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有人想要取代蜀中的那些世家,成為大漢望族呢。”
張星憶笑嘻嘻地用關姬所能理解的話解釋道。
相比於一心想要振興馮家與關家的關家阿姊,經常與馮姊夫放眼大漢天下的張小娘子,自認得眼界要高上一層。
雖然正室夫人有身份優勢,但是她有心理優勢啊。
她甚至還看向馮永,嘴裡重重地咬字問道:“姊夫,你說呢?”
馮永看著張星憶眼中閃著得意之色,咳了一聲:
“不錯,這甘蔗園、牧場、工坊之類的,都是大夥沒做過的行業。”
“想要維持住這些行業,像種地那樣隻會悶頭乾活是不行的。”
“興漢會在越巂開學堂得了好處,這些人家估計著是想要有樣學樣,所以這才求到我頭上來。”
關姬聽了馮永這番話,這才恍然:
“可不就是這個說法?彆的不說,單單開個工坊,與在莊子裡隻管種地可是兩回事。”
說著,她又若有所思地看向張星憶,“四娘這心思,倒是轉得快。”
張星憶得意地把一塊脆骨放到嘴裡,“哢嚓”一聲。
馮君侯看著張星憶這小模樣,臉上禁不住地露出意味深長的一笑。
雖然不知道此時的馮永心裡在想什麼,但是關姬與馮永終究是夫妻連心。
她看到張家小娘子敢在自己麵前這般囂張,心頭本來有點惱火。
但當她瞟了一眼馮永後,忽然就是微微一笑,開始穩坐釣魚台,慢條斯理地舀起一勺肉糜。
“來,阿蟲,張嘴,啊……”
坐在桌前的幾人,阿梅在低頭認真吃飯,一對小兒在等著喂飯,剩下三人皆是各懷心思。
直到夜裡,君侯與君侯夫人入睡前,君侯夫人這才柔聲問道:
“阿郎所立足者,乃是興漢會,而學堂又是興漢會根基之一。如今有他人欲插足,妾觀阿郎,不以為憂,反以為喜,何也?”
這些天來一直奔波,今天回來後沐浴的時間有點久,沐浴的時候爽是爽,但累也確實累。
好不容易睡了一覺恢複了些精力,方才又再來一番小彆勝新婚,馮君侯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有些扛不住。
此時隻覺疲倦欲睡,聞言便隨口應道:
“所謂滅賊興漢,可不單單是滅了曹賊就行,曹丕敢行篡逆之事,中原那些世家大族,出力甚大。”
“世家大族之患,由來以久,桓帝時的梁氏一門,可見一斑。”
畢竟馮君侯自己是被丞相寫入《出師表》的人物,所以對大漢丞相特彆點名批評的桓、靈二帝,他自然是要特意去了解一番。
這個放在後世就叫做認真領會精神。
想要混官場,這種敏感性是必備素質。
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避免踩雷。
於是馮君侯就了解到漢桓帝時的三件大事:
一是誅梁氏一門,二是寵信宦官,三是黨錮之禍。
漢桓帝時期的跋扈將軍梁冀,正是出自梁氏。
梁冀跋扈到什麼程度呢?
毒殺漢質帝,殺朝官,殺名儒,滅富戶以掠其財,百官側目而不敢違命,天子恭之而不能親政。
九人封侯,三人當了皇後,六人做了貴人,出了兩個大將軍。
夫人、女兒中享有食邑而稱君者有七人。
三人娶了公主,其他官至卿、將、尹、校的有五十七人。
最後梁冀伏誅時,被沒收的家財抵得上朝廷一年租稅的一半。
雖然梁氏是外戚加世家的結合體,但也可以從中窺視出中原頂級世家大族是何等龐大。
蜀中的世家大族與他們比起來,就是個弟弟。
關姬聽到馮永提起梁氏一門,卻是更加迷惑了:
“妾雖恨不得曹賊覆滅,但亦不得不承認,如今魏國朝野內外,仍有不少的能臣。阿郎以桓帝梁氏一族喻之,會不會太過了些?”
平日裡都是與張星憶談政事,與關姬談軍事。
如今關姬出乎意外地主動談及時政,馮君侯知道她十有八九是受了晚食時張星憶的刺激。
當下不敢怠慢,連忙強打起精神,耐心解釋道:
“一點也不過。偽魏在曹操那時,不拘曹氏宗親,寒門世族,皆量才以提拔,方有初時之盛。”
“然至曹丕時,以曹氏旁宗掌軍,以世家大族治政,寒門難再出頭,同時又對曹氏近宗防範極深。”
“曹氏偽王的封地不但時常變更,而且既無治權,更無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囹圄。”
“如今曹睿當政,曹氏旁宗唯曹真能看得過眼,而且還是從曹操時就留下的老人。”
“隻待曹真一去,曹氏宗親勢弱已成必然。到時除非曹睿能壯士斷腕,否則世家大族定然會漸掌軍政,為禍曹魏。”
後世好多人都說曹睿隻要能長命,司馬懿就不會有機會,曆史就會改變。
但在馮永看來,司馬懿隻是曆史的一個偶然。
即便沒有司馬懿,後麵也會有司馬貳,司馬叁。
除非曹睿既長命,又能改變魏國的立國之本,有辦法改造世家大族這個寄宿在魏國身上的吸血集團。
否則曹魏最後依舊會走上司馬晉的老路子。
因為司馬晉的本質就是士族政治。
若是曹魏讓世家獨大,最終也會變成士族政治。
這就是曆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畢竟開國皇帝曹丕開了個好頭啊!
廢掉了外戚專權的可能,把皇家宗親當成犯人來看管,又大量任用士人取代了宦官的職位。
站在政治的角度,這些措施確實不錯。
但偏偏大力扶持了最危險的世家,又指望曹操留下來的那點曹氏旁宗平衡朝廷勢力,這根本就是親手埋下了曹魏覆滅的根源。
世家數百年風流,曹氏那點旁宗憑什麼跟人家比?
立國根基天生就有問題,想要改變曆史軌跡,除非曹睿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對魏國來一場徹底的改造。
你們可能不知道徹底改造立國根基是什麼概念。
我們一般隻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人:商鞅!
曹睿要真有這份能耐,我,馮明文,當場就宣布:我要為大魏,奮、鬥、終、身!
按原曆史軌跡看,在沒了強敵的情況下,天下還沒統一呢,曹睿就變得熱衷修建宮殿和廣收天下美女。
這等人君,有什麼值得吹的?
所以在馮永眼裡,曹睿和阿鬥壓根沒多大區彆。
兩者前期在各種壓力之下,都能做出寬容納諫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