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就是那批河曲馬?”
馮永有些不確定地問了一句。
開春以後,遠在西平郡的劉良派人送回來一批馬。
是用糧食、毛料、烈酒等,從西平郡及西海一帶的羌胡部族手裡換回來的。
數量不少,足有三千匹。
隻不過據畜官周爐(即閹割師傅“吳一刀”的徒弟,繁殖騾子的先驅者)等人的測試。
發現這批馬用來當戰馬,雖是比平襄北邊的馬匹差了一些,但也算是勉強合格。
馮永當即決定用它們來做騎軍的備用戰馬。
也就是平時用這種馬來騎乘,或者馱將士的盔甲等,衝鋒時騎軍再換上真正的戰馬。
這樣的話,就可以減輕騎軍對戰馬需求壓力。
畢竟戰馬可不是那麼容易生產的。
哪知後頭周爐再對它們進行挽車測試時,發現這種馬用來當挽馬,比起一般的挽馬不但要力氣大,而且耐用許多。
這就引起了馮永的興趣:也就是說,這種西平和西海一帶的馬匹,居然是挽乘兩用。
甚至挽用方麵要優於騎乘方麵。
為了進一步測試這種馬,馮永又以支付運費的形式,把這批馬轉交給東風快遞。
“兄長,那河曲馬,當真是好用。滇馬在山路好用,但在大道上,還是得看這種大馬,拉得多,走得遠。”
提起這個事,許勳不禁有些眉飛色舞。
如今東風快遞的物流網絡,已經很成熟了。
從越巂開始,大道直通錦城。
從錦城轉漢中這條路,走的是金牛道,道路崎嶇。
從錦城到漢中,再從漢中到祁山堡,都是山路居多,所以滇馬占了優勢。
祁山堡現在是隴右最大的倉庫,從那裡東西到冀城、平襄等地,隴右自產的馬匹則比滇馬要有好用。
除了道路狀況比較好,可以直接拉車的原因以外,滇馬在冬日裡沒辦法出祁山,也是一個方麵的原因。
在各個關鍵的城池,東風快遞都建有龐大的倉庫。
就如祁山堡,從漢中運往隴右的糧食,都是先由滇馬運到祁山堡,然後再換成馬車牛車之類運送。
當然,這段路程的運輸,還可以拿出來一部分當作獎勵,讓隴右表現出色的部族來進行。
畢竟幫東風快遞運東西,對於各個胡人部族來說,可是搶破頭顱的好事。
聽到許勳這般稱讚,馮永“哦”了一聲,“這麼說來,那批馬確實好用?”
“委實好用。若不是官道像雙南大道那般,鋪上人工石,行走四**車,小弟走一趟,就能抵得上現在的三趟。”
許勳興奮地說道。
“彆想了,這金牛道一修就是三年多,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工程營裡也缺人,哪有人給你修人工石路?”
馮永沒好氣地說道。
“兄長有所不知,這金牛道已經修得差不多了。”
馮永不提這事還好,一提這個,許勳就湊過來,“小弟此次過來,正是帶了慕嫂子的信。”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個油紙包,小心地把油紙攤開,把裡頭的信遞給馮永。
“聽慕嫂子說,這修金牛道的工程隊,有一半已經調回了漢中。”
“小弟經過南鄭時,看到那邊似乎有什麼大活,陣勢還挺大。”
許勳還提了一下他在南鄭時所見。
馮永抽出信紙看了一遍,上頭所說的事,有一件正是與南鄉工程隊有關。
諸葛老妖當年進駐漢中時,就抽了南鄉工程隊一部分人手前去修路。
這一修,就是三年多。
在這三年多裡,工程隊的工人,和後世的農民工一樣,基本都是在年底才能回南鄉與家人團聚。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在隴右之戰最緊張的時候,才被迫停了三個月工期。
不過馮永也沒虧,這幾年來,這工程隊的成長速度,很是飛快。
他的手頭裡很快就擁有一大批熟練土木工程的熟練工人。
同時還讓工程隊的組織人員、土方計算人員、設計人員等等,得到了鍛煉。
簡直不要太爽。
臨時抽過來服徭役的民夫和專業工程隊一比,水平高低一下子就出來了。
北伐過後,諸葛老妖乾脆免去了南鄉的各種徭役,隻讓南鄉專出工程隊,幫他搞土木工程,什麼棧道啊,關城啊等等之類。
前年被趙老爺子燒掉的斜穀棧道,就是工程隊幫忙重新建起來的。
李慕信裡頭所說的事,就是在修金牛道完畢後,丞相府又打算讓工程隊在南鄭修建一個行宮。
時間給得很緊,要三個月內完工。
看到這裡,馮永眼皮禁不住地跳了好幾下。
不是因為時間緊。
以諸葛老妖的摳搜性子,能蓋多大的院子?
又不是後世的那種水泥鋼筋大廈。
以工程隊的專業程度,再加上人手足夠,隻要甲方能拿出要求,作為乙方的工程隊兩個月就能把它蓋起來。
馮永眼皮不受控製地亂跳,是因為房子的名字。
因為行宮這種東西,不是一般的院子。
彆人最多叫府,皇帝的院子才有資格叫宮。
諸葛老妖……總不可能建行宮給自己住吧?
馮永把信折起來,心中閃電般地掠過一個念頭:曆史上……沒這麼一出吧?
許勳看到馮永看完信後,定定地坐在那裡,陷入了深思,當下不敢打擾,又不敢擅自走開,隻能坐在那裡陪著。
也不知過了多久,馮永突然問了一句:“自錦城去漢中,最難行的一段,莫過於劍閣至陽安關,現在如何了?”
大小劍山是諸葛老妖最先讓工程隊修築的地方,那裡已經建起了關口與閣道,現在大夥已經開始叫它劍閣。
從錦城到劍閣這一段路,並不算難走,車子可以並軌。
但從劍閣到陽安關這一段,山路崎嶇,除了獨輪車能通過,就算是最輕便的車子,那無法通行。
這三年多來,工程隊主要修的,就是這一段。
馮永從越巂領軍至漢中,曾看到修好的一段路,築起了可行馬車的閣道。
若是這段路全是這種閣道,那可就好辦多了。
“兄長,這段路但凡難行之處,皆是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比起以前,不知方便多少。”
許勳連忙回答道。
馮永點頭,又問了一句讓許勳莫名的話,“我聽說,丞相去年十二月時把府營遷出了南鄭,置於平原上?”
“正是。”
“那就沒錯了。”
馮永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