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將軍或者在政治敏感上比不過張小四。
在大局統籌上比不過馮某人。
但她無疑有著極為驚人的戰場敏銳性。
可能是遺傳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在那場荊州巨變的生死一線中被逼出來的潛力。
僅僅是從郭淮略有異常的撤退中,就可以從蛛絲馬跡裡推斷出關中可能有變。
不管這個判斷對不對,但終究可以看作是一個警告。
按關姬的判斷,司馬懿很可能在河東陷落,最遲也是在渡口失守的情況下,就開始全麵收縮戰線。
放棄長安以西,把關中所有的魏軍都收回長安至潼關,沿渭水一帶布防。
這樣的話,他就有足夠的兵力,以長安城和潼關兩頭為依托,西拒丞相,東抗涼州軍。
同時還可以順便屏護南邊的武關這條退路。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參謀部也曾在推演過這麼一個局麵。
這不是異想天開,而是非常有可行性。
因為長安城現在就是一個刺蝟。
司馬懿這些年來,以長安城為中心,在周圍十數裡範圍,設置了無數的深溝壁壘。
說明他確實有死守長安的計劃。
石砲攻城確實厲害,但也得讓城牆進入它的射程範圍。
十數裡的深溝壁壘,就算是在有足夠的石頭情況下,石砲在對壁壘造成巨大破壞的情況下。
想要推平它,攻入對方苦心經營的營寨,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
更彆說壕溝之類,石砲對它根本毫無辦法,最終還是得讓將士們拿命去填。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肉眼無法看到的藏兵洞。
藏兵洞不但可防箭羽,同樣可以防石砲。
進攻方一旦停止放箭,開始進攻,藏兵洞裡毫發無傷的防守方士兵就會忽然冒出來抵抗。
後世的凡爾登絞肉機,就是大量火炮用於進攻和運用深溝戰壕縱深防禦的較量。
德國在這場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軍事進攻的能力從頂峰跌落,戰爭主動權開始轉移到對手手裡。
火炮都沒有辦法做成的事情,石砲就想做到,未免太過異想天開。
當然,魏軍肯定是達不到後世近代軍隊的組織能力,有沒有這樣的土木工程能力也是個問題。
但料敵從寬是戰爭的原則。
更何況對手是司馬懿。
就算長安最後擋不住大漢,但隻要拖住一年半載,讓漢軍付出巨大傷亡,那就足以讓魏國多苟延殘喘好些年。
萬一運氣好,關將軍所假想的以拖待變有了轉機,那魏國可不就是國運隆昌?
唯一與參謀部推演不同的是,關姬從郭淮的撤離中,懷疑司馬懿有可能調動宛城荊州一線的魏軍,通過武關進入關中。
然後在洛水以南設伏重兵,準備迎擊自己。
這是一個寶藏婆娘。
馮刺史用手指關節輕輕地敲著案幾。
這是他思考問題的表現。
迎擊什麼的,馮刺史並不在意。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想著過河。
反而是如果司馬懿真如自家細君所料,調動了一部分宛城和荊州的魏軍進入關中,那裡頭的說法可就多了。
荊州一線的魏軍被調走一部分,那南邊的吳軍在做什麼?
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開?
或者說,為什麼荊州的吳軍會眼睜睜地看著北麵的魏軍調走一部分而無動於衷?
或許關將軍在這個判斷上,有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麵,畢竟荊州之變,是她這輩子都解不開的心結。
但以吳寇咳,是吳國,畢竟以吳國所犯的前科,這個可能不是不存在的。
而且說不定可能性不低。
畢竟漢魏在關中打了大半年了,吳國的消息再怎麼遲鈍,也應當能打聽到這一戰的一些消息。
更彆說現在漢吳之間,高層互動很頻繁。
大漢丞相肯定是會把前方戰況跟大漢天子彙報的。
而小胖子天子也肯定會跟孫十萬寫信。
當然,肯定不是為了炫耀,是為了互通消息。
什麼大軍進展順利,什麼賊人望風而逃
雖然馮刺史現在沒有辦法看到戰局全貌,但魏國在丟了河東重郡之後,那種進退失據,軟弱無力的表現。
很容易就可以推斷出,魏軍在關中必然是左右為難,顧頭不顧腚。
馮刺史都能看出來的事情,大漢丞相沒道理看不出來。
隻要司馬懿反應稍有異常,諸葛亮應當就能猜出東麵發生了什麼事。
更何況吳國站在第三者的立場,可以結合從漢魏兩國打探到的消息,甚至比大漢更能了解全局戰況。
所以吳國很容易就可以推斷出,大漢此戰,很有可能一舉拿下關中並州河東之地。
後麵隻要用心經營,就能一躍成為三國最強的一家。
和我素不相識的人中了彩票,我可能會有點羨慕。
心態好一點的,不但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但和我一起天天泡網吧的窮吊絲,和我去網吧的路上,隨手買了一注彩票。
然後第二天告訴我說他中了幾百萬,後麵一個月的網費他全包了。
你以為我會感激?
不,嫉妒隻會讓我心態扭曲,麵目全非!
看著馮君侯的臉色忽晴忽陰,變幻不定,韓龍忍不住地問道:
“君侯,關將軍在河西,可是遇到了什麼難事?”
“不。”馮刺史搖了搖頭,淡然一笑,“也算不上什麼難事,隻是關將軍有些心急了而已。”
既然懷疑司馬懿有詐,那不跟他交手就是。
他想迎擊馮君侯,和馮刺史想要釣魚有什麼關係?
不過前線的關將軍既然這麼著急要打探關中的消息,想必也有她的道理,且就順了她的意就是。
在這一點上,馮刺史還是很相信關將軍的。
聽到馮刺史這麼說,韓龍這才放下心頭的那點擔憂:
“既然君侯讓老夫走這一趟,老夫自然是沒話說,但河東這邊的事,就這麼算了?”
馮刺史夾起一塊魚肉,放到嘴裡,嚼了嚼,咽下去以後,這才說道:
“當然不是就這麼算了,隻是暫時不管他們,後麵還是要找他們算帳的。”
世家豪族能夠控製地方,除了彼此間的關係網,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外。
私下裡更是豢養門客部曲無數。
這些門客部曲,就是他們的私人武裝力量。
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倚仗的三千門客,就是他私下裡秘密培養的部曲。
而這些所謂的門客部曲中,就有不少是依附豪門的遊俠兒。
涼州並州幽州這些地方的遊俠兒為什麼出名?
除了處於邊塞,常年發生戰爭,導致大夥對流血事件司空見慣,所以敢打敢拚以外。
還有一個常常讓人忽略的原因就是,這些地方相對於中原來說,實在太窮。
當地的豪族沒有足夠的實力把他們全部納於門下。
換了中原試試?
司馬懿一人就能秘密搞了三千門客,還是死士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