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不得了!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向著秦論那邊靠去,隻為能聽得清楚一些,生怕自己漏聽了哪個字。
至於站在秦論麵前的孫權,手中的耳杯已經摔落在地而不自知。
金銀台,霓為衣,風為馬,虎鼓瑟,鸞回車,雲之君,仙之人!
“這謝公是誰?”
就在眾人以為孫權要問此文是何人所作時,他竟是問起了文中之人。
沒辦法,太過激動了。
仙山啊,自己苦苦求之而不得,此時驟聞居然有人見過仙山,孫權已經激動得身子開始發抖。
“回陛下,小人亦不知,聽說是馮郎君的師門中人。”
秦論把自己從張白嘴裡得到的消息老老實實地說了出來。
“誰?!”
“馮郎君。”
“哪個馮郎君?”
“就是蜀國那個馮郎君,此文,亦是馮郎君所作。”
被文章震住的吳國群臣,聽到此語,臉色突然變得精彩之極。
老子剛才念的文章不夠精彩嗎?
非要念一個蜀國人的文章!
倒是張昭,卻是眯眼捋須,連連稱讚:
“絕世好文,果真是絕世好文!人稱馮郎君乃是開創一代文風的人物,此話當真是不虛!”
聽到張昭的話,不少人這才反應過來。
對啊,那可是馮郎君啊!
好歹也是開創了一代文風的人物,我們比不過很正常。
此時的文風,正是突破後漢經學限製的轉型時期。
既沒有後世唐朝的嚴格規定格律,同時不少文人又想要突破經學的梏桎。
建安文學的興起和稍後的竹林七賢,都是其中的代表。
馮永這種絢麗多變的文章,當真是大開了文人的眼界,讓人有一種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
這等宴席上,念蜀人文章,力壓眾人,那肯定是要招人恨的。
但馮郎君嘛……
“吾觀馮郎君之文,有如瑰玉煥出異彩,瑰麗動人,又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當真是奪人心魄啊!”
“不然這謫仙之名,從何而來?”
“哈哈哈,有理,有理!”
……
對於吳國君臣來說,馮永是陌生的,因為在場的人,沒一個見過他長什麼樣。
但同時又是熟悉的,因為他的名聲,委實不小。
更重要的是,這幾年來,不少人從蜀國那裡得到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處。
毛料和紅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這些好處的源頭,又可以追溯到馮永身上。
有才能,有名聲,不但對吳國沒有任何壞處,反而還能讓大夥得到好處。
好人一生平安啊!
所以不少人對馮君侯,其實是懷著好意的。
此時捧一捧馮郎君,那也是很自然的事。
好文章是不分國界的嘛!
更何況此時吳蜀同盟。
倒是孫權,又讓秦論再誦讀了一遍,然後拿著宮人記下文章的紙,細細地品了一會,這才抬頭看向眾臣:
“諸位愛卿,此文,吾怎麼總覺得尚未寫完?”
“為何不寫完啊?”
遠在隴右的關大將軍,問出了同樣的問題。
身為校尉府軍務的實際掌控者,對吳國的情報,關大將軍自然是要過目的。
不過此時吳國又算不上是大漢的敵人,所以這重要性就沒有那麼靠前。
張小四怎麼操作,她不需要知道。
但這個事情,隻要有了進展或者結果,那必須要彙報,要讓她知道。
態度要端正,原則要守住。
“不寫完才能勾起孫權的好奇啊!”
張星憶用小團扇輕輕遮住自己的嘴,靠近了關姬的耳邊,輕笑著解釋道:
“這後頭的幾句: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不就是明擺著說是在做夢麼?”
“萬一那孫權隻道當真是在做夢,那怎麼辦?”
六月的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起來。
關姬束腰窄袖,比起張星憶的寬鬆女兒裝,自是感覺要熱一些。
這等天氣下,她也懶得去思考,隻是看了一眼張星憶,“那你後頭打算怎麼辦?”
張星憶識得眼色,伸出團扇,往關姬這邊扇了扇風:
“阿姊,不是小妹後頭要如何,是要先看那孫權是何反應,到時候再與阿兄商量一番。”
關大將軍很是滿意張小四伏低做小的模樣,她把手裡的紙遞過去,點頭道:
“也對,這等事情,隻能說是慢慢來。就算是此時不成,隻要能在他心底埋個念頭,以後說不定也有用處的時候。”
就如當初,張小四與自家阿郎雖是訂親不成,但終究是埋了根線,要不然,吾何來後麵那些煩惱?
哼!
張星憶一手收好紙張,一手扇著扇子不停:
“就是這個理!不過在小妹想來,孫權究竟有沒有好奇,或者說是有沒有動心,過不了多久就能知道了。”
“哦?說來聽聽。”
關姬倒是有些好奇了。
“那孫權不是揚言要攻取合肥嗎?若是我們對他的猜測是對的,那麼他一定會給阿兄來信,以詢問戰陣為借口,借機問一下這文章之事。”
張星憶眼中閃著狡黠的光芒,如同剛偷吃完的小狐狸。
關姬聽了,眉頭卻是微微一皺:
“那孫權揚言要攻取合肥,在吾看來,隻怕是有詐。兵法有雲: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又雲:兵貴神速。”
“此皆是不欲讓敵知我意,像孫權這般提前放言,要麼是敵弱我強,欲恐嚇散敵心誌,要麼是根本無意進軍。”
就算是受到重大打擊的關中魏軍,相比於大漢布置在漢中和隴右的人數,單單在人數上,仍能堪堪持平,更彆說合肥那邊。
至少一個勢均力敵是跑不掉的,甚至可能比吳國還要強上一些。
畢竟吳國可沒自家阿郎這等人物。
阿郎對吳國“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的評價,還是很恰當的。
不是願不願意進取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能力進取的問題。
“軍務上的事情,小妹不懂。不管他是不是真要攻取合肥,但給寫信過來詢問阿兄的借口,卻是已經有了。”
張星憶又是捂嘴輕輕一笑,“誰叫阿兄現在的名聲這麼大呢?”
關姬也是跟著微微一笑,目光落在前麵不遠處的一個身影上。
“這騾不錯!”
馮君侯拍了拍眼前的騾子,伸出手掌,量了量騾子身高和頭尾,滿意地點點頭。
然後轉過頭來,對著充當解說員的“牧場擼王”周爐問道:
“現在能用來使喚的騾子,一共有多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