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也不知過了多久,產房響起了如同仙樂一般的聲音。
而關將軍隨著這個哭聲下意識地站起來,然後有些懷疑地向外頭某個方向看去。
她似乎聽到了兩個“哇”聲?
不過這個疑惑很快就被她自己壓了下去。
“四娘,是不是生了?你還好嗎?”
馮都護早已迫不及待地走到門口,急聲問道,“醫工,是弄章還是弄瓦?”
一直緊閉的門口終於被打開了,女醫工抱著孩子出來,笑道:
“恭喜中都護,弄瓦之喜。”
“弄瓦?”馮都護有些不敢相信,又重複了一遍,“女兒?”
“正是。”
“哈哈哈,好好好!總算是翻身了……”
馮都護手舞足蹈,從醫工手裡接過孩子,絲毫不避產房裡的汙亂,走到榻前,對著右夫人說道:
“四娘,你看,是女兒。”
右夫人明白這可能是自己的最後一個女兒,親自建立了醫學院的馮都護就更明白:
以這個時代的醫療衛生水平,自己府上的妻妾,以後真的不再適合生孩子了。
否則的話,危險係數太大了。
所以說,這可能真的是自己最後一個孩子出世。
第一個是女兒,最後一個也是女兒,老夫這輩子,算是圓滿了。
隻是馮都護圓滿了,右夫人卻是又氣又委屈:
“我不看!怪你,都怪你,老是說要我生女兒,看!害得我真的生了個女兒!”
說著,她扭過頭去,氣得直抹眼淚。
馮都護把女兒遞給醫工,讓她們去清洗,然後蹲到榻前,安慰右夫人:
“女兒也很好嘛!我們府上的女兒,都是我最疼愛的寶貝疙瘩。”
他湊到右夫人耳邊,悄聲地說了幾句話。
右夫人終於麵有驚異地轉過頭來:“當真?”
“那是自然,不信你問問三娘,我是不是也跟她說過雙雙的嫁妝?”
右夫人下意識地看向跟著走進來的左夫人。
似乎是猜到了馮都護應承了什麼,左夫人點了點頭:
“阿郎確實說過,那個時候把我都驚到了。”
右夫人這才稍解心結,隻是仍不大滿意,都都囔囔地說了幾句,不外乎怪馮都護烏鴉嘴。
待醫工把孩子清洗乾淨,重新抱過來,左夫人第一個接手。
反正她的親生母親這個時候氣還沒順。
看著還沒有完全舒展開來,醜醜的小女兒,早已不生孩子的左夫人心有憐惜,開口問道:
“這個女兒叫什麼?”
“就叫小小吧。”馮都護直接回答道,“最小的女兒。”
大名等平安長大到百日再取,也免得老天覺得太過膨脹,給點小磨難就不好了。
雖然相信科學,但馮都護表示要遵守習俗。
右夫人的孩子平安落地,這些日子以來,一直緊繃著的中都護府,也終於放鬆了下來。
馮都護這才有心思轉向正事。
按照與吳國的約定,四月就要一起出兵。
如今眼看著二月就要過去,那就隻剩下一個月時間了。
兵馬的調動,糧草的準備,已經進入了最重要的時刻。
但魏容帶過來的消息,讓馮都護心裡有些不安。
他親自查閱了整個河東都督府的屬官和軍中將領的名單,然後把郭循的檔桉拿了出來。
檔桉上關於此人的內容比較簡單:
河東人士,曾遊曆中原諸地,熟知地理,頗有才乾,被魏延舉薦為左驃騎將軍參軍。
“河東的世家裡麵沒有郭家吧?”
馮都護拿著郭循的檔桉,有些疑惑:
“這個人,究竟是代表哪家的人?”
能遊曆各地,還能熟知地理的人物,沒有一定的家底,可做不到這一點。
更彆說魏延不管性情如何,總還是大漢軍中的宿將,論起防守一地的經驗,怕是沒幾人能與之相比。
畢竟當年曾經獨守漢中。
提出的建議,能說動魏延改變河東的布防,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所以如果檔桉上麵所說是真的,那麼此人肯定不簡單。
“太原那邊倒是有個郭家,至於河東,”左夫人搖頭,“沒有什麼印象。”
她是第一個領軍逼降了太原,所以對太原的大族有印象。
聽說魏國原本的雍州刺史郭淮,就是出自太原郭家。
馮都護把腦子裡有影響的河東世家過了一遍,確定沒有姓郭的。
他用手指頭輕輕地敲著桉幾。
這是他思考問題的表現。
其實這種問題,與右夫人商量或許更合適一些。
但右夫人才生下孩子,正是身體虛弱需要靜養的時候,馮都護自然不能拿這個事情去打擾她。
“讓人去查一查這個家夥,看他究竟是哪一家推出來的。”
馮都護思來想去,終於下定決心。
左夫人有些遲疑:
“這是魏延親自舉薦上來的人,而且又是河東都督府的屬官,算是魏延自己留給自己用。”
“我們這麼插手查人,會不會不太妥?”
說白了,郭循這個人,是魏延的人。
中都護府雖都督內外軍事,但在對方沒有犯錯,又是在這個敏感時刻。
就這麼去查魏延的人,說不定會被人說故意拖出兵伐魏的後腿。
真能查出來個什麼還好說。
就怕查不出來,後麵萬一兵敗,中都護府說不得就要背上一個戰前動搖軍心的罪名。
偏偏這一次,左夫人自己心裡都明白,宮裡恐怕都不期待這次出兵能取得太大的戰果。
不過是給吳國一個麵子罷了。
馮都護聞言,不禁略有煩躁地“嘖”了一聲。
事實上,他本來也沒想過插手這一次的出兵。
他認同左夫人對魏延的評價:
好歹也算是大將了,即使打不贏,難道還能故意送人頭?
小敗掉點麵子,或者無功而返,都在宮裡接受的範圍之內。
再說了,太子劉諶已經正式在府上求學。
這也算是宮裡主動退了一步,嘗試修複與中都護府關係的態度。
這個時候去查郭循,不但是信不過魏延,而且也是信不過宮裡,相當於主動挑事。
“隻是我總覺得這個郭循有些古怪。”馮都護皺眉,“不把他後麵的人扒出來,我心裡不得勁。”
“這樣吧,不能明查,總能暗查吧?讓武林盟的人去打聽,還有,給裴潛那邊送個拜帖,我上門問問,河東那邊,他最是熟悉。”
兩漢遊俠之風甚盛,就算是官府,也沒有辦法控製這些以武犯禁的家夥。
武林盟不是官府編製,連白手套都勉強,黑手套還差不多。
全靠馮都護在遊俠兒當中的聲望在支撐。
壞處是不正規,官府仍沒有辦法收編這些人。
好處是馮盟主一聲令下,遊俠兒莫敢不從。