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如同捧著一個稀世珍寶,輕聲問道。
關姬側頭想了一下,搖了搖頭,“今日在遊府在吃了不少,沒什麼想吃的,倒是想喝點。”
“想喝什麼湯?”
“喝點甜的,蜜酒……”
“不成!”馮永驚得跳起來,“從此以後,酒絕對不能再碰!一滴也不行!”
雖然蜜酒的度數並不高,但好歹也是蒸餾酒。
想起關姬在平襄還喝過蜜酒,馮永一下子就慌了。
完了,老子的第一個孩子!
馮永忍不住地來回走動,心如火焚。
要緊嗎?
前世的那些孕期護理知識是怎麼說來著?
不對啊,彆人懷孕都是喜歡吃酸的,你想吃甜食算怎麼回事?
你怎麼就想著吃甜的呢?
看著馮永臉色大變,擔憂無比的模樣,關姬連忙說道,“阿郎,妾不喝了。”
馮永看到關姬一臉的小心,還有站在旁邊阿梅的擔心,這才反應過來,“我沒事,就是擔心細君你。”
頓了頓,“細君想喝點甜的,那我去給你熬點紅糖雞蛋湯。”
阿梅連忙道,“主君,還是婢子去吧。”
“不用,你不懂怎麼熬,還是我親自去,你在這裡守著細君,小心伺候著。”
馮永擺擺手,邁步向外走去,哪知走到門口,卻是踢到了門檻上,當下就是一個踉蹌。
“我無事,無事,細君你且安坐。”
馮永人還沒站穩,就連忙對著關姬說道。
關姬的懷孕打亂了馮永的計劃。
按道理,自家婆娘懷孕了,自己應該陪著她。
可是此次他領軍來隴西,是為了羌胡異動之事。
這讓馮永有些躊躇,想要取消去首陽的計劃,繼續留在襄武,以待時機,同時也好讓關姬安心養胎。
關姬卻是力勸馮永以國事為重,並且還在早上舞了刀法,證明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嬌弱。
嚇得馮永魂差點魂都掉了。
關姬又主動提出,準備回漢中去休養,被馮永直接否決了。
他就是再不懂孕婦護理,後世也道聽途說過一些關於這方麵的知識。
雖然南鄉那邊一直在總結孕婦的護理和生產經驗,但馮永怎麼可能放心把關姬交給彆人照顧?
而且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進入寒冬,不適合趕遠路。
在阿梅這個專業人士的確定下,同時按想起後世的說法,懷孕還不到兩個月的關姬仍可正常活動,馮永這才決定把她帶往首陽。
同時讓人通知南鄉那邊,立刻派出最有護理孕婦經驗的女醫工過來,還有藥物、各類物品都必須準備好。
算算日子,等關姬到顯懷的時候,至少也要到明年春日。
真要到不便行動的時候,提前讓她回平襄或者冀城,甚至直接留在首陽生產都行。
至於漢中,馮永沒考慮。
路途太過遙遠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手上醫工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醫工,接生也是最科學的。
隻要把南鄉的人員和物資調到哪裡,哪裡就是最好的醫院。
唯一可慮的,就是首陽的物資比較匱乏,條件可能沒漢中好。
但對於馮君侯來說,這也算是個事?
冬日裡要注意保暖,於是馮永又讓人通知平襄那邊,讓工程營派出人手,火速趕到首陽。
雖然關姬懷上胎兒的消息沒有大肆宣揚出去,但馮家的部曲卻是每個人都要通知到,免得他們日常不注意,驚擾到關姬。
隻是當君侯夫人懷上了的消息傳開來,彆說是部曲們,就連軍中都表現出一種抑製不住的狂熱和興奮。
句扶甚至顧不上避嫌,親自前來問候了一番。
搞得馮永有些詫異莫名。
“隻有阿郎有後,他們這些人,才算是真正能安心下來啊!”
關姬站在馮永身後,臉上帶著母性的光輝,看著句扶腳步輕快地離去,輕聲解釋了一句。
“什麼意思?”
馮永仍是不明白。
“如今阿郎在大漢已經算是一方人物了呢,他們都是阿郎親自提拔起來的,算得上是阿郎的門下。”
“阿郎越是身居高位,他們就越能得誌。”關姬說著,看向馮永,“阿郎有後,那就說明馮家的產業終於有人繼承了。”
“現在阿郎的門下,有誰不靠著興漢會的產業吃飯?妾肚子裡的孩子,就是興漢會的定心丸呢!”
關姬湊到馮永耳邊,略顯驕傲地說道。
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感受古人對子嗣無比重視的隆重,但馮永還是笑道,“如此說來,細君可是大功臣呢。”
關姬下巴輕輕地靠在馮永肩膀上,輕輕道,“阿郎有後,不但妾安心了,府上也安心了,大夥都安心了。”
馮永心裡微微一震。
雖然這幾年大夥吃肉喝湯,大漢的變化日新月異,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畢竟按以前曆史的治理經驗,蜀地至少要休養生息十數,甚至數十年,才能達到現在的水平。
更彆說蜀地欣欣向榮,大夥日子蒸蒸日上的時候,還能舉全國之力進行隴右之戰的同時,生活水平並沒有明顯下降。
甚至還在可預期的時間內變得更好。
這讓所有人都產生了一種不真實感。
一種在快速運行中沒有抓住牢靠物的虛浮感。
但沒有人願意放棄這種快速前進的爽快感,就連諸葛老妖也不願意。
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因素,就是自己。
身為興漢會會首,即便沒有人對自己說這些,自己也能感受到會裡兄弟的某種焦慮和急躁情緒。
很明顯,關姬懷上孩子的消息,會在很大程度上安撫這種焦慮和急躁。
馮永想到了這些,轉過身去,輕輕地抱住關姬,在她耳邊堅定地說道,“放心,我不會離開細君的。”
“嗯,妾知道。”關姬靠在馮永懷裡,輕聲道,“妾一直擔心的是,阿郎若是無後,妾愧對馮家的先祖,愧對姑舅。”
“現在,妾再沒有任何擔心。”
“可是我擔心細君你啊!我打算明日就馬上啟程去首陽。”
“這麼匆忙?”
“拖一日就會越冷一日,對細君趕路不利,早去早好。”
“那公孫徵怎麼辦?”
“現在我就去找陳式,先把人從他手裡借調過來再說。有借無還,不正是大漢的優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