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作品相關第0896章暗潮聽完李遺講完射雕三書的大致內容,曹三又特意跑去聽了一場說書,然後回驛站休息。
待李遺離去,曹三關上門後,臉色這才變得有些複雜起來。
若以文氣論,隻要陳王還在一天,大魏就不會懼任何人。
漢人就算是再怎麼稱馮郎君才高八鬥,但馮郎君自己也不敢公開說能壓過陳王。
就如大魏再怎麼貶低馮郎君的文章,陳王卻仍是欣賞馮郎君一般。
但若以武略論,不拘是守關中的大司馬,還是鎮守揚州的滿寵,皆是武皇帝留下的人才。
除去武皇帝時期留下的老臣,大魏近些年來,大將凋零,無有能與馮郎君爭鋒的良將出現。
更彆說,前有張郃,後有曹大司馬此二者之事。
所以即便是武皇帝所拔大將,也未必有十足把握說能勝馮郎君一籌。
故曹三今日得聞這《武安君兵法》一事,心頭忽然就變得有些沉重起來。
欣賞馮郎君歸欣賞,但從內心深處來說,曹三是魏國人,他自然希望大魏能一統天下。
反正以馮郎君現在的身份和名氣,就算是在大魏,同樣也能受到優待。
此次曹三從東邊陳地向西而行,經許昌,過洛陽,至長安。
到達漢中後,再順著祁山道繼續折向涼州。
這一路的所見所聞,更是讓他心有感觸。
此行中,前三者乃是魏國的腹心之地,繁盛自不必說。
而長安這個前漢都城,卻是破敗無比。
但比長安更晚結束戰亂的漢中,卻顯現出勃勃生機的氣象。
昔日武皇帝還曾遷漢中數十萬人前往長安三輔、冀州等地,故漢中應當是比長安還要破敗。
沒想到這才過了多少年,如今漢中已是男女棲布於野,商旅往來不絕。
甚至從漢中至武威,這一路上商旅就沒斷過。
與長安成了鮮明的對比。
蜀國前有諸葛安夷,後有馮永撫胡。
現在不拘夷人胡人,皆親蜀國,南呼諸葛阿公,北喚馮家郎君,視己為蜀人。
而長安呢?
今年開春,才開始大規模屯田!
而且還是從豫州那裡緊急調過來的屯田將校與屯田客。
就算是再怎麼不願意,曹三也不得不承認,大魏對關西,實在是太過忽視。
導致現在蜀人輕而易舉地收了隴右以西之地的人心。
既然漢中都能如此,那麼作為蜀國腹心,以錦城為中心的巴蜀之地,恐怕就更不用說了。
懷著這樣的憂慮,曹三繼續向東南,準備經漢中回長安。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這一路上還想著巴蜀腹心之地是個什麼情況。
一隊正好給遠在武威的馮刺史帶去了有關巴蜀消息的人馬,正好與他擦肩而過。
這隊人馬的領頭叫李豐,乃是李平,也就是昔日李嚴之子。
“見過兄長。”
比起李遺,李豐對馮永很明顯要生疏一些。
他規規矩矩地給馮永行了一禮,很是恭敬。
如果說趙二郎是興漢會當仁不讓的老二——除去關家虎女這個隱形boss不算。
那麼李遺李球黃崇等人就是第二梯隊。
雖然李豐最開始也是如李遺那樣被丞相硬塞過來進入興漢會的。
但李遺算是元老,而且他家的大人李恢,深得丞相賞識,其人又很識相。
對比之下,李平則是私欲太重。
幸好李豐比他的大人識機得多,在大漢那場政治大風波即將拉序幕時,聽從了馮永的勸說,儘量不摻和自家大人與丞相的相爭。
最後又領兩萬江州兵北上漢中,正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態度。
如今李豐是漢中大軍的糧草官,算是接替了諸葛喬原本的位置。
同時也看出丞相對他確實比較滿意。
“浩軒何須如此拘謹,快坐。”
馮永的態度倒還是熱情,親自招呼李豐。
雖然兩人算不得熟悉,但當年馮刺史入獄,李豐有報信之情。
而丞相與李平之爭,馮刺史也有書信之義在。
因為這一份情義,兩人的關係怎麼說也要比他人好一些。
李豐看到馮永這般態度,這才暗鬆了一口氣,臉上堆起了笑容。
這一回是真心實意地說道:
“謝過兄長。”
馮永擺擺手,示意不用太過客氣,又吩咐下人道:
“去,讓小郎君與小娘子出來見過李家叔父。”
然後又笑著對李豐說道:
“說起來,你我兄弟二人,已有多年未見,我的兒女,可還未見過浩軒呢。”
“已有四五年了吧?”
李豐亦是有些感慨,看著眼前這位兄長,身上的威儀已是隱現,此乃位高權重之氣也。
與當年在獄中比起來,容貌雖未變,但整個人看上去卻已是大有不同。
過了好一會,被張星憶扶著的關姬,挺著大肚子,領著一對兒前出現在客廳裡。
李豐一看,連忙起身:“見過嫂子!”
關姬頷首以示還禮,歉然道:
“身子不方便,還請浩軒見諒。”
李豐連稱不敢。
馮永則是親自上前扶住關姬,略帶責怪地說道:
“身子不方便,還出來做什麼?浩軒是自己人,沒必要這樣。”
“正因為浩軒是自己人,所以我才要出來一見。”
關姬不動聲色地捏了捏馮永的手。
馮永目光一閃,若有所思掃了一眼不說話的張小四,最後麵不改色地點頭:“說得也是。”
“浩軒,這是張家的四娘子,也就是皇後的親妹。”
李豐前些年其實也是見過張四娘的,畢竟先帝駕崩前後幾年,張李兩家都算得上是大漢的頂級權貴。
這麼一個小圈子,兩人雖然不熟悉,但還是有過照麵的。
但一來那時張星憶年紀還小,女大十八變。
再加上這些年張小四的巨大變化,還有馮刺史的功勞。
所以氣質模樣變化太大,李豐現在一時認不出來很正常。
所以李豐原本還暗驚關姬身邊女子的容貌,此時一聽,這才恍然:
“原來是花容月貌的張四娘子,失禮失禮!”
張小四一聽,頓時眉開眼笑:
“李郎君過譽了!”
天子在數年前,就重設宮中女官,以司宮內事。
張家小娘子是宮中女官尚工,專司皇家內府在外頭的業務。
而皇家最大的業務,又與興漢會相關。
所以張星憶一直跟隨在馮刺史身邊,倒也讓人無可指摘。
但名義上是名義上。
實際上,大漢的權貴圈子,都知道張家四娘子與馮刺史的事,同時又都有默契地對這個事情保持緘默。
現在李豐看到張星憶大大方方陪著關姬出來見人,心裡還是吃了一小驚。
看來這皇家與兄長的關係,似乎比自己想得還要深一些啊?
想通了這一層,他心裡便對自己準備要說的事,多了一些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