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參謀們翻帳薄的嘩啦聲,還有相互對帳的低低交談聲,剩下的人都在沉默。
帥營裡就這麼安靜了下來。
仰頭看著帳頂的馮君侯,腦子裡努力地回想著已經有些淡忘的曆史。
諸葛老妖之後,蜀漢朝堂基本沒有什麼大事應該吧?
有什麼人值得自己注意的?
黃皓已經被自己提前弄死了。
剩下的,也就楊儀和魏延?
想到這裡,馮君侯把目光從帳頂收回來,落到魏延身上。
魏延感受到了馮君侯的目光,抬頭看了他一眼,眉頭一皺,悶哼一聲,又彆過頭去。
你哼個屁!
真惹得老子發火,信不信我安排你和楊儀兩個人陪丞相去向先帝彙報工作?
閉上眼,輕輕地敲著案幾,馮君侯心如電轉,從朝堂到軍中,除了魏延和楊儀,還有誰的資曆比較高?
李平?
吳懿?
劉琰?
基本就這麼幾個人了。
劉琰是個樣子貨,無關緊要。
李平已經在錦城養老快十年了,這些年一直沒有掌過實權。
唯一讓人有些顧忌的,就是頂著一個輔政大臣的名頭。
隻是諸葛老妖之後,大漢天子還需要彆人輔政嗎?
再加上李平以前做的那些事,足以讓皇家忌憚不已。
身邊有個張小四,皇家當年對李平有多惱恨,馮君侯最是清楚不過。
張星彩哦,不是,是阿鬥,除非阿鬥是嫌大漢興複得太快了。
亦或者是太過渴望父愛,想要再找一個假父,才會想著讓李平重掌大權。
要不然真要讓李平翻了身,可沒有第二個丞相來壓製他。
李平若是聰明的話,還不如全力培養李豐撐起門麵來。
至於吳懿,算是深受皇家信任的外戚了。
自己也算是個外戚,與吳懿天然就是同一陣營。
最重要的是,吳懿主要是領軍,內政又不在行,基本不會有機會總攬國事。
這個可以從原曆史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五丈原之後,身份明明尊貴無比,資曆也是排在前幾位,吳懿一直在外領兵,從來沒有機會掌管過朝中政事。
在腦子裡麵過了一圈之後,馮君侯發現,有底氣反對自己,有理由反對自己,同時資曆又比自己老的,還真就隻有楊儀和魏延。
就算是曆史上蜀漢四相之一的尚書令蔣琬,現在的威望也根本不足以與自己相比。
想通了這一點,馮君侯的目光再次投向魏延。
魏延一而再地被馮某人加以注目,他隻道是馮某人在挑釁,心裡頓時大是不爽。
“你瞅啥?”
雖說丞相讓馮某人暫領關中諸事,但真要論起來,身為鎮北將軍的魏延,將軍號還要比征西將軍的馮某人高一個等級。
注:季漢將軍號次序是四鎮排在四征之前,曹魏則是四征排在四鎮之前,這個是不一樣的。
論起爵位,兩人都是亭侯,誰也不比誰差。
隻是這個時候的馮某人,已不再是初見魏延時的土鱉。
侍立在身邊的關將軍,還有下邊的兩位舅子哥,都是馮君侯膽氣十足的底氣:
“瞅你咋滴?”
將軍號和爵位都是示以尊榮之意,想要看真正的地位,還是得看實權。
馮君侯既有假節之權,又常年獨領一軍鎮守一方,比起欲領萬人都要丞相允許的魏延,地位不知強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是代丞相領關中諸事。
咋啦?
我坐在主帥的位置上,連看你一眼都不行?
我敬老是因為我有禮貌,但若你為老不尊,那就彆怪我不給你麵子。
“小”
魏延大怒,右手下意識地按在劍柄上,就欲挺身而出。
關將軍鳳眼一眯,一直握著劍柄的右手,手背青筋暴起。
與此同時,營帳內響起了輕微的摩擦聲。
魏延腳才踏出半步,武將的敏感就讓他感覺到帳內氣氛的不對勁,環視一周。
發現幾乎所有人都盯著他,甚至有人隱含蓄勢待發之意。
在關將軍的庇護下,馮君侯坐在主位上,穩如老狗,目光冷冷地盯著魏延。
魏延已經踏出的腳無法收回,當下就是直接出列,然後哼了一聲,頭也不回地走出營帳。
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帳外,馮君侯咬牙,暗恨:“老匹夫!”
他雖不懼魏延,但終究隻是代丞相暫領諸事,並不是漢中大軍的真正主帥。
眼下沒有戰事,魏延身為漢中大軍的頭號大將,本也不需要親自來看著發糧。
在沒有違背軍令的情況下,馮君侯還真不能奈對方如何。
他此次來大營,主要是處理糧草之事,也沒心思想著要節外生枝,當下便催促略有停滯的參謀們繼續加快速度。
軍中放糧自有成例,再加上十幾個高才生一起對帳,未至傍晚,各營應發糧草就很快算了出來。
帳目一旦算清,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除去魏延,剩下的軍中主要將軍,要麼是無意與馮君侯交惡,要麼是與馮君侯或多或少有些交情在。
有了他們的協助,這一次糧草風波,很快就被馮君侯化解於無形。
把放糧的軍令發下去,馮君侯就打算出營回城。
他是暫領關中諸事,而不僅僅是暫領漢中大軍諸事。
在關中初定,暫時沒有太大戰事的情況下,回城處理政務遠比呆在軍營督促放糧重要得多。
畢竟軍令已經下了,若是有人敢陽奉陰違,那可就不是哼兩聲就能糊弄過去的。
再說了,留守軍中的諸將,若是連放糧的事情都做不好,那也就沒必要繼續領軍。
得知馮永沒打算在大營過夜,關興特意出營相送。
一行人準備分彆的時候,關興這才有些猶豫地開口道:
“明文,你得丞相看重,被賦予重任,這本是令人高興的事。”
“但你年紀尚輕,不論是軍中,還是朝堂,都有不少宿老,他們恐怕未必服你。”
“有類楊儀之流,也有類魏延之輩,更多的,有些人就算是表麵看不出,背地裡卻不知是如何看你。”
“所以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你越要小心謹慎,不要給彆人留下什麼把柄,也免得為人所趁。”
雖然有時候恨不得給某個姓馮的捅幾個窟窿眼,但真到關鍵時刻,關舅子還是很關心妹夫的,生怕自己的三妹會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