟自己有那麼多兄弟幫忙,身後還有興漢會的眾人,難道還怕區區半個越郡的叛亂?
曾國藩不也是不會領兵打仗嗎?最後不還是把太平天國鎮壓了下去?能找到幫自己帶兵的人就行了。
至於南征的事,到時再想想法子吧。
“不止他們,還有三位。”
“誰?”
“柳隱,張嶷,句扶。”
“柳隱不行,此人我另有他用。張嶷倒是可以給你,還有句扶是誰?”
“哦,他如今是朱提郡的軍司馬,我觀此人也有幾分本事,故想著讓他跟著去越。”
“軍司馬不過是郡都尉的屬官,調動倒是簡單。”諸葛亮點點頭,“這個可以。”
“我還想要越郡幾個縣的縣長縣令之位。”
“越郡本領有十一縣,如今割了南方會無縣定縣兩縣並入雲南郡,還有九縣,我可以應下你三縣。”
“成。”
“還有麼?”
“哦,還有一事,關家三郎關索,如今重歸關家,我看此人勇力過人,曾大敗夷人第一勇士鄂順,能不能讓他也跟著我去越?”
馮土鱉得寸進尺,竟是說出這番不要臉的話來,聽得諸葛亮臉上就是一黑!
我知道你以後和關家是姻親,但就算是你再想幫關家,也要注意影響行不行?
“還有麼?”
諸葛亮咬著牙問道。
“咳咳,還有最後一事。”
“說!”
“聽說丞相擒了那高定的妻兒家小?我想著,到時能不能讓我帶去越,那高定乃是越夷王之首,到時我看著能不能用他的妻兒來勸說一下那些夷人。”
“夷人好鬥,重勇士,若是高定沒被誅殺,此事倒是可以一試,可惜……”諸葛亮搖了搖頭,“隻怕你打錯了主意。”
柯郡有馬忠,永昌郡有王伉和呂凱,按自己的計劃,再降服高定和孟獲,越郡和益州郡就可以完全平定。
可惜的是,三郡都成功了,偏偏越的高定卻是寧死不降,這才造成了越沒人能服夷人之望的現象,導致越南部平了複反。
“丞相莫要忘記了,我方才所說的,那關家三郎君,曾大敗鄂順,生擒那鄂順於味縣城下,救出呂凱。”
馮永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後來我與那鄂順有過交談,知其曾深受高定大恩。故我與他有過約定,隻要能讓他得見高定妻兒,並且保他妻兒平安,他就聽命於我。”
“此人乃是夷人第一勇士,又是高定手下第一猛將,在越素有威名,若是讓他護著高定妻兒到越,想來定能領越不少夷人聽命。”
挾天子以令諸侯嘛,曹老板已經做出了榜樣,馮永也可以依葫蘆畫瓢啊。
諸葛亮聽到這裡,猛地站起來,“你竟是早有此等打算?”
“沒啊,隻是剛剛才想起來。”
馮永一口否認。
我信了你的邪!
諸葛亮瞪了他一眼,心道你明明早就考慮過此事,竟然第一時間還不願意出頭,當不是人子所為!
馮永心裡卻是想著,我本是計劃讓黃崇當堂郎縣縣長,再讓鄂順當個縣尉,以保堂郎縣的安寧,卻是沒想著要乾這麼一票大的。
想到堂郎縣,馮永不由地又看向諸葛亮,開口道,“丞相,永還有一事……”
諸葛亮不由地一哆嗦:你小子有完沒完?!
“我欲更衣!”
大漢丞相卻是不想再讓這小子再提要求,轉身就要走到後頭。
誰知馮土鱉喊了一句,讓大漢丞相竟是連更衣都不去了,生生地又轉過身來。
--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