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二年末與延熙三年初,吳國大帝想要派人往東南出海。
與此同時,魏國幽州刺史王雄,也想派人往北邊出塞瞧一瞧。
原因無他。
因為去年一整年,趕著牲畜前來交換物資的胡人,遠遠要少於往年。
“使君使君,許昌那邊,又送了來急件,說是讓我們送一千匹戰馬過去。”
幽州刺史府的幕僚,拿著公文,步伐匆匆地走進來向王雄稟報。
“豎子!曹爽小兒簡直是非人子!”
王雄根本沒有伸手去接公文的意思,反是勃然變色開口就是罵人:
“現在剛開春,剛開春!他知不知道開春對馬匹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種時候,我到哪裡給他尋馬匹去?就算是搶,也得有個搶的地方吧?”
去年幽州西部,幾乎沒有胡人過來賣馬。
聽邊塞的將士說,並州與幽州交界的地方,馬賊越發猖狂了。
特彆是西邊最重要的邊城廣寧城,馬賊屯聚於周圍,居然敢屢屢襲擊往來於廣寧城與居庸關之間的商隊。
有時候甚至連官兵隊伍都難逃一劫。
偏偏這些馬賊來去如風,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有傳聞說這是被趕出並州的亂兵,還有人說這些馬賊,根本就是漢國的騎兵冒充的。
但不管這些馬賊是從哪裡來他們都已經給廣寧城造成極大的困擾。
等王雄反應過來的時候,莫說是已經沒有多少胡人來到廣寧交換牲畜。
就是廣寧到居庸關一線的商隊,都幾近絕跡。
前年幽州從胡人手裡交換過來的馬匹,本就少了兩成左右。
王雄還以為是關中一戰丟失了並州,導致並州動蕩,連帶著邊塞的胡人,也跟著受到了影響。
沒想到去年的情況,直接就是打了他一個悶棍。
幽州收上來的馬匹,整整少了四成多,接近一半。
這也導致了許昌和洛陽,屢屢派人前來索馬,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急。
尤其以曹爽更甚。
這才剛開春,就已經派了三撥人過來。
怎麼不讓王雄又氣又急?
當年他排擠田豫,之所以得到曹叡的支持。
除了出身不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魏國確實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邊,防備漢國。
至於第三個原因,就是大魏需要馬匹。
若是按田豫的做法,隻顧打壓胡人,胡人怎麼可能願意把馬匹賣給魏國?
所以王雄力主以撫為主甚至可以再給胡人一些甜頭,胡人見利,自然源源不斷地把馬匹運入邊塞。
事實證明,王雄的做法,確實起到了作用:
既能讓胡人不犯邊塞,幽州又能通過易市,從胡人手裡換到戰馬。
特彆是這些年來,大魏先是失去隴右,再失去涼州,又屢屢敗於漢國。
大魏軍中常年急需馬匹補充,自然讓幽並二州不斷加大馬匹的供應量。
隻是誰能料到,關中一戰,大魏居然同時失去雍並二州。
幽州成了唯一的戰馬來源地大魏的戰馬供應,終於出現了巨大的缺口。
偏偏在這種情況下,幽州從胡人手裡交換到的馬匹,居然少了接近一半。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使君,上穀與代郡的胡人,怕是受了蜀虜的蠱惑,若非如此,不足以解釋這等反常。”
幕僚看到王雄臉色青白,不由地上前安慰:
“皆說胡人無義,果真如此。這些年來,使君何曾薄待過他們?沒想到他們竟是如此回報使君。”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雄又不傻子,麵對幽州西邊胡人反常做法,他自然想到了這種可能性。
隻是他眼珠子轉動了一下,臉上浮現出苦笑,有些失魂落魄的搖頭:
“胡夷畏威而不懷德,吾早該能想到的!”
隻是話雖這麼說,但若是回到幾年前,王雄相信自己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畢竟誰又能想到,蜀國得到隴右與涼州之後,竟然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能繼續向東用兵,鯨吞並州雍州?
若非西邊抗賊不利,幽州胡人,再過幾年,又何嘗不會畏威而懷德?
可惜啊
“此非吾之罪也!”王雄仰天長歎,“時運不濟,天不佑大魏耳。”
先帝他是不敢說的。
但朝中袞袞諸公,卻是可以罵一罵的。
“滿朝文武,無一人能比得過葛賊與馮賊,驟聞蜀人至,無不喪膽,數州拱手相讓。”
“如今幽州這等局麵,吾等便是知曉蜀虜從中作梗,又能如何?”
在王雄看來,若是西邊並州不失,幽州又何至於此?
再說了,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用心經營幽州,給朝廷輸送了多少馬匹?
蕭關一戰後,幽州就已經給關中送過一批兵馬。
關中一戰開始後,又再送了一次。
對於本就人口稀少的幽州來說,這已經儘最大的努力了。
可是朝廷似乎並沒有體諒自己,反而是更加急迫地催促。
王雄隻覺得自己當真是被一隻狗給日了。
“可是使君,大將軍索馬甚急,未必會體諒使君,若是使君再不送馬過去,下次說不得,就要派人過來責問了。”
王雄本還是有些發愁,一聽到幕僚的話,頓時就是變得惱怒起來:
“吾豈會懼小兒耶?他若真敢問責,吾亦敢辭官歸田。”
大不了,回家做一個富家翁。
這個幽州刺史,誰愛做,誰來做!
本以為蜀虜占有了並雍二州與河東之後,要麼是向東南,出武關向荊州,要麼是向東,出函穀向洛陽。
最不濟,也應當是出太行,向河內或者河北。
沒曾想蜀虜第一個算計的,居然幽州。
強秦滅六國時,都沒想過繞過燕山和太行山,先圖謀燕國。
這馮鬼王他就怎麼敢?
真入他阿母的不按常理!
怎麼?
秦始皇帝和漢高祖皇帝統一天下的路子,難道都不能滿足你了是嗎?
“使君還請慎言,莫要說氣話!”
幕僚聽到王雄的氣話,連忙提醒道,“某聽說,大將軍近來行事,已經越發肆意。”
“前征東將軍滿伯寧即滿寵與王彥雲即王淩不和,大將軍看重王彥雲,不惜把滿伯寧調回朝中,讓王彥雲接替滿伯寧都督揚州。”
“原大將軍長史孫德達即孫禮因多諫大將軍,就被大將軍故意出派到冀州,後又借口上黨之失,把孫德達貶為庶人。”
“再有盧毓、傅嘏等名士,近來皆因不合大將軍之意而免官。”
“真要因此惹惱了大將軍,說不定會生出什麼風波來。”
王雄卻是嗬嗬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