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雁門塞的警報後,剛把手頭僅有的五千兵力派往雁門塞的並州刺史畢軌,突然又收到了九原縣的警報:
數量未明的漢軍出現晉陽北方。
這個消息讓畢軌如遭雷噬。
“蜀虜蜀虜怎麼會怎麼會在那裡?怎麼會在那裡?”
畢軌年輕時也算是個美男子,平日裡都是恂恂儒雅。
現在雖已過中年,仍然給人一種風度翩翩的感覺。
但此時,他的氣度已全然不見蹤影。
在震驚過後,取而代之的,是驚懼,慌亂,還有不知所措。
但見他跌坐在地,臉色慘白,眼睛呆滯,嘴裡喃喃重複著:
“蜀虜怎麼會在那裡?”
前幾日才從關中傳來消息,說蜀虜三路大軍,已有兩路敗退。
特彆是馮賊,如今應該正在陰山那裡,與軻比能廝殺不止才對啊!
怎麼還有一路蜀虜從雁門那裡冒出來呢?
他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使君!”彆駕李憙看到畢軌這副模樣,當即就是恨不得扇他兩巴掌,讓他清醒過來:
“而今之急,不是蜀虜從何而來,而是要如何守住晉陽!使君身負一州安危,遇事卻似婦人之態,豈不是有愧陛下所托?”
畢軌被李憙這麼一喝,這才恢複了一點神誌,如死魚般的眼珠轉動了兩下,哆嗦道:
“對,對!如今之急,當是想法子守住晉陽”
隻是想到現在晉陽不過數百郡兵,他一下子又全身發軟,如墜冰窟:
“隻是隻是現在怎麼守”
李憙終於忍不住了,上前揪住畢軌的衣襟,把他拉起來,急聲道:
“使君當立刻派人去追上那五千將士,令其立刻回轉,如此城中至少就有一守之力。”
“蜀虜欲南下晉陽,則必經九原縣,可令九原縣的匈奴兒,儘力阻之!”
“昔日武皇帝分匈奴為五部,除卻九原縣的北部匈奴及蒲子縣的南匈奴,剩下左右中三部,皆在晉陽南邊諸縣。”
“使君可派人往諸縣召之,即便緊急之下,至少亦可召萬人聚於晉陽城下,以擋蜀虜。”
曹操當年分匈奴為北中左右南五部,北部置於九原自不必說。
中部居大陵縣,右部居祁縣,此二部,皆在太原郡內,離晉陽不遠。
左部居西河郡的茲氏縣,亦是靠近太原郡的邊界上。
唯有南部,居平陽郡的蒲子縣,離得較遠。
五部匈奴的部帥皆是姓劉,部族中還有漢人軍司馬監之。
此番所為,一是為了肢解匈奴,令其不能再為禍並州河東等地。
二是利用匈奴兒拱衛並州,防止北方鮮卑胡南下。
雖然這一次,自北而來的不是鮮卑人而是蜀虜,但應對之法,與彼無異。
隻是計劃終究是不如變化快。
蜀虜來得太快太快,雁門塞前腳才把軍情送過來,後腳蜀虜就已經離九原縣不遠。
更重要的是,原本駐在晉陽的將士,從關中之戰一開始,就被調走大半,如今僅有五千人留守。
而且時間緊急之下,想要把所有的匈奴兒召集起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幸好每部匈奴皆有朝廷安置的軍司馬在,相信肯定能召來不少。
如今之計,就是想辦法拖住蜀虜,等待關中或者洛陽的援軍到來。
隻要晉陽不失,那麼一切就還有救。
“對對!傳令,傳令!”
畢軌聽到李憙的話,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連連說道:
“讓將士們回轉,防守晉陽,再讓北邊的匈奴兒”
李憙再也忍不住地,口水直接噴到畢軌的臉上:
“使君!我是讓你立刻派人出城傳令!”
不是讓你學我說話!
我入你阿母!
他都快要被這個無能至極的家夥氣瘋了。
平日裡談經論典,少人能及,還道他是個有才之士,沒想到遇到竟是這般模樣。
李憙此時極度後悔。
當初朝廷多次征召自己,自己都沒答應入仕,偏偏就瞎了眼,會答應了這個家夥,出任並州彆駕。
“對,對,來人,來來!傳吾令”
晉陽的畢軌驚惶失措,已經被兵臨城下的匈奴北部帥更是措手不及。
前一天有不少鮮卑胡南逃而來,被自己截獲,還在美滋滋地想著自己手上又多了幾百個鮮卑奴。
哪知道今天就得到報告,一支高舉漢家旗號的大軍,已經逼近九原縣。
北部帥這才明白過來:這些鮮卑奴根本就是被人驅趕著南下。
雖然五部匈奴的部帥都姓劉,但北部匈奴要與太原郡的左右中南四部,卻是有些區彆。
匈奴北部的主要部落是休屠部,他們並不是南匈奴,而是屬於北匈奴的休屠部。
之所以改姓劉,是因為前漢時,冒頓單於與漢高祖皇帝兄弟相稱,故內附之後,自認為與漢家天子同姓。
而被剩下的四部,都是南匈奴。
從匈奴第一次分裂以來,呼韓邪單於先是入漢境請降,後又自請為婿,這才有了王昭君出塞。
也正是因為這一個淵源,南匈奴到了後漢,但凡內附,多是自稱漢家之婿,常以劉為漢家姓。
激進一些的,像南匈奴右賢王,甚至還自稱是後漢度遼將軍之後,乃是光武皇帝後裔。
在董卓為禍的時候,南匈奴曾經出兵前往長安洛陽等地,欲救護漢帝。
由此可見,兩漢養了兩三百年的看門狗,還是很有效果的。
但也就是在救護漢帝的時候,匈奴人親眼看到了漢家天子的威信被人隨意踐踏。
不少匈奴兒這才少了敬畏之心,趁天下大亂時,搶掠並州河東之地。
所以曹操把南匈奴放在晉陽南邊,卻把屠休部放在北邊,不是沒有原因的。
很顯然,就算胡人再怎麼無義,但兩漢用兩百多年所馴服的南匈奴,身上的被漢家烙下的印記,不可能那麼輕易消失。
與自稱為漢家之婿的南匈奴相比,先被大漢打敗,後被強迫內遷的休屠部,對漢家天子卻是沒有那麼多的複雜感情。
而且因為曆史上南北匈奴的分裂,出身北匈奴的休屠部,對南匈奴各部,也不會那麼親近。
這些曆史原因,就足以讓休屠部更容易選擇聽從曹魏的話。
所以當匈奴北部帥看到漢家大旗時,第一反應不是漢軍,而是哪來的賊軍?
隻是賊軍來得有點多,而且速度極快。
從發現敵人到賊人兵臨九原,隻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
當滾滾的鐵騎不斷逼近九原縣時,匈奴北部帥突然發現,他們麵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麵。
雖然他們仍保留了放牧的生活習慣,但同樣也不得不開始學習耕種。
說好聽點是半耕半牧,說不好聽點,就是不漢不胡。
雖然有九原縣城,但他卻無法據城而守
畢竟,這世上哪來善於守城的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